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高中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2-04-29牛海亮
牛海亮
由于高考数学科的命题原则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了综合性.这就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试卷的题型更新,更具有开放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学生在这一方面失分的普遍存在.笔者就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及培养谈几点建议.
一、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是解题的开端.所谓审题,就是在对问题进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的数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反映的思维活动.
准确、敏锐、深入地审题是正确分析问题,把握问题本质,探寻解题思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正确理解,培养学生审题的准确性
准确理解题意是审题的前提.在审题的过程中,除了对问题中所涉及的条件、定义、概念、定理、公式等有正确的理解之外,尤其还要把握好某些关键性的词语,防止出现解非所答.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注意培养学生审题的准确性,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
(二)充分挖掘,培养学生审题的深刻性
很多学生解题解错的原因不是不会解答某些题目,而是没有深入审题,没有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对问题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强调挖掘隐含条件,以培养学生审题的深刻性.
(三)考察全面,培养学生审题的整体性
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审题要着眼于整体,全面考察,从宏观上对数学问题进行整体分析.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全方位审题,注意培养他们的整体意识,以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
(四)注重转化,培养学生审题的灵活性
注重转化可使问题的形式朝有利于计算、推理、证明或能更好地运用定理和法则,朝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进行.教学中教师若注意转化的训练,也有利于培养审题能力.
(五)紧扣条件,培养学生审题的严密性
数学问题的陈述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点滴、细致审题、严密思考,切实把握题意,以培养学生审题的严密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合理应用知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包括函数、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复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数学思想包括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与讨论和等价转化等;教学方法包括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学归纳法、反证法、配方法等基本方法.只有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思想、方法,才能解决高中数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而合理选择和应用知识、思想、方法可以使问题解决得更迅速、顺畅.
三、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淡化特殊技巧,重视通性通法教学,引导学生概括、领悟常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数学思想较之数学基础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数学意识,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教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只有对数学思想与方法概括了,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书本的、别人的知识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二)联系实际,加强应用题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教材的每一章都由一个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入,可直接告诉学生,学了本章的教学以后,这个实际问题就能用数学模型得到解决,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创新意识及对新数学模型的渴求、实践意识,学完要在实践中试一试.
如新教材“三角函数”章前提出:有一块以O点为圆心的半圆形空地,要在这块空地上划出一个内接矩形ABCD辟为绿地,使一边AD落在半圆的直径上,另两点B,C落在半圆的圆周上,已知半圆的半径长为a,如何选择关于点O对称的点A,D的位置,可以使矩形面积最大?
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好时机,要注意引导,对所考察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新旧两种思路方法,提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切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失去“亮点”.
(三)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出更高数学素质、具有更强的创造能力的人才,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的补充.
四、反复实践 重视解题的回顾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数学解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同时进行大量同种类型题的练习,反复实践,从中来体会到底怎样去分析问题和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以顺应高考的需要,而不至于在考场上面临题目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