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的艳 也是狗血的红
2012-04-29老林
老林
2011年5月初,在古城阆中休年假,我读完了阿来的《尘埃落定》。
进入这个故事后,我后怕和庆幸两种情绪交织。毫无疑问,这是会影响我对一些人生核心内容重新定义和思考的一部小说。我后怕是38岁才读它,庆幸的是还不算太晚。
《尘埃落定》更像是一个“傻子”残酷而华丽的青春史。在一个聪明人横行的时代,他的思维和行事方式看上去那么的不可理喻,但他却像是天生具有某种天赋的能力,不可思议地,他把一个土司带入了最鼎盛时期,也如愿娶到了他唯一爱过的美丽姑娘。
这个“傻子”的发迹史,是对所有自以为聪明人,至少是渴望聪明的人的一种带有恶毒意味的嘲讽聪明人和“傻子”,究竟谁才是货真价实的傻子?
我们周围站满了贴满聪明人标签的家伙。他们是富翁、名人、导师、精英,他们用宽庭、豪宅、粉丝和成功学图书向我们示范着人生的唯一可能性:只有像他们那么聪明,才会像他们那么成功!
我承认有很长一阵子在这种人面前自卑和困惑过。但《尘埃落定减了我的心灵春药。
有次和一个资产可观的老友聊天,他先是对我平庸的人生业绩给予了老友义务性质的批判,然后又老友责任性质地为我设计了五种方案,只要我操作得当,任何一种都可以让我在三年之内开上雅阁这个级别的车。但他的人生导师形象在他完成这一系列炫目动作之后毁于一个细节,他从手袋里掏出一堆药,淡然地说:“该吃药了。”
当这个聪明绝伦的脑袋仰起来,吞下那一把对胃、肾等器官提供人道主义关怀的药片时,我这个他眼中的傻子,却获得了某种难以启齿的平衡感。
生活不过是拿你认为好的去换你认为更好的。他拿健康去换宝马X6、三次婚姻、牧马山的别墅,我却用这20年的光阴,去换了一个还算健康的躯体和一份大体安静的生活。但很难说,哪一种是聪明人式的交换,哪一种是傻子式的交换。
而小说真正令人震撼的是结局。“傻子”也并未改变家族命运最终的衰败和没落。种种繁华犹如一场盛大的烟火,刺目的绚烂之后,总会尘埃落定。就像“傻子”在死前的道白:“我的时候就要到了。我当了一辈子傻子,现在,我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也不是聪明人,不过是土司制度将要完结的时候到这片奇异的土地上来走一遭。”
我想起朋友的体验。他曾和一个女子相爱一场,用他的说法是把身体和灵魂都搭了进去,但两人最终没能花好月圆。朋友说他那场史无前例的爱情像个巨大的黑洞,他所有的东西都在那里陷落。
但三年之后,我们偶然在一起打了半天麻将。他和了她的满牌,她也自摸过他的极品。这对曾经进入过对方灵魂的人,此时,关系已经摆在那里了,就是纯粹的牌友吧!
我哑然失笑,原来真正结束一段关系的标志,是和对方打场庸俗不堪的麻将。这像是一次伟大的行为艺术。从此之后,你不再是别的什么就是一牌友。我和你一把满牌的快乐,和与你在床上撕扭半小时的快乐,其实并无分别。
权力、财富或者爱情,就像生命里的桃花,妖娆盛放时,那片艳红,足以灼伤周围人的眼睛。
这也是生命里一个隐喻,我们生命里向往、渴求、追逐、贪恋、惊叹、喜悦、自得的那一部分,那些想象之中的桃花的艳,后来却成了一地的狗血红,或者尘埃落定,茫茫一片,像是并没发生过。那些被广泛认可、推崇,被鼓励追求、拥有的东西,或许只是一种假象,一片尘埃,一个陷阱。
而人生的意义也不过如此:无非是一场旅行,对世界的一种体验。如同一句哲语:生活既非惩罚你,也非褒奖你,它只是和你合作,让你了解生活的真相。
所以,乔布斯会说:愿把所有科技交换和苏格拉底相处一下午。
我想那也许是因为,苏格拉底更了解生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