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2012-04-29
顾云虎:教师道德本质上是教师的自我实践
顾云虎在《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12期撰文指出,教师道德在最深刻的本质上是教师的自我实践。这是因为,发生于现实历史情境中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外部行动和内在意义合一,既指向学生,又形成自我。实践的自我是师德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师德的目的。教师通过日常实践确定自身和世界的意义关系。这种实践既不是事先预设规则的直接执行,也非不受约束无原则的任意作为,而是持续发问、行动、创新、再反思,尤其根据实践要求不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走向自我觉悟的探求过程。文牍化、口号化师德训令抽空道德实践的情境蕴含,只会造成教师反道德;无条件无凭借的自主发展则无方向无坚守,侵蚀道德反思能力,引发教师随波逐流,两种倾向都应否弃。
杨运强:德育必须从“制器”回归“成人”
杨运强在《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12期撰文指出,德育建设没有破解令人担忧的“道德危机”“道德恐慌”,青少年弱道德、不道德甚至道德败坏现象依然严重。在对“症结”的追问和反思中,道德教育的“被”现象是一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当前,德育领域存在四种“被”现象:
一是远离生活和实践,道德教育“被知识化”,沦为“道德知识教育”或“道德认知教育”。二是道德教育“被悬置”。直接和间接教学作为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脱离了德育目标。三是道德教育“被至善”。在道德课堂中,教师推崇精英、迷恋尖子和典型,忙于宣讲“看起来很美”但实则空洞无物的大道理,以虚无缥缈的理想图景凌驾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之上。四是忽视道德主体的生命存在,“被教育”的道德教育。教师依赖事先谋划好的一整套规制技术,对学生成长进行不间断的监视、检查与规范化裁决,生产出一批批符合要求的“有用的产品”和“听话的灵魂”。
“美德之教”不是追随,不是支配,不是奴役,而是立足人格平等上的对话、互动、理解和分享,是自我建构与自我实现。德育必须从“制器”回归“成人”,尊重人的尊严和生命,远离功利世界的侵袭和诱惑。
戴岳:关注自我是学校德育效力提高之本
戴岳在《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第10期撰文指出,道德需要自我的把握,一切道德信息以自我为中介,才能有效地整合到个体德性中去。然而,自我这一最基本的元素在道德教育中却常常被遗忘,疏离自我是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实质。学校重视道德知识的传递而忽视自我的存在,重视道德规范的接受而忽视自我的体验,重视道德要求的服从而忽视自我的升华。学校常常用道德规范来限定、控制和防范受教育者,却缺乏让受教育者通过选择、实践和体验去理解规则在生活中的意义,结果使受教育者对规则的服从流于表面;缺乏对受教育者朝着自我完善方向的积极引导,往往重视对道德要求的服从却忽视了让受教育者学会自己思考、判断和选择。
因此,学校德育要提高效力,就必须从个体自我的角度出发,发展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使道德主体意识成为受教育者的一种自觉,指向对道德人生的追求。道德教育要实现德性的培养,必然不能回避对自我的关注,以自我为起点,重视道德的自我观照,才能真正找到一条实现人的内心世界道德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