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大学生的素质危机及其救治

2012-04-29朱菲菲

群文天地 2012年1期
关键词:心理大学生教师

朱菲菲

处在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一件偶发小事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群体性事件。大学校园信息密集、思潮纷呈、观点歧异,大学生面临着学费高昂、就业艰难、前途无望等压力,其素质又不相适应,故容易产生极端的思想和行为,从而给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因此,对当前大学生的素质危机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加以救治以化解危机,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素质危机的表现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素质,不足以正确应对各种错误思潮,对各种社会现象缺乏分析鉴别和正确应对的能力,因此明显存在危机,这主要表现为:

1.道德状况堪忧。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声称爱祖国、爱人民,在网络上,我们会经常看到大学生很多极端的爱国主义口号语、言词,而一到国外留学,国外优厚的薪金、良好的科研条件就可使他们留在异国,表明爱国主义砝码的份量尚不足以支撑他们甘受清苦,报效祖国。

诚信、守序、友爱、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有责任感等优良的品质,大学生们口头上无不尊奉,但却并不能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在实际生活当中,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习以为常,加塞、在书桌上乱刻乱画、在墙上乱涂乱贴、不拧水龙头、见难不帮、见危不救、酗酒、歧视成绩差或贫穷貌丑的学生、打架斗殴等行为,随处可见。

2.文化专业不适应社会需求。很多在校大学生对自己在大学的学业不满意,提不起学习兴趣,把大量时间耗费在上网、交友等闲事上,虽然整天喊着要提高素质,适应社会,但并不清楚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因此也就更不清楚自己该学些什么。感觉前途迷茫,自己比那些高中生、务工者并无多少优势。

3.心理脆弱。很多大学生孤独、失落、自我封闭、胆怯,不善与人交流,不敢参加公共活动,不善展现自己;自卑感、不平衡感、仇视心理强,一遇刺激就采取过激行为;抗挫折能力低,一遭挫折,就生厌世、愤世心理,甚至自杀或杀人。

4.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很多大学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导致身体健康状况在恶化,坚韧性、忍耐力、迅捷性、协调性等优良品质难以得到培养。

二、大学生素质危机产生的原因

首先,上大学前,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学习好了才能考上大学,考得分越高,才能上更好的大学。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就是考分。而上大学后,对学生的评价发生变化,考分不再显得那么重要,尤其是就业的压力,很多大学生自己都不清楚将来要干的工作是否与专业有联系,学习的热情也因此下降,仅限于为应付课程过关而临时抱佛脚的应激学习。

其次,学校管理的缺陷、教师授课水平的不足、某些规章制度的不合理也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学生称:“上高中像在集中营里,上大学像在野地里”。从依赖、捆绑的环境中一下子变得无拘无束,缺少必要的过渡。还有,某些教师授课水平不高,照本宣科或只满足制成所谓精美的课件,把课堂变成了动画片放映室。有的教师所用教材陈旧,自己也没有实践经验,比如教网络的没组过一个网,教管理的没搞过管理等等。实践的缺失必然使其课堂缺乏生动的案例,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很多高校的规章制度更注重科研而轻视教学。不少教师干科研劲头十足,搞教学马虎应付。这些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再次,许多学生虽然没踏入社会,但他们已经感受到了社会的冷暖与不公。比如,富二代、官二代生活奢侈,在升学、就业、评优等各方面都得到更多的机会;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却得节衣缩食,刻苦学习、成绩好,却可能找不到好的工作;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学生,分数比自己低很多,却跟自己上同样的学。这些负面感受极易产生利己主义的思想。

三、大学生素质危机的救治措施

1.探索建立适应大学生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在新生入学之初,入学教育就应将主题确立为“独立生活、主动学习、适应专业”教育活动借以引导学生实现从被家长老师监护到独立生活、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三个转变”,尽早实现环境跨越、心理跨越、能力跨越,为整个大学期间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负责学生管理的领导与辅导员应为每个学生建立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的德育发展档案。通过与每个同学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及对自己未来的所思所想。找出其存在的思想偏颇与心理认识不健康之处,有针对性地通过组织讲座、集体活动、个别谈心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旅游、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不断强化先锋意识,激励学生做爱国明德的倡导者,遵规守纪的践行者,净化社会风气的引领者。

2.建立更加合理的学校管理与考评体系,使学校真正把“育人”放在首位。当前,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的评比与考核,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都比较突出。特别是在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晋升中,对科研、论文的要求被称作“硬杠杠”,对其教学水平的鉴定则被看作是“松皮筋”。这样的考评体系后果是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搞科研、发表论文、争取项目上,教学工作反而成了副业。这就使得许多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也不思改进提高,但仍能评上副教授、正教授。因此,应建立相应制度,将教师授课水平与效果与其职称晋升真正挂钩,并成为一项硬指标。比如,可建立教师讲义评比制度,将各位教师历年讲义拿出展览,请离退休老教授组成评委匿名进行打分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可建立教师授课效果测评制度,由学校教学管理者、教学督导组里的老教授、曾经教过的班级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进行三级测评,对普遍反映授课效果好的老师可适当减低其职称晋升硬件要求,对普遍反映讲课水平差的教师,不仅要限制其职称晋升,更重要的是帮助其提高授课水平;另外,还可采取网评的方式,将拟晋升职称教师的讲课录像放在校园网上,对评价较低的教师讲课录像交由学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定评。通过建立起适当的教学测评体系,把教师的精力拉回到课堂上。

同时,要注意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做好辅导员的人选工作。现在很多学校让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或在读研究生当辅导员,这种情况十分不妥。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没有经验,研究生更是忙于学业难有充足时间,管理班级等事项基本上交给了班长、团支书,有的称是“让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管理”,实则不负责任,放任自流。

3.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当前,尤其是在以理工科为主院校,重文轻理现象十分严重。人文学科学生不重视、教师不尽心的现象十分普遍。但人文教育却在塑造品德性格、拓展知识面、奠基学生未来发展潜质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4.加强对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救治力度。要帮助学生排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紧张和恐怖,严防因心理问题引发过激事件。学校要通过开设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建立各种资讯平台来为学生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心理维护能力,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做“心理按摩”,让处于青春期情绪容易冲动的大学生学会情感调节和理性控制,学会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

5.完善体育设施,推进学生积极从事体育锻炼。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现象,学校应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体育课课堂质量。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建立起对一两个运动项目的兴趣,让学生逐渐从被动运动变为主动参与。二是学校的各类运动场地、活动房室要全部开放,同时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各类项目的赛事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学生从教室走向操场,从宿舍、网吧走向运动赛场,实现蒋南翔同志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

参考文献:

[1]杨英法,李文华.论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的构建[J].学术交流,2006(5).

[2]陈垠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6).

[3]王全福,曹占杰,杨英法.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

(作者简介:朱菲菲(1983-),女,江苏张家港人,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学生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大学生教师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心理感受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