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一浸”你的英语早读
2012-04-29周童瑜
早读,内容无非语文和英语,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例行公事的朗读和提神醒脑之功效。常言道读一遍胜于看十遍,于是不少同学便心安理得地跟着大家的节奏朗读,以早读之名行神游之实,根本无意留心记忆阅读的内容,却自以为已达到了“看书十遍”的效果。考试时遇到出自课文的题目,也只能感觉“面熟”,无法还原课文。
我们常不以为然的早读,每天有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倘若你只做“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或是机械地阅读,早读便成了名存实亡的鸡肋。那么,如何好好利用早读,把每一天的阅读时间都用到实处?有一些方法能够使你的早读更有效率。
对于好多学生来讲,英语早读,低效甚至无效。如何突破早读症结,让早读真正起作用?我们先来做一些小分析。
首先,你有没有这三个症状?
芝士酱:“早读在我们班快成为行为艺术了,这两天我跟同桌老在比谁读得大声,都想在声音上盖过对方,最后注意力完全没放在课文上,20分钟读下来记忆里什么也没留下,头倒是被喊涨了……”
——你是否好想大声朗读,总觉得不够大声,效果就不尽如人意?
今夜睡不醒君:“早读有点鸡肋,早上七点开始读到七点五十分,前面兴致勃勃,后面偃旗息鼓。读完了感觉非但没有神清气爽倒反觉得心焦气躁的。这早读的时间学校该控制一下啊!不然早上上课都快没精神了。”
——你是否总感觉朗读时间不好把握,太短没效果,可是太长了又嫌烦,那到底多久才合适呢?
Miss跳跳糖:“每天早读课文一篇接一篇,看似读足30分钟,但其实这有点像在练习口语和听力,对实际记忆没什么帮助。因为总是水过鸭背,所以印象也不深,而且也不够有针对性,感觉用处不大。”
——你是否感觉总是读读这读读那,一点条理都没有,有点像“拾荒”?那么如何有条理地早读呢?
大声读错了吗?我可以告诉你,有这个想法,你并没有错,因为李阳先生就是大声读的,可李先生那个是疯狂秀,你不能学他。大声朗读,首先容易口干舌燥,其次读的东西就像是“冲出去的”,不易驻留心中。此外,大声朗读影响他人,如果同学们都大声朗读,分贝数足以让你早读过后去看耳鼻喉科。因此,英语早读宜采用默读,或和平时讲话同等分贝就行了,这样语气平缓,也易专注。
早读读多久?英语早读的朗读时间绝对不能超过20分钟,但最少也不能少于8分钟。朗读的前1~2分钟效果一般,我们称作为朗读的“浸入”时间;接下来的第3~15分钟为“沉浸”时间,是朗读的黄金时间;再往后的第18~20分钟则为“浸出”时间。所以英语早读时间不宜太久,以8~16分钟为最佳。
早读读什么呢?不能一把抓或者乱翻翻,必须要知道有哪些东西是英语早读要读的,笔者概括有八大内容,就朗读来讲,完整的阅读素材缺一不可:
①课文朗读:单元重点篇章(不含对话)朗读,每次1~2篇,每篇1~2遍为宜;
②单词记忆:单词表以及任何你需要记忆的单词,以20~50个为宜;
③对话朗读:单元重点对话或听力部分对话朗读,以出声和不出声交替角色朗读,比如A和B对话,首先A出声读,B不出声默读,一遍后交换,一个循环即可;
④词组记忆(包括俚语和谚语):重点词组短语以及其他渠道整理的词组等的记忆,每次以20个以内为宜;
⑤作文朗读和记忆:优秀的作文范文和考试作文范文的朗读和记忆,仅需朗读的以朗读2遍为宜,要记忆的以5遍为宜,如5遍还未记住,留到下次待用,无须死记至内心泛起厌倦;
⑥语法例句记忆:课文讲解的例句、老师语法专题的例句以及含重点词组句式的例句等的记忆,每次以15~25句为宜;
⑦题型材料朗读:所在省份必考题型材料的朗读,需要自己准备,语法运用部分的单选不包括其中。包括听力材料、补全答案后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含任务型阅读)以及翻译等等。每次一个题型的材料一遍即可;
⑧语感拓展阅读:以一般性的生词量不超过5%的篇章为主,切忌读什么美文,普通的文章如小幽默短篇、对话、新闻报道、图片新闻等就可以了,每次视篇章长短以1~3篇为宜。
面对这八项内容,如何组合安排至关重要。我们在上文有提到朗读的三个阶段时间:“浸入”时间、“沉浸”时间和“浸出”时间。这三个时间对内容安排有重要影响。“浸入”时间相当于一个过渡时间,要求内容相对简单随意,单词记忆和语法例句记忆是必须安排在这个时间的,而语感拓展阅读和对话朗读则可以安排在“浸出”时间,这样剩下的课文朗读、词组记忆、作文朗读和记忆以及题型材料朗读则安排在“沉浸”时间。当然你也可以适当调整,比如课文对你来说很简单,老师上课也是没多少内容,那么这时课文朗读就可以把它放在“浸入”或“浸出”时间。同样“浸入”和“浸出”时间的内容部分可以互换。
需要提醒你的是:虽然是早读,读是主打,但在有记忆的部分动手写一写也是增加早读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总而言之,认真阅读,随意抄写,才能达到“浸一浸”的效果。最后,《求学》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组一周内容组合的参考模板,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网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