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追求:生活为源,生命为本

2012-04-29丁强钮勤章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生命生活

丁强 钮勤章

摘要:教育从生活中来,却不能到生活中去;为了人的发展,却脱离了人的发展。种种的教育悖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痛。本文从“生活”“生命”基本概念出发,融合教育发展领域中的一些基本理论,试图探索与建构一条适合新的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发展思路。

关键词:生活;生活教育;生命;内涵价值;融合建构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1-0024-04

教育改革一直是这个时代的撼人心魄的号角之一,“生命”“生活”成了号角鼓吹的重要对象。“生命化教育论”、“生活教育论”“回归生活”“关爱生命”等研究成果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融合这些先进的思想,整合相关的理论,联系教育的实践,整体构建“生活为源,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及环境、条件、机制中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健康地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引领学生热爱生活,激扬生命,享受教育的幸福。

一、教育追求生活为源的价值取向

教育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高于琐碎的日常生活!这是一把双刃剑,高于生活的同时,又渐渐地远离了生活,成为一种太重书本的教育,慢慢地缺失了和生活的联系。杜威认为:“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不过是真正现实的贫乏的代替物,必将流于僵化而死气。”由此,我们吸纳前人,尤其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构“生活为源”思想内涵:以现实生活为教育背景,以学生的成长规律为基本条件,以健康快乐成长为基本目标,广泛地开发教材,拓宽教材,围绕不同的教育主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去采撷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最大化地积累与丰富教育资源,形式多样地组织学生通过实践走进生活,通过表达再现生活,通过创新提升生活,把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升华生活提供了清新的源头。

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是生活化了的知识,一部分来自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另一部分则是经过了真实生活验证过的间接经验。这两种经验浑然天成,鲜活饱满,具有自然生成性,隐形潜在性。因而,在形形色色、精彩纷呈的各种教育中,最有效的应该是生活化教育。事实上,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按照杜威的观点,即便是考试,也是为生活服务,“考试不过是用来测验儿童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并表明他在哪种场合最能起作用,在哪种场合最需要帮助。”想想,这对于当下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教育现况,无疑是一剂清醒的良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大力倡导与践行教育生活为源的理念,让教育联系生活,让学生热爱生活,最终引领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这就是“生活为源”的教育思想之价值所在!

(一)倡导生活化的教育体验活动。

生活化的教育活动是学生生活中的真实片断,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教学应创造条件最大可能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生活化的教育活动方式是多样的,教师既可以引领学生将课堂所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通过生活实践来促进学习;也可以把课堂搬进生活,和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习的客体,来达成学习的目标。这样,作为学校既拓宽并开放了教学的空间,又创造性地用活了教材资源。

(二)开掘生活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实与激活教育。

生活是一个博大的教育资源库,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但是,生活也是芜杂的,需要我们有辨别、有扬弃、有选择、能变通地开掘生活资源,寻找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有很多成功的教育案例,教师运用自己教育机智,主动与变通性地开掘并利用生活中的优质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教育手段,促进自己的教育实践向高效与高质方向发展。

(三)搭建生活场景,演绎教育资源。

大量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写作教学为例,情景或者说语言环境是写作活动赖以发生与进行的前提条件,把写作与搭建的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等于把写作置于广阔的生活海洋之中,有利于写作的生活化、情景化,使写作的目的、对象更明晰,动机更强烈,学生的习作兴趣自然会更高。再如,物理化学的一些知识,本来就来自于生活,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做法就是搭建与相关知识有关的生活场景,把知识融进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

由此可见,离开了生活的教育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教学将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以生活为源,一是把生活作为教育的本源,教育始于生活,行于生活,终于生活;二是把生活作为教育的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服务于教育的发展!总之,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生活中含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实际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有意义的教育,而教育的意义在于改造生活,我们可以把学校延伸到大社会乃至大自然中去,使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经历一种完整而幸福的生活。

二、教育追求生命为本的价值取向

受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当下的教育的价值依然被人片面化地理解,把教育内涵仅仅限定在传授人以知识、技能、谋生的本领的狭窄的空间里,其实,教育的深层意义是使人成为人,进一步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的生命,素质教育就是注重生命为本,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宗旨的教育。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这个生命的气息,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受我国的教育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忽视学生生命的本体价值。过去我们心目中的学生是被动的、可塑的,这种可塑性,不仅仅指学生具有不确定性,更潜在的是指学生可以被外界和先前的事物所确定,教育不过是实现这种确定性的手段。这样的教育表面看来是为学生的,实际上是抹杀了学生生命为本体的需求和本然的可能性,因而离开了学生的生命本体。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直指“生命的体悟”,以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为基本价值取向,认为“真正的教育智慧就是建立在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对两者沟通的体悟的基础上。”重视在教育中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

生命为本,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学生鲜活的生命为本。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更好地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和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同时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就是以尊重学生的地位为本,尊重学生的潜能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为本,全面关爱学生的成长,用恩格斯的话说:“生命不是由某种从外面造成的过程所引起的。相反地,生命……是一种自我完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一切服务于学生生命的健康快乐充实自由的成长。具体而言,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以生命为本体,这就确立了教育的根本,即以学生生命健康、快乐、充实、自由地成长为本。这是学校办学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生命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命成长,为了全体学生生命价值的提升,为了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全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关注生命,回归生命本体”,直面的是“人的生命成长过程”,触动的是“生命的灵动和体悟”,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深刻内涵,彰显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生命教育特质。它具体体现为: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生命个性,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

其次,以生命为本位,这就确立了教育的运作方向与思路。学校需建构和营造有助于道德生命成长的环境、条件和机制,实施生命化的教育,唤醒和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成长的本质力量,引领学生成为自我成长的主体,生命是属于个体的,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都是独特的,他们对于生命现象的思考与认识也是独特的。我们可以教导孩子、指导孩子、引导孩子,但是不要牵着孩子的鼻子走;我们可以给孩子予规范、制约甚至可以给孩子予强迫,但是,不要压抑孩子的个性;我们可以点拨孩子、启发孩子、引导孩子,但决不直接把最终答案呈给他们,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燃起对学习的追求、向往的激情,而且成为学习追求者和实践的体验者、享受者、创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肖川同志主编的《生命教育》教材,提出了“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六个核心理念,都是以生命为本位来组织与安排我们的教育,教育因为生命的存在而进行,又必然为生命的成长而发展,更是为了激扬生命而变得有意义。

三、“生活为源,生命为本”作为整体教育思想价值的追求

教育的对象是有着鲜活生命的学生,教育的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学生,所以,教育必须以学生的生命为本;教育活动的源头在生活,一切的教育内容本源也是来自生活,所以,教育必须是以生活为源。作为一种教育的理念,“生活为源,生命为本”必然合为一体,统一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层面上来,为了激扬学生生命潜能,张扬学生的生命价值,同时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而全面渗透到教育的每个环节中。

(一)课程管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学校在课程规划、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生活为源,生命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校本课程管理思路并着力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和德育活动课程化三项工作。

1.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课程自然有不一样的诉求,即便是国家课程,也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校本化处理,这就需要学校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2.校本课程个性化。学校需要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这些课程无疑是学生学习的主体课程,但是,课程应该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这就需要教育活动以生活为本源与资源,以生命为本体与本位,在充分考虑家长、学生的需要及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为主导,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德育活动课程化。当下的德育活动依然存在随意性、说教式和浅层性特征,缺乏吸引力、系统性和实效性。具体说来:一是受以前的政治教化影响,德为先,德为首,却因为缺少务实性和吸引力,效果不佳;二是德育因为没有情感意识,抽象地说教而脱离了学生的成长实际,学生不喜欢,甚至抵触;三是德育没有课程化而显得无序与随意,其作用也是浅层甚至无效。这就需要学校探索德育活动的规律,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努力使德育进教材进课程,出课堂出校门,注重潜移默化,注重全方位教育,侧重学生体验,把教育的立足点真正转变到以育人为本、以发展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堂管理——有效性与绿色化的追求

课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主阵地,生活为源,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渗透在课堂中,把课堂的空间延展与激活,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与绿色化。

1.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就是为了学,教的法子,依据学的法子,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成为师生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课堂上,需要教师首先点燃自己的知识,如蜡烛式地默默奉献;也需要园丁式地帮助学生修剪错误;需要教师时而充当导演组织学生学习,时而又充当演员启发学生;更需要如农夫式地负责提供养料与护理,让学生自然生长与发展。但是,无论是怎样的做法,都离不开以学生的生命为本,实现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向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转变,不仅仅要善于组织课堂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够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人人都在思考,都在倾听,都能表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高度关注课堂教学的两块短板。结合我国的教育实情,眼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特别关注“教学目标的科学确定与达成”和“检测反馈的及时与适当”最短的两块木板。造成这两块短板的原因:第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上,而大学本科毕业生对本学科的知识占有和能力水平要完成中学教学任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无需花多少力气,更谈不上要进行科学研究。第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教”是教师的责任、“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的理解层面,有意无意地躲避了自己的一份责任,更不会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学生的“学”。第三,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学科知识是“科学”,教学方法是“艺术”的层面,强调“教无定法”忽视“教学有法”。事实上,目标的定位与作业的反馈这两块短板决定了课堂的成败,制定目标坚持生活为源,生命为本的理念,这是有效教学前提,决定教学内容与资源的选择,制约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引导、激励学生的学习,为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提供依据。

3.生本课堂,让学生动起来。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形态,把生本教育推向高度。课堂不应仅仅是教师的讲堂,更是学生的学堂,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生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应该具备几个主要特征:①学生是主体;②自主学习是主要内容;③互动、开放是显著特点。“有学则教”、“有疑则讲”,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眼下的成绩,又能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 语

教育从生活中来,却不能到生活中去;为了人的发展,却脱离了人的发展。种种的教育悖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痛。无论处于怎样的时代,“生活”“生命”都是教育关注的核心,也只有基于这些基本理论,我们才能探索与建构出一条适合新的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发展思路。

Educational Pursuit: Livelihood as Source, Life as Root

DING Qiang & NIU Qin-zhang

(Hexi Branch Nanjing Jinling Middle School, Nanjing 210019, China)

Abstract: Education comes from life, while it can not return to life. Education should be for the human beings, while actually away from it. This essay starts with the basic concepts of "livelihood" and "life", and integrates some fundamental theories to explore and construct an appropriate way of development for current education.

Key words:livelihood; life; connotative value;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生命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生活感悟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无厘头生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