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日中的暴行,是最好的國民教育

2012-04-29颜昌海

澳门月刊 2012年10期

中國大陸遍地開花的反日暴動,是最好的國民教育。從示威者的表現,打出的標語,衝擊的對象,暴力的行為,都反映出國民素質離文明還有一段很遠的距離。自幼灌輸以民族主義為主體的國民教育,終於開出毒花結成惡果,在反日示威的暴力行為中,徹底呈現出來。中國式的國民教育,一切以黨為先,視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外,一直沒有離開過民族主義愛國主義這條更重要的主線。

中華民族百年屈辱,列強欺淩,國仇家恨,終有盡雪前恥的一天。以此為主軸的愛國教育,打從懂事開始,就灌輸仇外意識:吹捧打殺洋人的義和團,強調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如何蹂躪中國,一直數到甲午戰爭失去台灣,八年抗戰,抗美援朝,帝國主義忘我之心不死。党永遠正確,今天已沒有多少人會相信,但排外仇外的民族主義,卻永遠活在中國人心中。

1980年代起始的改革開放,除了台港資本外,歐美日投資者蜂擁而至,最大的出口市場,也在這些曾經欺淩中國的先進經濟體系。中國工人謀生,中國商人賺錢,已與帝國主義連成命運和利益的共同體。這些國家在華設廠,在管理工資加班等問題上,與中國工人時有張力,都因地方政府利益先行給強壓下去。

自幼給狼奶喂大的中國人民,排外仇外心理已成為血液中的基因,等待時機爆發,新賬舊賬一筆清算。因此之故,列強的經濟利益投放排外仇外氛圍的中國,其實是把自己置於相當危險的境地。這幾天的反日示威,中國人開的日式食肆,日本牌子汽車遭殃,與日本無關。令日本真正損失的,是多家日資工廠遭受嚴重破壞,被迫停工停產,日本人學校停課,並考慮人身安全,撤走部份日本工作人員。釣魚島的紛爭,在外交角力,法律遊戲和武裝船艦之外,中國人的排外仇外情緒,已經利用為鬥爭武器,連日來失控的反日狂潮,明顯是官方“編、導、演”策略的一部份。而野蠻的反日暴徒,趁機發洩對大陸政府的不滿,甚至殃及自己的同胞,這種醜劇,由中國人自己承受。但波及到日本工廠,日式百貨公司,日本人的安全,日本政府就無法置諸不理。

這幾天,回教國家的極端伊斯蘭教徒,因為一出侮辱回教的電影,掀起瘋狂的反美浪潮,更對美國駐外使館進行恐怖襲擊,造成傷亡。中國人這幾天表現出來那種非理性的反日瘋狂,程度不同,但宗教狂熱的性質,卻相當近似。今天的中國,所謂產值排上世界第二,還是靠極度自我剝削的代工維持世界工廠的地位,中國到底是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民族主義羊癇症會被誘導不時發作,不知何時會把外來投資者打個稀巴爛?歐美日韓的資本家,會否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投放在如此野蠻和不確定的國家,人家當然會考慮清楚。

日本駐華記者森安健說,他與很多旁觀者交談了,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很多年輕人認為,雖然使用暴力不那麼可取,但因為日本“態度不好”,所以中國需要採取更強硬的手段,讓日本人“清醒”一些。還有更理性一些的人說,參加抗議的祇是5%的人群,95%的人還是在辦公室裡工作的,所以事態不像新聞中所展現的那樣激烈。但媒體的不好之處在於總是傾向於報道更極端的現象。森安健認為中日兩國之前存在巨大的誤解。一些中國人認為,抗議會威懾到日本人,嚇退他們。但他在日本和那裡的親朋好友交談,他們的態度讓我很驚訝,因為他們的想法與中國人完全不同。很多日本人其實希望中國變得更暴力、更喪失理性,因為這樣全世界就能看到中國是個怎樣的國家。抗議者砸碎越多的玻璃、放越多的火,祇會在世界面前越多地傷害中國的形象。這是日本人的想法,與中國的抗議人群的想法非常不同。

在日本,人們不明白中國人為何會如此憤怒。日本人幾乎都認為,這一輪中日關係的緊張情緒,是因中國人而起,起因就是2010年中國漁船船長前往釣魚島事件。而在中國,所有人都認為事情的起因是日本對釣魚島的國有化。在中國的外交圈,官員們也有自己的說法。對於中國漁民前往釣魚島,日本的傳統做法是,先拘捕,然後立即釋放。但2010年時,日本政府剛換屆,新任政府沒有按照傳統做法,而是起訴了船長,給他定了罪,兩周之後才釋放他。所以中方將這個事件視作日本改變現狀的做法。所以,對於究竟是誰導致了最新的事態,雙方有不同看法。日本政府的立場是,將釣魚島國有化,其實意在緩和事態,否則釣魚島可能被極度右翼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買去,他可能會在上面建立燈塔、各種設施。而日本中央政府希望給中國的信息是:我們會買下島嶼,但我們保證不會在上面做什麼。但中國政府不信任日本政府,而且這屆政府到了年底,野田佳彥很可能不再是首相,而自民党會重新執政。目前自民黨內部正在競選,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正是石原慎太郎之子,石原伸晃。如果他當選自民党領袖,很可能在年底前成為首相,那麼日本的情況就是,不僅有一個極度右翼的東京知事,而且他兒子還是首相。所以,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人不相信日本政府“不會在島上做任何事情”的承諾。

日本駐華記者森安健指出,這需要亞洲出現幾位政治領袖,他們胸懷的是整個亞洲的利益,而不僅僅是民族主義情緒、短期收益,或者在本國的選舉成功。一些日本人認為,這次事件顯示了日本政府的軟弱。但一個政府的實力,其實在於你能否說服你的民眾,說服你的鄰國,爭端還有更好的解決方式。如果亞洲國家能夠團結,擱置爭議,那麼21世紀將真正成為一個亞洲世紀。而一旦發生戰事,亞洲將無法做到像歐洲那樣,重新整合。如果敵意繼續存在,各國就會設法持續提高兵力、制定各種作戰計劃,那將會非常危險,也不會有成果。

這次抗議的確會影響很多日企的在華戰略。兩周前佳能為進入中國15周年舉辦了慶祝活動。15年裡,佳能的中國銷售增長了14倍,未來五年,隨著它滲透至二、三線城市,預計銷售還將增長4倍。僅僅兩周後,佳能已經關閉了四家在華工廠中的三家。在這次事件後,日本企業會明白,中國是機會之地,但也是風險之地。日本企業將永遠把一隻腳留在中國之外,而不是徹底融入中國市場。

釣魚島海域的資源並不豐富,那麼釣魚島對日本人的真正價值究竟是什麼?日本人擔心,如果中國人奪取釣魚島,那麼下一步可能就是沖繩島,而日本人對沖繩島要在意得多。釣魚島本身並沒有多大的資源價值,更多地是心理防禦上的價值。對於中國的抗議活動,日本媒體報道的一個焦點是,抗議活動到底是政府主導的,還是真的是憤怒群眾自發的。

而名博汪華斌的文章中說,如果釣魚島成為了日本領土;那麼這責任就是當今各級領導承擔,因為守土有責是他們的本份。誰知在我們的政府默許反日遊行示威時,竟然是中國的百姓都亢奮起來了;甚至出現打和砸的暴力行為。這與世界上的反美浪潮遙相呼應,成為當今世界的兩道風景線;第一條線是世界各地的反美浪潮,一浪高過一浪;這第二條線就是我們的反日浪潮,同樣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中掀起;近幾天也是一浪高過一浪。世界的反美浪潮是因為信仰問題,自然得到全世界伊斯蘭信徒的支持;而我們的反日浪潮是因為釣魚島的領土問題,自然這是權力者比老百姓更著急的事;因為失去領土,這權力者將成為中國歷史的罪人。正因為如此,應該是權力者們上街演講;激勵大家去爭奪釣魚島。誰知我們的權力者冷靜異常,倒是老百姓的反日情緒亢奮起來了。

在武漢遊行隊伍中,汪華斌發現有幾個認識的年輕人;他們應該是在珠海打工的,為何回來參加反日遊行了呢?他攔住問了他們,為何參加遊行;他們說單位關門了,所以回來了;而回來也找不到工作,因而鬱悶。借這能名正言順的遊行,發洩自己心中的鬱悶;至於釣魚島不釣魚島,還真的沒有那個認識;因為自己連釣魚島是咋回事都不知道。汪華斌感歎:是啊!雖然我們的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都有遊行示威的權力,可實際有誰敢對領導遊行示威;就是自己的權力被領導剝奪,我們還是不敢遊行示威;充其量祇是上訪。因為我們的遊行示威是需要報告,而且祇有批准後才能;沒有批准的就是非法集會,這在我們國家是破壞活動;所以我們的各級專政機關是可以對你正法的。正因為如此,我們社會祇有與領導保持一致的遊行示威才能公開進行;所以在這次反日遊行示威中,實際有多少人本身並不知道我們應該捍衛什麼,祇是借這個途徑釋放自己長期壓抑的鬱悶;這就是遊行示威中表現出來的特徵行為大相徑庭的原因。

遊行示威人群中,實際不少人是對政府有意見的人;因為領土完整的確與老百姓無關,老百姓充其量也祇能表達自己的態度。如果政府丟失了領土,難道我們社會的老百姓就能反對政府嗎?這是我們社會的大罪,我們的專政手段主要就是保證穩定。如果我們社會允許對領導遊行示威,估計我們社會到處是遊行示威的人;因為我們從房產到食品安全,有哪一個不是老百姓怨聲載道的對象;就是最近這到處的事故,有多少能說與政府無關。就因為我們社會不允許反對政府,所以老百姓有意見也祇能壓在內心。當鬱悶膨脹到爆發之時,我們就通過反日的遊行示威來釋放;從而準備迎接新的鬱悶。因為QE3(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出臺,不知道又有多少中國人要準備哭了;所以提前把心中的老鬱悶釋放,準備新一輪鬱悶的到來。正因為如此,我們反日遊行示威不一定就是針對日本的;也有可能是針對我們自己的政府,也有可能不針對任何人,實際就是自己為自己釋放鬱悶的平臺而已。

當然還是有一些是真想表現自己的人,因為這遊行示威也可能為自己將來加官晉級或準備進公務員隊伍加分;正因為如此,所以真情表達憤慨的人還是不少。但這些人是需要有人看見的,一是體制內的人本身就是出來造勢的;二是還沒有進入體制內的人,實際是表現給體制內的領導看的。

我們是一個被代表的社會,為什麼這次老百姓沒有被代表;因為這反日亢奮的是老百姓而不是領導,這才是不合我們社會規律的原因。我們知道日本使老百姓亢奮的目的是轉移民眾的視線,為大選積累勝算;而我們社會的換屆與老百姓無關,所以我們社會的老百姓亢奮就沒有統一的目的性。此外日本使民眾亢奮是為了渲染外部威脅,最後實現為修憲鋪路。而我們社會就更沒有這種可能,就是憲法也是領導代表我們修定;正因為如此,為何我們社會的老百姓如此亢奮;看來這還是一個很深的課題,因為它根本無法解釋我們的現狀。

名博丁咚認為,在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舉行的遊行示威,都是為了敦促執政當局保障和實現民眾自身的權益而進行的,即使是為外部侵略舉行的遊行示威活動,也是對執政當局表現不力而不滿,並借由遊行示威督促執政當局更有效地應對外部局勢的。而在中國大陸則總是為了支持執政當局,反對外國的侵犯。在中國大陸反對執政當局的遊行示威活動必定都是在境內外敵對勢力挑唆和煽動下,由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組織不明真相的群眾實施的,以往莫不如此。祇有兩類例外。其一就是這次反日大遊行類型的,以反對外國侵犯主權為目標組織和實施的;其二則是明確由官方組織的慶祝性的遊行活動。

而在週末除了部分地方政府對遊行示威中的非法行為進行了干預外,並未有人們所熟知的“敵對勢力”、“別有用心者”以及“不明真相的群眾”等字眼出現於報端。邏輯推斷的結果是,此次遊行示威,是由好人煽動和組織明真相的群眾實施的活動。讓人不明所以的是,既然它是由好人煽動和組織明真相的群眾實施的活動,為什麼也會出現諸多打砸搶等非法事件?別有用心的人可能會得出結論,中國人就是民主質素低,搞不得民主自由這樣的高級玩意兒,否則就會天下大亂。

如此聲勢浩大的、在數十個城市同時進行的群眾性活動,沒有官方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就像以往看到的,凡是官方反對的沒有一次能夠堅持到底的。既然如此,此次遊行示威活動就必然符合官方的期待,希望借此向民眾顯示執政當局是敢於支持民眾對日強硬的。在此之前,中國已經將口水戰升級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並在幾個軍區都舉行了軍事演習,海監船也到釣魚島海域去執法了。總而言之,強硬的姿態是有了,而民眾的遊行示威活動也是向外展示強硬形象的一部分。但在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事件上,判定中國勝利的唯一標準是,迫使日本從釣魚島主權立場後退,放棄將其國有化的決定,繼續維持釣魚島現狀。

這波遊行示威活動直接目的是展示強硬,使其成為整個強硬形象的一部分。說白了這是一次巧妙的公關行動,是為了改善當局在釣魚島事實上失敗後的正面形象。

然而,向來對暴力事件敏感的國家機器為何這次如此消極和遲鈍?在多個城市發生了打砸搶日貨以及趁亂打劫的行為,為什麼沒人管?一些人認為,此乃故意放縱,並為最終國家強力干預製造藉口。遊行示威中發生了令人不安的其他政治性元素,比如部分民眾借機為西部事件的主角鳴不平,而暴力行為本身正是極左主義在歷史上的最臭名昭著的特徵之一。誰在將中國引往極左主義的陷阱?正因如此,也使此次示威蒙上了陰謀論的陰影。極左主義能否被戰勝,關係到中國的前途和民眾的未來,非同小可。

反擊外部侵犯,乃一國政府和軍隊的使命,民眾正是其保護的對象。一個負責任的、有道德的政府不會將治下的手無寸鐵的民眾推向反擊外部侵犯的前沿,自己置身事外,而會仰賴民眾的支持,通過國家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諸種手段的綜合運用,取得對敵鬥爭的勝利。但隨著釣黃兩島主權之爭的激化,中國民族主義“閃亮”登場,上世紀“救亡壓倒改良”的舊劇正被重新開演。雖然兩劇情節有別,但中止中華民族向現代法治民主憲政和平轉型的腳步的實質將是一樣的。釣、黃兩島主權之爭會為中國權力集團中的強硬派提供起存在、發展與壯大的充足理據,會強化權力統治,壓縮民間空間,實現政府集權,在服務國家主權的宏大目標下名正言順地推展。在此情況下,社會向現代民主轉型的變革努力將被擱置。

從種種跡象來看,中國近期與周邊國家發生的領土紛爭不是簡單的主權歸屬之爭,而是一場意在深刻影響中國歷史走向、左右時下中國局勢的外在努力!這種從菲律賓到日本的主權敲索,是如此有力地為中國統治集團中專制頑固勢力的存在、延續與強化提供著援助。它通過領土紛爭來強烈激發久藏於這個歷史上深受蹂躪民族的愛國情緒,將極端民族主義祭上高壇,進而誘導其向軍國主義飈升,從而將民族向現代文明轉型的腳步阻止,使業已形成全社會基本共識的中國政治革新被無期限擱置。

這,才是關係到中華民族生死的大事!

當此時刻,中國前進的正途應該是對外維護領土主權,對內厲行以憲政民主為目標導向的政治改革。唯有指向憲政民主法治人權的政治改革才能保國家長治久安,促社會持續發展,聚民氣順民心凝民力,為捍衛國家主權提供起真正強大穩固的後盾。而如果以主權問題來擱置政治革新,那就是捨本逐末,轉移焦點,錯失歷史發展機遇,遺禍子孫,最終必將內患無窮而外憂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