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如何用腰围
2012-04-29徐栋华
据统计分析,70%~80%的人一生中发生过腰痛。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推拿、理疗、封闭、针灸、拔火罐、贴膏药、服药及手术等。此外,还有一个辅助措施——佩带腰围。腰围由质地坚韧的天然或人造皮革制成,夹层中间纵向固定着有弹性的钢条,上下高约30~40厘米,佩带后可围住腰部及臀部,医生和病人都将它看作是护腰神。
看上去如此简单的东西,为什么能起很大的治疗作用呢?
腰痛绝大部分是腰部椎骨、关节、肌肉、韧带和筋膜损伤所引起。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由于劳损、退化,相邻椎骨之间的椎间盘弹性降低,中央的髓核突破包裹它的纤维环,向侧后方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的起始部,引起腰腿疼痛,小腿及足部麻木;再如腰椎滑脱,由于先天发育或后天损伤,椎骨前后两部分断裂或拉长,椎体向前移位,影响支配腰和下肢的神经,出现腰痛甚至下肢瘫痪症状。佩带腰围后限制了腰部活动,加强了稳定性,并可防止无意中的扭伤。对腰椎滑脱,有阻止继续滑移的作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则可减轻症状。
此外,急性腰扭伤、腰椎管狭窄、慢性腰肌劳损、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骨折恢复期、腰部手术后等,均可应用腰围。腰围有大小不一各种规格,可根据自己腰的长短、粗细进行选择。上缘须达肋弓下缘,下缘到臀裂以下。腰围的后侧不宜过分前凸,以平坦或略向前凸为宜;不可过短,否则造成腰椎过度前凸而不稳定,失去治疗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腰围不断改进。有的在内层加上毛皮,冬天具有保暖功能;或加上电动按摩器,兼有按摩功能。但必须指出的是,腰围对腰肌的保护作用是被动性的,长期使用可能会使腰肌软弱无力,一旦解除,软弱的肌肉就可能造成新的损伤。因此,应根据病情尽量减少佩带腰围的时间。严重腰椎骨折、脱位或手术后的病人解除腰围前,要请教医生,以防不测。同时要注意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坚强有力的腰背肌是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比腰围更好的随身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