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龙非彼 Dragon

2012-04-29刘艳梅

中学生英语·中考指导版 2012年4期

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我们知道英语中“龙”是用dragon来表达的,那么中国的龙和英语的dragon是对等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远古时代,人们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无法解释(explain)。于是,人们认为应当有一个力大无穷、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进程中,龙成了一种文化(culture)。它代表(represent)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形象(image)。

中国有数不清的民风、民俗及民族节日与龙有关。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节日来历与龙无关,但节日的庆祝(celebration)则非有龙不可。元宵节必扎鳖山草龙、舞龙灯。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便有赛龙舟。今天的龙舟竞渡不仅成为我国南方水乡端午节必然进行的一项庆祝活动(activity),而且已走向世界,成了海内外龙的传人团结一致、共同振兴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

在中国古代,龙是皇帝(emperor)的化身和权威的象征(symbol),一些带龙字的词汇就成了皇帝的专属词汇,如皇帝即位称为“龙飞”,帝王未即位或在民间时(多指开国之君)称“龙潜”,新王朝创立称“龙兴”,皇帝的容貌称“龙颜”,皇帝死亡称“龙驭宾天”,即乘龙升天,此外还有龙椅、龙印、龙裳、龙辇等。

在《圣经》中,dragon 是一种长有翅膀、有鳞、有爪、拖着一条长尾巴、能喷烟吐火的丑陋怪兽。在西方神话(myth)中,龙是一种极端凶残、可恶、恐怖的象征,是一个百分之百的贬义词。通常用来特指凶残、冷酷、不近人情的女人,作用可与汉语中“母夜叉”一词相媲美。

1. At times local organizations may drag their heels in the campaign. 有时候地方组织在竞选活动中故意延迟行动。

2. Don’t drag me into your plan. 不要强迫我参加你们的计划。

3. Though it’s time for dinner, it is difficult to drag my son away from the wonderful TV program. 虽是吃晚饭的时间了,可很难把儿子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拉走。

4. This film is a drag. 这部电影枯燥乏味。

5. Please concentrate on the business at hand and don’t drag in irrelevant issues. 请你集中谈这件事,不要牵扯其他问题。

6. Let’s not drag on / out this discussion, we’ve got to reach a decision. 这场讨论别拖下去了,我们得作个决定。

Differences (区别):

① 龙是吉祥的象征,而dragon是邪恶的象征。

② 龙没有翅膀,而dragon有着巨大的蝙蝠翅膀。

③ 龙的身体修长,而dragon 身体粗壮。

④ 龙不食人间烟火,而dragon要吃人和动物。

⑤ 龙的颜色是金黄色或其他颜色,而dragon主要是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