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外用抗菌药
2012-04-29蒋肖男
家庭医学 2012年1期
小莉整日为自己脸部的“青春痘”苦恼,那此起彼伏的白头粉刺像化脓的疮疤一样令人不堪入目。于是她经常在药店买红霉素软膏涂抹,却毫无效果。在医学院学习的高中同学劝她说,白头粉刺最好到医院寻求内分泌或激光治疗,不要自己乱治。虽然外用的抗菌药大都是非处方药,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
外用抗菌药选用要对症 对于比较局限的皮肤浅表化脓感染,如脓疱病、毛囊炎、皮肤外伤后的感染,可外用抗菌药物。如果擦破皮肤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有两类外用药可选择。一类是抗菌药物类外用药,常用的有诺氟沙星软膏、四环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另一类是消毒防腐剂,常用的有酒精、碘酒等,可用于创面的清洁、消毒或抗感染。一般可先以消毒液清洗患处,然后外涂消炎药膏。
外用抗真菌药物坚持用2周效果才会显著 真菌生活在表皮角质细胞中或角质细胞层下,不可能短时间用药就完全杀灭。需按正规方法和疗程治疗,每日2次,坚持2周,治疗效果才会显著。不过大部分人很难坚持下来,往往在症状好转后就停药了,结果一旦条件允许,真菌又开始活动繁殖。
不要长期、大面积外用抗细菌药物 一方面是因为药物会经皮肤吸收,产生全身性的毒性作用,如长期外用庆大霉素,吸收后可能产生耳毒性和肾毒性;另一方面是会诱发耐药菌株的出现,造成日后使用抗细菌药无效。
孕妇慎用外用药 一些外用药能透过皮肤被吸收进血液,引起胎儿或乳儿中毒,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神经系统器官的损害。
注意不良反应 外用抗菌药物也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常见有局部刺激作用,外用后局部有烧灼感、刺痛等;其次是过敏反应,外用后局部发生接触性皮炎,出现境界清楚的皮肤潮红,有丘疹、水疱渗出,自觉瘙痒。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清洗患处。如果出现全身瘙痒性皮疹,应立即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