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旭:最懂啤酒营销的女老总
2012-04-29佚名
佚名
大学毕业后,严旭进入珠江啤酒,从最底层干起,30岁时成为珠江啤酒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经理。但偏安一隅的珠江啤酒显然难以满足严旭继续做大的雄心。正好时任青岛啤酒总裁的彭作义挥师南下,专程约她密谈。彭作义的气概让严旭有知遇之感,并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义无反顾地加入青岛啤酒。
作为一名“空降兵”,一开始严旭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无形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年销量只有1万吨,青岛啤酒品牌只有知名度,而消费者没有消费习惯的华南市场,严旭顶着怀疑的声音,没有半点退缩。在严旭的脑子里,永远没有“退路”两个字,她想的永远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永远都只有前进。“我既然加入青岛啤酒,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更要对青岛啤酒负责。”面对压力,严旭斩钉截铁地说。
在青岛啤酒,严旭的第一任老板是彭作义,当时严旭负责华南市场,由于初来乍到,她需要快速和老板磨合。每次去青岛,严旭一定要和彭作义吃一顿饭,但每顿饭后她都是饿着肚子回去的。因为每次在吃饭时,严旭的注意力都放在和彭作义交流工作上了。正是有了严旭锲而不舍的充分沟通,在华南进行的每一项改革,她都得到了彭作义等领导的充分理解和支持,这也为之后青岛啤酒在华南市场取得成功解除了后顾之忧。
严旭刚进入青岛啤酒时,很多男性部下并不服气,甚至公开质疑她的决策。但严旭默默地深入渠道、深入终端,到夜场调研,带着营销团队从市场最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开始,做好每个细节。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从2000年~2002年,青岛啤酒在华南市场的销量以163%的速度增长,从亏损3500万到盈利近2亿元。又一个新年来到了,严旭收到了男性部下送来的鲜花。
“领导一批骁勇善战的铁血将士,说不辛苦是假的,但我需要将女人特有的坚韧、细致、认真、执著发挥到极致,同时更智慧。我经常要一个人苦苦思索将士们提交的难题,作为领军人物,我不能只是要求和批评,更要给出指导与答案,这就需要我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当然,很多问题是每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都会面对的问题,并不会因为我是女性而有什么不同。所以我又常常忘了自己的性别,也不认为有多么辛苦。”严旭在营销上的坚守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大家都开玩笑说:“严旭是彭作义最成功的一次‘收购”。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也对严旭赞不绝口,他有着和严旭同样的市场经历,深知营销工作的艰辛。金志国在他的《一杯沧海》中,将严旭的加入比作“鲶鱼效应”,正是“这条鲶鱼把青岛啤酒给激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