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症状性自我药疗

2012-04-29金慰群

家庭医学 2012年1期

在某软件公司做程序员的小李,因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中、晚餐都是盒饭,有时忙到午夜才到大排挡去吃点东西。天长日久患了胃病,经常在餐前上腹部烧灼样饥饿痛,有时反酸。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经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抑酸治疗2个月,复查溃疡愈合。为预防复发,医生叮嘱她每晚临睡前服一片H2受体阻断剂法莫替丁,维持治疗3~4个月。此后若再有反酸或胃部不适,可自行服用法莫替丁或雷尼替丁一片,每天一次,连服数天,症状消失后停服。

慢性胃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经正规治疗后症状消失,病变基本痊愈,但仍然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一旦胃黏膜防御修复因子与胃内攻击因子失衡,就会出现症状性“报警信号”,如轻度胃胀、胃痛、烧心等胃部不适。这会使许多患者感到困惑,忙着去就医。其实,这正是采取症状性自我药疗的好时机。

消化性疾病的症状性自我药疗最早是由国外学者提出的,是慢性胃病患者经治疗痊愈后,一旦出现胃部不适症状需要掌握的一种自我药疗方法。慢性胃病患者可自备常用有效胃药,通常有抑酸剂、胃肠动力剂、胃黏膜保护剂、助消化剂等,必要时择其一二服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能较快缓解或解除胃部不适病痛,预防胃病复发的有效方法。当然,不同的胃病患者,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

如果吃得过饱或进食荤腥后出现胃部胀痛伴恶心、嗳气、打嗝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可自服胃肠动力药吗丁啉和助消化药复合酶片等。

慢性胃炎患者因受凉或饮食不节出现胃痛、反酸不适时,可立即嚼服2片抗酸剂铝碳酸镁(达喜),大部分人的胃痛会在数分钟缓解。

如有十二指肠溃疡史,治愈后偶尔出现胃部疼痛或伴有反酸、烧心,提示胃酸分泌过多,可能有胃黏膜炎症,可即服H2受体阻断剂法莫替丁或雷尼替丁一片,同时空腹加服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连服数天,症状消失可停服。

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人经过治疗,症状基本消失后,突然又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可即服一片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每天1次,往往症状会很快消失,即停服。

胃病患者日常应加强护胃措施,尽量减少伤胃的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嗜辛辣寒凉之物;慎用伤胃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必须服用这些药物时,可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瑞巴派特、蒙脱石散剂等,以预防胃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