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陶瓷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2012-04-29于晓明

景德镇陶瓷 2012年1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瓷画花鸟画

一件好的陶瓷花鸟作品,首先源于好的构图,合理的布局,进而玩味其笔墨技巧和艺术的高低。无庸讳言,构图在陶瓷绘画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构图,也叫“章法”、“布局”、“经营位置”。是艺术形象的组织法则,它不是七巧板,不是万花筒,不是简单的拼接转换,它是体现作品思想内容的外部形式。画面上的一切都是艺术形象,如何把这些艺术形象用一定的法则组织起来,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构图。构图的目的就是取形用势。取形就是安排画面上的形象。取形只是手段,它的目的是用势。势是绘画的灵魂,画面上形象的组合安排,完全是为达到用势之目的。中国画和陶瓷花鸟画都是通过正确处理主与宾、虚与实、疏与密、开与合、穿插和对比等矛盾关系,来“取形用势”,从而来表达出自己胸中所要抒发的“意”。宾主关系就是重点与陪衬的关系。在构图中,要根据主题的内容选定主体,安排在突出的位置,给人以醒目的印象。其余的景物可放在次要的地位,是为宾,起陪衬烘托作用。陶瓷花鸟画,常以花、鸟、虫、鱼为主体,枝、叶、草、石为宾体。在作品的布置上,不仅全局的物象要分宾主,局部景物也要有宾主区别。青花大师王步的《八哥图》青花瓷板,画面中间是在山石上相互顾盼的两只八哥鸟。这是画面的主体,以耸立的山石作为烘托,宾主关系一目了然。远景的翠竹,以淡雅的料色描绘,远近层次分明。虚实关系是构图中重要的因素。画面与空白,就是虚实关系。虚实就是区别浓淡、远近,构图有虚实,才能产生变化。明代天启年间的折枝花鸟碗,虽然只画了一枝花、一只鸟,然而在疏朗的构图中,通过简炼的画面,体现出鲜明得虚实关系。画面主体突出,花鸟的空白处能使人引起丰富的联想。虚实呼应的构图,使画面空灵开朗、意境深远。疏密关系。清朝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就是说在画面上有的地方要密、有的地方又要留出大块的空白造成对比。陶瓷画面,密处不可壅塞,要小有透气,极密处隙光一线,便是灵穴来风、无比凉意。而疏散处亦不可全疏,“大疏间小密”,疏散之下,也要有某些比较集中的地方。在陶瓷绘画中疏密相间,能打破平均营造变化的韵律。清代康熙年间的五彩莲池水禽纹盘,布局繁密,瓷盘的边沿,是牡丹花图案,主体画面是荷塘、禽鸟:画面景物很多,芦苇丛中荷叶簇拥,群鸟在水塘里嬉戏,由于在画面构图上采取疏密有致的构图形式,以池塘、天空的虚与荷叶、群鸟的密相交错,使人感到密中有疏。“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疏与密是相对的,构图中的疏密衬托,能使画面清晰明朗,主体突出。

开合关系。门窗有开关,故事有始末。这些都是开合关系。开是展开,合是结合。一件瓷画的构图正如一篇文章的结构,要完整统一,不能有开无合。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合字。有的瓷画使人感到没画完,这就是没合好,如同文章没有刹住一样。一个大构图无论有多少小的开合(局部的东西),最后都要完整统一,也就是要处理好大的开合关系。“珠山八友”程意亭的《翠荷图》粉彩瓷板,就是采取了一个开合的构图方式。莲花、荷叶的上端是开处,瓷板画的下面,荷叶掩映的翠鸟为合处,莲花的枝叶间又分成小的开合。画上的水草、浮萍、翠鸟,虽然各有小的开合,但是,都是统一布置在大的取势中。花、草、禽鸟,交错穿插,增强了画面的气势。

另外,还有穿插和对比等等。在构图上,把形象进行适当地穿插,就会使画面丰富。花鸟画常以枝与叶、花与鸟进行错落有致的穿插。在交会中成为整体。枝干之间的正斜、纵横穿插、粗枝与细叶的穿插,可以避免平铺对垒昀形状。把点、线、面的不同形态组合在一起,以强调各种形态的特征,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力,这种手法就是对比。在构图中,显示形体特征的最好方式,就在于对比,对比的常见形式有:大小、粗细、疏密、虚实、明暗、厚薄等。形态的对比往往都是有规律的。通过对比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构图上,对势的总要求是:一是所画的物象要有一种勃发的生机,有生长之势;二是画面不能杂乱无章,不能松散无节奏,不能板实不灵动,不能充塞无活气。全幅画要互有联系,血脉流畅,一气贯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除了一般构图规律以外,还要在画面上让人感觉到有一条通畅之路,也就是古人说的龙脉。用现代语言说,就是让欣赏者的视觉感到有一条很清晰的扫描曲线。我们在构图时经常用到的“S”形、“之”字形,都是在制造这样一条龙脉。龙脉清楚了,势也就通畅了。一般画疏体,如折枝花卉,多用所描画的物象本身来走势,画密体往往由虚处来布势,即由空白来布势,用空白来搭造画面的大架势。

陶瓷花鸟画不同于纯粹的中国画,在进行陶瓷艺术绘画创作时,它既要照顾到中国画的美学要求,而且又要符合其工艺特性,更多的是在主体的三维空间上进行装饰,这时进行作画必须考虑艺术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陶瓷的外形美。在不同角度塑造不同的形象,但彼此又相互关联和协调,以适宜的装饰突出造型特征。在线型上相协调,在形状上相对照,使二者结合更加严谨美观。中国画是一个平面的表现,整幅画构图完整,运用的是散点透视的方法,在构图中保证整幅画中只强调一个“画眼”,即只有一个视觉中心。而瓷画艺术则要根据器型变化来进行构图,可以拥有多个画眼,主要是由载体形状大小决定画面的单与多,简或繁。不过它的一切艺术美感最后都要通过“火”来实现,也就是“泥与火”的结晶,这时它所呈现出来的美感,不是平面的表现所能达到的,它所展现的是独特的质地美、造型的形体美、绘画的装饰美的综合体。我们期待陶瓷花鸟画有更加辉煌的成绩!

于晓明江西省丰城市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高级陶瓷美术师。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瓷画花鸟画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瓷画猫系列作品
花开富贵 瓷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王清丽瓷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