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中小学进步报告制度及其启示
2012-04-29谢业周
摘 要:授权和问责是教育管理中的两种主要的互补性手段。美国2002年开始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纽约市则提出了“孩子优先”的相应策略,在授予学校更多权利的同时对公立学校进行综合性评价,建立了包括学校进步报告制度在内的多种问责制度,例如“关注学生进步”的问责制度。这对我国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及其授权和问责机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纽约市;中小学;进步报告制度;问责;授权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10-03
授权和问责是教育管理中两种主要的互补性手段。美国2002年开始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CLB)”法案,纽约市则提出了“孩子优先(Children First)”的相应改革方案,授予公立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同时也对教育质量进行问责,开展综合性评估,实行“进步报告(Progress Report)”、“质量检查报告(Quality Review Report)”、“学校报告卡(School Report Card)”、“学校调查报告(School Survey Report)”和“校长表现检查(Principal Performance Review)”等相互关联的问责制度,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孩子优先”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步报告制度”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对我国完善教育管理的授权和问责机制,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进步报告制度的建立
2006年4月,纽约市市长彭博和教育总监克莱恩推出了一套综合问责行动计划,建立了学校进步报告制度。目的在于明确教育局及其学校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责任,跟踪学生学业进展,促进学生学习,确保学生获得高质量教育,并为家长作出选择提供准确信息。教育局专职部门负责撰写进步报告,在学年开始前发送给所有学校,并向社会公开,人们都可以在教育局网站上查阅到评价结果。进步报告制度建立之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2006-2009学年度,在高中(High Schools )、中小学(Elementary / Middle / K-8)和转换高中(Transfer High Schools)等学校中执行;二是从2009学年度至今,开始扩展到K-3年级学校(Early Childhood Schools)、特殊教育学校(District 75 Schools)和成人教育中心(YABC Programs)。
二、进步报告的内容和评价项目
每所学校的进步报告揭示的是学校的进步情况,一是所有学生一年来的进步情况,二是本校与其它同类型学校相比较的进步情况。报告把学校分为A、B、C、D、F五个等次。
(一)进步报告的内容
1.学校环境。评价学习环境和条件,包括出勤、学业期望、沟通、参与以及安全和尊重等内容,主要通过向家长、教师和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
2.学生成绩。评价学生在英语母语和数学等的学业水平,通过统考获取数据。
3.学生进步。评价学生从上一学年到本学年在英语母语和数学等的学业进步情况。
4.缩小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评价高需求学生(即特殊教育学生和非英语母语学生)的学业进步情况。这是加分项目。
(二)进步报告的评价项目或指标
1.学校环境评价项目(15分)。这个评价项目包括学业期望、沟通、参与以及安全和尊重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把出勤率纳入评价范围,以确保学校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优质学习和受教育环境。该项目的数据通过对家长、教师和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获得,每份问卷13道题目,涉及该项目包括的所有内容。
(1)学业期望。这个项目是指在学校激励下,学生尽其所能而追求、达成的严格、富有意义的学业期望目标。被直接和微妙地表达的学业期望是学生行为表现的强大动机,而高期望学校应该向学生提供能促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学业成功的学习环境。
(2)沟通。该项目的设定目的在于促使学校有效地向社区传达其教育目标和要求,聆听社区成员的需求,适当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信息。搭建强大的社区沟通平台。
(3)参与。该项目旨在建立由学生、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伙伴关系,更多地给家长、教师和学生提供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提供更多种类、具有活力的课程,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4)安全和尊重。该项目旨在促使学校为使学生更专心地学习,而充分提供学生身体和心理上都感到安全的学习环境。
(5)出勤(5分)。该项目主要考察出勤率,其包括学校登记册上的所有 K—8年级学生以及在学年(9月至6月) 任何时间点的插班学生。出勤率以当学年全校学生的出勤总天数与全校学生花名册上的全体学生的学年在读总天数的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校的出勤率可以使用 RGAR系统(学生入校网络登记系统)进行检查。
2.学生成绩评价指标(25分)。学生成绩评价指标的统计对象十分严格:具有经审计的学籍和具有当年有效的纽约州英语(English Language Arts,简称ELA)或数学考试分数的学生才能列入统计范围。英语和数学测试成绩由以下两个方面确定。
(1)达到熟练程度(3级或4级) 的学生的百分比。这项指标表示,在本年度纽约州英语和数学检测中,该学校所有达到或超过熟练程度(3级或4级)的学生的百分比。
(2)中等熟练程度的学生的百分比。这项指标考查的是学校所有中等熟练程度的学生的百分比。中等熟练学生即是取得1.00 到 4.50分的学生。
3.学生“进步”认定(60分)。纳入学生进步统计范围的学生,必须是前一年10月31日前,经审核登记的在校4年级以上,且已参加纽约州两年考试的学生,才有资格被认定为“进步”。后一年要参加比前一年水平高的考试,例如,如果某学生在 2009 年参加了4 年级的考试,则她必须在 2010 年参加 5 年级的考试。
(1)中等学生进步的百分比。这项指标统计的是对一所学校中符合资格的中等熟练程度的进步学生的百分比率。一名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百分值增长率是由两类学生的成绩等级比较而评定的:一类是该学生的现有熟练程度评定等级,一类是全市学生中那些在前一年具有与该学生现有熟练程度等级相同的学生的当年熟练程度评定等级;而一名学生的增长百分比,则表示其在同一起点的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学生的百分比值。例如,一名学生的英语成绩, 2009 年读3年级时评为3.04分, 2010 年升入4 年级时评为3.21;那些三年级时与他一样评为相同成绩的全市四年级学生中,62%的学生得分低于 3.21,38%的学生得分高于 3.21,那么,这个学生的百分值增长率是62%。
(2)成绩最差的三分之一学生进步的百分比。这项评价除了评价对象为全校各年级、各学科总平均成绩中最差的三分之一学生之外,其评价方法与中等学生进步百分比的统计完全相同。其“最差的三分之一学生”,是以前一学年的相关终结测试成绩为基准而确定的。“成绩最差学生”的最低人数是15人,因此,只有当“三分之一学生”的人数少于 15人时,该“最差的15人”才被认为在测量范围之内。
4.缩小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15分)。该项指标是一个加分指标,旨在全员关注,促进共同进步,所考量的是学生成绩差距缩小的教育效果。其基础数据是,在高需求学生中,英语或数学科目的熟练水平至少提高了半个级别(例如,在英语科目上从2.25提高到2.75,或在数学科目上从3.20提高到3.70)的那些学生人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如果在五类高需求学生的任何一类中,取得突出进步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属于全市所有学校中最好的40%之列,那么学校便可以获得加分。
三、进步报告的数据处理
数据来源是对家长、教师和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出勤率登记表,以及英语和数学的州考成绩。数据处理有三个步骤。
(一)对学校进行分类
把全市所有学校分为若干同类学校,每所学校的成绩与其同类学校的成绩相比较。同类学校是指那些拥有与这所学校最相似的学生群体的纽约市公立学校。每一类中最多有40所同类学校。小学至8年级的学校(K-8 School)的同类学校,是根据每所学校中英语学习生、特殊教育学生、黑人/西语裔学生及符合第一条款(Title I)资格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而确定的。初中同类学校,是根据学校的学生在升入初中之前的英语和数学平均熟练水平而确定的。
(二)对学生进行分类
1.关于学生分类。对学生分类,是根据学生的英语和数学知识运用熟练程度评价的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学生为4.50分以上,中等学生为1.00 到 4.50分(含),下等学生为1.00分(不含)以下。下等学生即成绩最差的三分之一学生,这一类又分为全校成绩最差的三分之一学生和全市成绩最差的三分之一的学生两种。
2.对高需求学生的确认。为了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进步,鼓励学校采取措施缩小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把以下5类学生确认为高需求学生:(1)英语学习生即非英语母语的学生;(2)特殊教育学生即经鉴定存在学习困难(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3)全市成绩最差的三分之一学生之西班牙语裔学生;(4)全市成绩最差的三分之一学生之黑人学生;(5)全市成绩最差的三分之一学生之其他学生。
(三)数据处理
在评估一所学校时,要看该校在每个范畴的分数在所有学校的分数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该校与其同类学校相比较,以及与全市的学校相比较,用所占位置百分比的方式表示得分。与同类学校比较所得分数的价值是与全市学校比较后所得分数之价值的三倍,同类型学校占75%,全市学校占25%。例如:某学校出勤率为92%,在同类学校中处于50%的位置,在全市学校中处于70%的位置,那么出勤率的百分比为:0.75x0.50 + 0.25 x 0.70 = 0.55,出勤项目总分为5分,那么该学校此项的最终得分为:0.55 x 5 = 2.75分。取每个类别内的加权值平均分得到学校环境、 学生成绩和学生进步的成绩。学校的总分是由学校环境 (15%)、 学生成绩 (25%) 和学生进步 (60%)的加权平均分,再加上学校因缩小学生之间在差距取得的额外加分组成。最后根据学校总分所在位置确定学校等级:45%为A等,35%为B等,25%为C等,10%为D等,5%为F等。
四、进步报告的结果运用
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家长可以根据评估结果选择转学。教育局对获得A和B的学校进行奖励,对获得D、 F或连续获得3个C的学校,要求校长选择、引进合适的援助、支持,改进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选择的学校支持组织主要有授权支持组织、学习支持组织和合作支持组织三种。如果学校在规定的期限内无法改进,则州教育局要对学校的办学、管理进行干预,具体包括:(1)列入州教育局发布的警告名单;(2)现场检查,加大技术支持力度;(3)暂时终止或取消州认可合格证书;(4)在学区或学校范围内,进行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调整;(5)对学校进行接管或重组,取消公立学校地位,转为特许学校(即采用私立学校管理方式来管理公立学校)。如果最终仍然无法改进,那么差校将关门倒闭。
五、进步报告制度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一)授权和问责机制是学校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问责。有压力才有动力,开展学校问责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需要增加学校环境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开展问责评价,并向全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完善学校问责制度。对绩效低下的学校进行重点扶持,对不符合要求的校长要坚决更换。问责和授权是互补的,在对学校问责的同时要授予学校更多权力。校长及其团队需要获得更大的自主权来决定如何分配资源、选择教职员工和为学生制定课程。此外,我们还需要建设学校发展数据库,跟踪学校发展变化。
(二)均衡化是教育公平的基本保证
教育公平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正视差异,要制定有效举措,确保因材施教。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科学分析,确定学生类别。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特别教育。例如,设置专项资金或给予专项拨款,配备特殊教育的专门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采用发展性评价激励机制,以确保特殊需求的学生能够获得恰当的、质和量都满意的教育。二要建立学生进步档案,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没达到相应年级水平的学生进行暑期教育,确保弱势群体得到足够的教育。此外,也必须明确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责任,建立教育财政支付制度,教育经费必须保证学校硬件的达标和教师合法权益的落实。实行工资与学历(学位)挂钩政策,鼓励教师进行学历(学位)进修,有效解决教师素质不均衡等问题。
参考文献:
[1]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ducator Guide: The New York City Progress Report Elementary/Middle School.2011-03-10.
http://schools.nyc.gov/NR/rdonlyres/4015AD0E-85EE-4FDE-B244-129284A7C36C/0/EducatorGuide-EMS-2011-03-10.pdf.
[2]Dennis M. Walcott, Chancellor. Progress Reports for New York City Public Schools. 2012-01-09.
http://schools.nyc.gov/NR/rdonlyres/80C235D0-92E6-4B12-A557-D8E655913A92/0/IntroductiontotheProgressReport 2011-03-02.pdf.
[3]许 明.美国中小学评价与绩效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