真假冠心病 诊治需慎重
2012-04-29李长玉李春妍
由于科普教育的逐渐普及,人们对身体上出现的异常现象都提高了警惕,胸部一痛就怀疑冠心病,身上长瘤子就怀疑癌症,口干、尿多就怀疑糖尿病……这确实是一件好事,是人们防病意识提高的表现。但有时也会李代桃僵,弄错了“对象”。在门诊工作中,就经常能看到一些奇怪的“心脏病”人,医生需要用心鉴别,才能分清其真实面目。
胆心综合征
刘先生58岁,患慢性胆囊炎多年,近来反复发生右上腹痛,伴有胸闷、心前区疼痛,心电图显示有典型的心肌缺血表现,按冠心病治疗效果不佳。详查胆囊炎症有加重表现,于是行胆囊切除术。术后不仅胆道症状消除,心电图正常,心脏不适症状也消失了。最后确诊为胆心综合征。
支配胆囊与心脏的神经在胸4~5处有交叉现象,故当两者中有一者出现病变时,便会互相影响。胆囊病变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心肌缺血,心电图异常,发生心绞痛,称为胆心综合征。我国长沙马王堆古墓女尸的死亡原因,专家推测就是死于胆心综合征。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间一般在3~5分钟,很少超过10~15分钟,且服用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该症的心绞痛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繁,常在吃油腻食物后发生,服硝酸甘油无效,而用阿托品、杜冷丁有效。
颈心综合征
李女士48 岁,患糖尿病3年,近来出现头晕、头痛、胸闷、胸痛等症状,心电图有明显供血不足,按冠心病治疗,服用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无效。颈椎X光片显示颈椎有病变,经过推拿、牵引等治疗好转,诊断颈心综合征。
颈椎的神经血管分布交错密集。颈椎增生、错位会压迫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供血不足或心绞痛。颈心综合征常伴有头痛、头晕、肩臂痛、高血压,按压颈椎附近的压痛区可诱发心绞痛,按心绞痛治疗无效。
甲亢心脏病
袁女士40岁,近来走路时自觉心慌无力,胸闷憋气,测心率98次,上楼时常有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显示供血不足,诊断冠心病。用消心痛、鲁南欣康、丹参滴丸治疗无效。进一步详查时发现甲状腺Ι度肿大,甲功异常。用抗甲状腺药治疗20天后,症状消失,一个月后甲功和心电图正常,最后诊断甲亢心脏病。
据报道,心脏型甲亢占17.6%~36.6%。患者常表现出心血管病症状,而误诊为心脏病。
焦虑性心脏病
张先生40岁,公司职员,近来总感到心脏不舒服,有时突然感到心口疼痛,心电图显示供血不足,按冠心病治疗两个多月无效。详询病史得知,发病前张先生因工作问题多次受到老板批评,于是考虑为焦虑性心脏病。试以抗焦虑药物治疗后,症状很快消除,再经心理咨询而痊愈。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复杂,竞争激烈,人们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有时个人已非常尽心地工作,还是会受批评,实在委屈。终日闷闷不乐,吃不好,睡不香,产生悲伤情绪。逐渐酿成焦虑症,引发心脏问题。
食道性心绞痛
李先生56岁,近半年来经常突然出现胸部疼痛,并向剑突下、肩部、颈部放射,夜间也时有发生,常在熟睡中痛醒。曾怀疑心绞痛,心电图有时显示供血不足,但治疗无效。详询病史,发现胸痛多在饱餐后出现,并有胃内容物反流到口腔,服用制酸剂,疼痛可缓解或消失。经食管钡透及内窥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道炎。
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裂孔疝所引起的心绞痛大多位于胸骨后,常可放射到颈、肩部。绞痛可突然发作,性质似重压感,绞痛时间较短,一般为数分钟,胸痛发作与饮食和体位改变有关。抗酸剂可使胸痛缓解,心电图检查一般无变化。
更年期心绞痛
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 ,可影响蛋白质和多种酶的合成,导致体液代谢障碍,约10%~15%的人有心血管症状,有的引起冠状血管痉挛,即所谓的“假性心绞痛”,服硝酸甘油无效。用雌性激素后,1~2天见效。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减少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可引起动脉硬化和真性心绞痛的发生。而且两者有时很难鉴别,需到医院做全面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