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新闻语言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2-04-29姚红卫

文学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体育新闻思考语言

内容摘要:用统计和个案方法,通过对南非世界杯《文汇报》特刊的内容分析,指出报道语言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报道赛事、规范、健康是主流,但仍存在无休止地运用方言,“血腥”,谩骂、文字歧视等语言问题。

关键词:体育新闻 语言 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体育发展的路径由少部分专业运动员单纯夺金摘银向全民健身过渡,国家层面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这种新趋势反映在媒体上,也用全民语言反映出来。当前,体育新闻报道所用语言总体上一如既往:呈现出大气、平稳、健康、规范的局面。如:“……荣高棠对记者说,相信全国十亿人都注视着这场比赛。女排姑娘们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消息《女排奏捷,场面感人——荣高棠大叫:郎平不要哭,要笑!》,《羊城晚报》,1984年8月8日)当年,我国改革开放不久,体育报道意识形态还较重,“成则为王,败则为寇”,“金牌至上”,政治决定体育,突出了体育的政治功能。虽然体育新闻报道有泛政治化倾向,风格体现出庄重严肃,缺乏活泼性、人文性,缺乏良性互动,但是女排姑娘的顽强拼搏,含有独特的体育文化内涵,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财富,具有激励全国人民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建功立业的积极机制。与女排相关的语言也随之进入百姓的语汇之中。“短平快”“扣杀”“铁榔头”“三人拦网”“主攻”“二传手”“袁伟民”“郎平”“孙晋芳”……诸如此类的名词、技术术语或熟语,经常活跃在人们的口头或传媒上,人们再也不觉得陌生了。通过新闻传播,除分享体育的精彩外,人们的体育知识也相应地得到提高。随着我国开放度的进一步扩大,“多元化”已经日益成为我国各领域内的共识,对问题的看法,不是停留在以往的狭隘观念。在2000年9月21日奥运期间,《中国体育报》图片专版,关注度有一些变化。在关注国家利益的时候,更多笔墨投向运动员的喜怒哀乐。大标题《受伤的手,与队友笑拥》(这只布满老茧,伤痕累累的手是中国体操队小姑娘的手,当他们在满面笑容庆祝时,你可曾知道他们所付出的艰辛。)这是强对比的写法,体现了浓浓的人文情怀。文风意境格调高、素朴,含义深远。

随着国力的增强,亚运、奥运等大型赛事都在家门口陆续上演,媒体报道的心态也随之好转,风格纷呈,色彩斑斓。当前体育新闻写作出现一些新特点,语言的使用上有一些新变化。下面主要以《文汇报》南非世界杯特刊报道情形说明之。

一.新颖的画说世界杯专栏

早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期间,《文汇报》特刊所作的章回式标题系列,就具有新颖生动、整齐醒目的特点。本届世界杯,《文汇报》报道文字秉承优良传统,风趣、活泼,泛娱乐化凸显。多形式、多角度地报道了南非世界杯的情况。大量的赛事报道,大小图片近150幅。主要栏目及篇数:画说世界杯33篇、“体彩杯”我与世界杯32篇、博客32篇、界外球22篇、专家评球21篇、MVP人物报道12篇、特别策划9篇、第一现场8篇、第三只眼7篇、第二落点2篇。此外,声音、花絮也不少。来的球评专家是申思、祁宏、朱广沪、吴金贵、杜威、谢晖、孙吉、秦国荣等人。博客是由特派记者赵博的博客组成,多如实记载南非的风土人情、安全问题、交通、曼德拉的情形等等。可以说,总体上完成了一届精彩世界杯报道的任务。尤其是阿仁主笔的画说世界杯栏目文字部分用方言的形式评论,令人耳目一新。(限于篇幅,与文字相配的图画,此处不显示)

画说世界杯专栏33篇篇名如下:世界杯,男人节(6月11日5版)踢钞票(6月12日7版)计划看球(6月13日6版)握手之战(6月14日5版)教学范本(6月15日6版)魔法时刻(6月16日6版)祝福朝鲜(6月17日7版)沉痛检讨(6月18日6版)烦煞,“呜呜祖拉”!(6月19日6版)高抬贵手(6月20日6版)讲点礼貌礼节(6月21日5版)小品汇演(6月22日6版)朝鲜队是镜子(6月23日6版)加油日本(6月24日6版)抠门的欧洲豪门(6月25日6版)明天在哪里?(6月26日6版)难见名局(6月27日6版)踢走天真(6月28日5版)合法的“冤案”(6月29日6版)摆平就是水平(6月30日6版)“双鬼拍门”(7月1日4版)又想爱谁(7月2日4版)保罗的启示(7月3日6版)魔法时刻(7月4日7版)球王的新衣(7月5日6版)自己打倒自己(7月6日4版)四大金刚(7月7日6版)荷兰的“托儿”(7月8日6版)领先盘点(7月9日3版)站荷兰这一边(7月10日4版)我们是冠军(7月11日3版)“跑进”世界杯去!(7月12日3版)决赛成历史(7月13日4版)

对文本内容仔细阅读后我们可以有如下的感受:评论纵横捭阖,语言活泼。分析形势,游刃有余。显示了资深评论员高超的体育新闻涵养,视角犀利,文笔老辣,左右逢源。评论对象涉及到这次表现不强的“强队”,如法国、意大利、阿根廷、巴西、英格兰;也寄希望于荷兰夺冠;对表现上佳的日本队、韩国队大加赞赏。特别提到中国球迷的热情,殷殷希望中国队再次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或者主办一届世界杯赛。等等。这里特举出一篇就其方言特点加以讨论。

抠门的欧洲豪门(2010年6月25日6版)

德国人进了加纳一个球,可以出线了。“一个球主义”被想起来了。于是他们与对手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彼此都来站桩式倒球。一脚来,一脚去。就此安全、轻松、愉快地结束比赛。

英格兰人进了斯洛文尼亚一个球,保证出线了。“一个球主义”也被回忆出来了。于是他们也与对手操练太极推手。一脚去,一脚来。到比赛终了的最后几分钟,兰帕德和乔科尔把皮球弄到角旗前头白相头头转、脚脚转,拖延辰光来死保一个球的伟大胜利。

“一个球主义”上个世纪风行过。一个球是赢,十个球也是赢,不牵涉到净胜球的计算问题,那就确保一个球的战果吧。“一个球主义”是功利主义。没错。踢足球就是为了功名与利益。到了世界杯赛里,“一个球主义”就更有市场。唯一受到损害的是球迷,看台上是五万、八万,电视机前是二亿、三亿。看一场一只球胜负的比赛,决不是享用鱼翅,只是上了一碗泡饭。

记得很早很早读过的书。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一个势利人、一个吝啬鬼。老葛成为了小气、抠门的代言人。越是有钱越是抠。欧洲足球的豪门贵族学习葛朗台有心得,花一个球能赢下的比赛,决不花两个球。理智、冷静得可怕。

南美球队还没有学刁。这次世界杯上的大比分数他们打得多。男人往往手头松、派头大。只要大家开心,就多奔几圈、多踢几脚。越是生活拮据的人家出来办酒水,小菜老酒一定丰盛。就此一点,我是欢喜奔放大气的南美球队的。与他们扳老酒,决不会只有一碟豆腐干。

有朋友一定会提问:葡萄牙人不是落落大方地灌了朝鲜队7个球吗?葡萄牙也算是欧洲豪门的。不用我来回答。葡萄牙大将蒂亚戈来说明了,他们担心这个小组的最后排名是算计净胜球。一个葡萄怕不够,就送上一串吧。

把“一个球主义”踢出世界杯赛吧。踢得越远越好,我以为。

评论中对球赛有了看法,直抒胸臆,不含糊。希望踢出水平,满足观众的需要。但球场很诡异,充满变异,是各种因素较量的竞技舞台。要用计谋,用脑踢球,讲技法、讲策略。这些赛场的综合因素在评论里得到反映。美国佐治亚大学著名教授康拉德·芬克认为:“只有在体育专栏写作中,撰稿人才能建立起那种非凡的同读者亲密的联系。我们谈论的写作是那种脱了鞋子、喝着啤酒之时所谈的话题。”丁法章先生在他的《新闻评论学》中说:“触及现实,是新闻评论的生命力所在。”记者就是要与受众打成一片,想受众所想,贴近受众。另外,这个专栏语言上的特点,也有独到之处。

此篇中“皮球、白相(玩)①、辰光、泡饭、酒水、小菜、老酒、欢喜、扳老酒(喝酒)”,这些生活场景方言词语,上海话常用,在上海地区就很流行,用方言传播足球赛起到通俗易懂的作用,人们也容易理解。同栏目其它文章里还有以下词语,“弗会误点、弗容易、茄山胡(聊天)、轧进来、弗懂足球、算弗清爽、坐弗进去、弗出铜钿看白戏、白相铜钿、困梦头里、捧牢(住)、吃力煞脱了、馋佬坯、坍台、骂山门、力道、做脱过、弄穿帮哉、霉运当头、放白鸽、忘记脱哉、别人家、贴隔壁、讲得上闲话、名次、不怕热煞只怕冷煞、此时此地、活络、烦煞、功架、被烦透烦煞哉、总归、必定(一定)、辣手、熟识、搞弗定、吵相骂(吵架)、说三道四、讲闲话、温吞水、蛮好看、收牢、好停下来哉、有空(闲)、关脱电视机、摆平(搞定)、像模像样、犟头倔脑、便当(容易)、闹猛、爽气、独养儿子、压岁钿、老娘舅、越看越触气(讨厌)、蛮作孽的(可怜)、自家(自己)、有运道、不识相、一顿老拳、气煞、蛮开心的、也蛮好白相的、不出铜钿看白戏、作孽啊(干坏事)”。

这种比较集中的方言报道形式,在世界杯连续报道中使用有很强的效果。以前,《文汇报》报道包括体育报道,方言词语偶见(如阿拉、触霉头、拎清、弹眼落睛等)。尝试用方言报道,虽然有亲切感,接近上海等吴方言地区,但此方言区域外的读者,读到其中一些词语,还是要皱眉头的,这就很可能会使得本身很精彩的评论大打折扣。

其实,这种写法,可以说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种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它是对西方现代化实践和整个西方哲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产物,是对强调严格的决定性与秩序性、强调高度抽象的经院式研究方法及形而上学方法的现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在某种意义上的反拨,它这种思潮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把西方哲学内部一切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因素发展到了极致。这种思潮在社会学科领域内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就玩起了黑色幽默、反讽、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等结合本土特质舶来花样阐释本土现象。后现代主义流派文化观对语言学的影响就是对传统文本进行解构,出现了一种无视任何既定规范的、极度自由的、“破坏性”的文化倾向,这种倾向与先前的现代结构主义并行不悖地流行于世,反映了生活的一个侧面。

方言是一种文化,尤其南方方言,但使用语域有限,特别是在主流媒体里重大体育报道中大量使用,是否妥当,这也是个长期争议的问题。

二.“标题党”仍旧显现

从传媒营销角度来讲,新闻标题讲制作,要有新意、出彩、夺人眼球。但也不能片面摆“噱头”、哗众取宠。体育新闻语言曾经一度充斥了“火药味”:一是战争比赛全程类:“宣战”、“挑战”、“应战”、“先锋”、“主力”、“沙场老将”、“阵容挂帅”、“厉兵秣马”、“摆开战场”、“剑拔弩张”、“兵临城下”、“枕戈待旦”、“安营扎寨”……“旗开得胜”、“歼灭”、“奏捷”、“再披战袍”、“走马换帅”、“奋勇当先”、“单枪匹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孤军奋战”、“四面楚歌”、“弹尽粮绝”、“寡不敌众”、“临阵易人”、“诱敌深入”、“杀出重围”、“再决雌雄”、“鸣金收兵”、“久疏战阵”、“点燃战火”、“迎风一刀斩”、“全军覆没”、“今夜重掀战幔”……等等,不胜枚举。二是运动队、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等称号、绰号类:主帅、名将、将士、健儿、教头、巾帼;“影子杀手”祁宏、“玉面书生”张玉宁、“战神”巴蒂斯图、“大佬”范志毅、“华南虎”吕钦,“铿锵玫瑰”中国女足队员,“石佛”邓肯,“老虎”伍兹,“飞人”乔丹……三是战争策略类:“兵不厌诈”、“避实就虚”、“兵贵神速”、“缓兵之计”、“排兵布阵”、“反戈一击”、“以逸待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礼后兵”、“暗度陈仓”、“声东击西”……

这次世界杯报道,《文汇报》在语词运用上不能免俗地出现了一些令人不爽的标题。比如:揭幕战延续东道主不败定律(引题)失绝杀,南非憾平墨西哥(主题)(6月12日6版)乌拉圭1比0胜墨西哥,两队携手杀出A组(引题)肉搏战让默契球靠边(主题)(6月23日7版)美国队补时绝杀阿尔及利亚,小组头名挺进16强(引题)扬基佬,YES YOU CAN!(主题)(6月24日6版)

韩国队2比2平尼日利亚队进军16强,43万球迷涌上街头目睹历史一刻——韩流激进,红魔癫狂(6月24日7版)英格兰进球遭误判,1比4不敌德国无缘8强(引题)德意志得志,日不落日落(主题)(6月28日5版)“轰炸机二世”续写传奇(6月28日5版)南非世界杯首场点球决战,巴拉圭5比3胜出跻身8强(引题)日本憾遭“点杀”,亚洲全军覆没(主题)(6月30日6版)明晨2时30分,德国VS西班牙引爆“欧洲内战”(引题)不谈复仇,日耳曼人更重结果(主题)(7月7日6版)

经过这些年的体育普及尤其奥运后,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体育就是身体上的锻炼,使人健康,体现在速度、耐力等指标里,可以竞技,但更要普及。体育新闻语言曾经一度充斥了“火药味”,上述所列标题中,仍然出现这些词语,“绝杀、杀出、肉搏战、扬基佬、红魔、轰炸机、点杀、复仇”。业界讲究经济利益,讲究发行量,就是要制作不凡的标题。陈梦飞认为:标题就要“军事化”,要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学界有不同看法,认为没必要杀气腾腾。上述词语,仍用来报道体育,我看仍是耸人听闻,冷战思维。完全可以换一种和谐的中性词语。如“敌人”可换成“对手”,“绝杀”可替换为“终结”,等等。这是一个老问题、痼疾、顽疾。体育新闻语言究竟怎样,估计口水战一直要打下去。

这里着重探讨一个“佬”字。美国人有一个绰号:Yankee,中文一般译做“扬基佬”。准确吗?这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众说纷纭,其中比较可靠的一个说法是它来自荷兰。

据说,从前德国人把做干酪(cheese)的荷兰人称为JanKees,译成英文就是John Cheese.十七世纪初,荷兰一些“约翰-干酪”移居美洲新英格兰(New England,指现在美国东北沿海六州),他们见早些时移居当地的英国人在山坡瘠地上开辟牧场,认为是徒劳无功的蠢事,于是把Jan Kees这个含有嘲谑意味的绰号转赠给那些英国人。Jan Kees渐渐变做Yankees,也渐渐流行起来,嘲谑意味则淡了很多。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北方人都给叫做Yankees;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Yankee更成为所有美国兵的绰号,往往略作Yank。现在,凡是美国人都可以叫做Yankee或Yank了。“佬”字用于中文,用于人,一般是贬义。常指成年男子。如《太平天国诗歌选·活捉财主佬》:“听讲洪杨到,浑身乐陶陶;领着天军去,活捉财主佬。”茅盾《船上》:“上舱可说是个大杂院,摩登女郎,西装的商人,公务员,本地人,乡下佬,甚至背兜里装着婴孩的乡下女人,江浙口音的熟练技工,带着机关符号的小勤务,什么都有。”黄谷柳《虾球传·做了“马仔”》:“艇上除了船家佬船家婆和船家女三人外,还有一个用绳索套住了的船家仔,两三岁模样,很有趣。”如果了解了中外对于“佬”这个词的理解上的差异,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传媒人员还会轻易地用“佬”这个贬义词吗?虽然有着老外的幽默,但难以消除国人对这个词的贬义认识。当然,这无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以及“和谐思想的贯彻”。

三.谩骂的文字

比如:愚蠢红牌葬送“非洲雄鹰”(引题)希腊逆转力保晋级希望(主题)(6月18日7版)0比3惨败于乌拉圭,南非“难飞”(引题)“史上最烂东道主”呼之欲出(主题)(6月18日7版)0比0闷平阿尔及利亚,英格兰队走到悬崖边(引题)球臭脾气更臭,鲁尼再惹争议(主题)(6月20日7版)

谩骂尼日利亚、南非干什么,采编人员不同于一般的观众球迷。一般球迷可以用粗口,其实也是不文明的表现,自会遭到谴责。但采编人员不同了,要起到社会责任,要做先进文化的弘扬者,不能总让输赢观念流露。赢就赢,输就输,重在参与,提高水平,宣传认真比赛才是真谛。

用开骂的方式能解决问题吗?说鲁尼表现差,脾气不好就可以了。就是引用鲁尼原话也要做一些技术处理,不能原封不动地加以实录。报道本身的正文里措辞也显示中性。如英格兰主帅卡佩罗面露为难之色,简单地回应:“他的表现非常糟糕,不是原来的鲁尼了。”退场时冲着电视镜头,鲁尼恶狠狠地说道:“这就是所谓的忠实球迷,他们竟然朝我们发出了嘘声,真是太忠诚了!”还不忘以一句粗口为结尾。

现场球迷抱很大希望。18日晚的开普敦绿点球场寒气逼人,近3万名远道而来的英格兰球迷与无处不在的圣乔治旗帜,让“三狮军团”上下感受着主场的温暖。结果令人失望。在铺天盖地的批评声中,也有不少冷静的媒体强调了鲁尼现在的处境——急于打破进球荒,在世界杯上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性子鲁莽的他又往往“祸从口出”。不久前的热身赛,因为言词不当被裁判出示红牌;现在又将进球受阻的怨气转嫁给球迷。“人们不远万里来到现场给英格兰队助威,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说出这样的话都是不应该的。”前英格兰著名前锋阿兰·希勒表示自己不能理解鲁尼的做法。

新闻语言如同新闻图片,不适宜发表的都应技术处理。新闻《乌拉圭1比0胜墨西哥,两队携手杀出A组(引题)肉搏战让默契球靠边(主题)(6月23日7版)》配1大图1小图,小图显示的是运用自然主义手法的特写:乌拉圭队的迭戈·佩雷斯眉骨在拼抢中被墨西哥队中场队员瓜尔达多左肘打破,鲜血沿着脸颊流过喉结、脖子,再往下淌,染红了球衣。此图片配发不是太理想。

《文汇报》本届世界杯报道,焦点在于赛况报道、评论。韩国、日本和美国自2002年以来,再度齐齐晋身16强。季军由乌拉圭和德国角逐,结果德国以3:2击败乌拉圭夺得季军,欧洲球队继上届后,再次包办三甲,也是德国连续第二届夺得季军。晋身决赛的两支队伍荷兰和西班牙,是首次在决赛中对战,西班牙凭着伊涅斯塔加时的入球,以1:0击败荷兰,首次夺得冠军,成为世界杯史上第八支夺得冠军的球队。这些赛事很激烈、很精彩,在报道中都被作为重点头条加以传播。如新闻《日本队3比1完胜丹麦队挺进16强,直播吸引5000万本国人创收视纪录(引题)日式狂欢 尤胜韩国(主题)》(6月26 日7版),可见一斑。

以上结合后现代语境从语言运用的多向维度分析了当下体育新闻语言运用的实际。在不断改革开放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形势下,确实存有相反相成的语言运用的多极发展现状,因而中西文化交流环境下有的写作用语一时还很难判断孰是孰非。总体上规范占主流,但是推陈与出新,特别是这个出新有时还真正引起了一场革命,不可小觑。(众所周知,回溯汉语言文字发展的历史,词汇、语音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恕不赘言。)规范有规范存在的土壤,但不能说求变就失去意义。规范中有超越,超越中有规范。在实际运用中,不分你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就像螺旋似地朝前推动语言科学的发展。套用西方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萨特“存在先于本质”说:每个人只能根据不断选择自己并超越自己,给自己下定义,每个人只能在可能性的意义上存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不是思维本身;语言符号有任意性,但不等于随意性,它还有强制性即约定俗成。不是个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体育新闻语言出现了一些与时俱进的倾向,究竟该如何发展,“堵”还是“疏”?既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不能太复古、超前出位与当下主流社会所谓规范语词不合拍,这是一个值得不断商讨的问题。

总之,体育新闻语言的重点在于:报道比赛消息、实况。这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沉下去,坚持“走、转、改”的踏实作风。当然也可以做一些社会新闻的报道,但切不可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张梦新,阮家骅.充满韵味的章回式标题——评析《文汇报》世界杯特刊标题[EB/OL].新闻实践电子版(2003-2-19)http://zjdaily.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37145/node154484/node154502/userobject15ai1545691.html.

[2]王仁维. 媒体新宠儿——体育言论个性化初探[G]// 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 体育记者谈体育新闻.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65.

[3]姚红卫.试论报纸体育新闻标题制作的语言艺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3,(12):42.

[4]陈梦飞.论体育新闻标题的新趋势[G]//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 体育记者谈体育新闻.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82-283.

[5]姚红卫.谈谈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体育新闻用语倾向[G]//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体育新闻传播新视野.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396-397.

[6]蔡新丰.论足球电视转播两大负面镜头及其克服[G]//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体育新闻传播新视野.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419-420.

姚红卫,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10级中国古典文献学古白话文献与词汇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体育新闻思考语言
语言是刀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论体育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思考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