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媒介背景下音乐学发展的新思考

2012-04-29李志刚

人民音乐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理音乐学媒介

本世纪以来,在数字化、新媒体和全球化的推进下,音乐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景观,数字化对音乐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最近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穴Steve Jobs?雪的离世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美联社在《乔布斯为音乐唱片产业开辟新道路》中提到产业动态追踪组织的一位数字音乐分析家说:“乔布斯的传奇之处在于他为音乐产业指明了一条道路,将他们从毁灭性的恶性循环中拉出来,并铺平了一条更加便捷、通过移动设备使用的数字娱乐模式之路,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迪生。当音乐的天空一片灰霾无路可走的时候,他的视野就是照亮天际的阳光。”①可以说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数码产业,也让整个音乐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数字化媒介背景下音乐尤其是音乐创作和传播,“无论是其理论形态抑或实践形态,都在回应着这种剧烈的时代变化,相应地亦正经历着一种转型性质的变化。”②音乐学的任务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对于研究有关音乐一切事物的学术领域的音乐学来说,数字化媒介背景对音乐学发展的影响有其重要的“当下”意义。音乐学可能的转型有其研究的意义,这也可能成为我国音乐学新的前沿理论成长点。

学术理路是治学者遵循的治学逻辑、路径,所认同的治学重心、目标定位、价值标准,所依本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③而对于音乐来说,由数字化进程带来的音乐的诸多变化是根本性的,“数字化时代使我们在创作、承载,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发生着剧烈变化。④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寻找那些给我们生活带上现代技术色彩的音乐的文化特征,去寻找和研究结论新颖独到、别开生面之外,更具价值的新开辟的独特学术理路,“突破传统理论的禁区,突破惯用材料的限制,突破既有思维方式的束缚,为学术事业革命性进步作出积极的努力。”

一、音乐学科体系新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曹智频在《学术研究》2010年第8期撰文指出:“数字媒介规避了以往媒介的负面影响,甚至成为了一股把人们吸引到更和谐的世界之中的自然动力。”文章同时指出:“在数字技术支撑下的现代媒介对现代文化的影响从过去外在宏观导向,转向对文化的结构影响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媒介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基本内容。”⑤苹果现任首席运营官蒂姆·库克(Tim Cook)在2011年10月初公布的数据中说到 iTunes 上的音乐总下载量已经破160亿。而来源于中国网络电视台报道:在2011年1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7亿人,对于海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受众,音乐艺术如果要保持其活力,必须为现实的人类需要服务。

面对迅速发展却又良莠并存的数字化新媒介新音乐,迫切需要音乐理论研究的适时介入,以便给社会公众提供一些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型音乐的理论观念,也给迅猛发展的新音乐以正确的引导。另外数字媒介使音乐在创作、表演,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推陈出新,也使音乐的审美构成、创作方式和传播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并对传统音乐的观念、思维和思想带来变化。这一转型对当今中国音乐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媒介和技术层面,而关涉到音乐艺术的发展问题,因而需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研究。

在众多的研究中,关于数字化对音乐学影响以及关系的研究国内数量不多,这与数字媒体时代音乐对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完全不符。音乐学作为“研究有关音乐的学问的总称”,在数字化新媒介迅速崛起的当今,要有“越界”和“扩容”的新思维,而目前学界对于数字化音乐的研究,主要在创作和传播方面,数字化与音乐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和模糊阶段,突破仅以传统音乐学为研究范围的传统边界?熏把握好传统与现代性两个概念,重新设定音乐学的相关理论问题。深入探讨数字化背景下的音乐主体、创作和表现形式、价值取向、音乐学的边界拓展、音乐的意义和局限,以及数字化背景下音乐学的学理建设有其历史价值和意义。

将数字媒介音乐现象推向学术前沿,并对其艺术形态进行基础学理探讨,也使数字媒介对传统的挑战变成音乐获得发展的契机,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数字媒介音乐,把握其特征与规律,引导新媒体新音乐健康发展和快速繁荣,这也可能成为我国音乐学新的前沿理论成长。

二、数字化媒介与音乐学学术转型的动力、

路径与表现

从音乐理论自身的学术发展理路来看,关注音乐本身的特性以及“数字化”地关注音乐本身的特性,可以是音乐学本然的要求,是任何外力无法取消的品性。数字化媒介时代,音乐不再是作曲家、教育家、批评家层层把守的封闭的话语空间,媒介的数字化使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时空形态?熏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审美关系。音乐软件和硬件技术、网络、数字化的电视以及相关数字化艺术?熏“使我们对于一些重要的审美理念?熏如虚拟和真实、主体和客体、创作和接受等都要进行重新考量。”⑥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1996年提出了“非线性身份”的观念,并做了这样的界定?押“我连接,因此我多重。”当数字化将任何连续变化音乐信号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时,这样的变革为音乐学带来了身份和定义重组的新契机。媒介的变革可以为音乐的新变开拓广阔的空间,新兴的信息科技和传统的音乐奇迹般地相遇,这是人文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显现。

李政道博士说:“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的。”⑦回顾一下人类与其工具的关系的最初状态。我们记起一切出自人们意愿的人类活动都出自心灵,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心灵的要求而进行的,这类活动的第一工具是人的身体。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西方历史上现代技术的肇始与浪漫主义时期正好一致,就如浪漫主义思想的片面性与机器的片面性同样应受到指责。C.W.泰勒(Christopher W.Tyler)-加利福尼亚一位电子计算机艺术家指出:“近代艺术发展的潮流是趋向于从一氛围中取选那些对艺术家来说有意义的东西而不是从空白一片开始创造。”他接着指出:“被认作工具而为艺术家所支配的设备成为艺术生产于其中的氛围之一部分。”⑧

可以说音乐学的定义随着历史和技术的变革而转变,音乐学“转型”可能隐涵有“和谐”改革的意义,“而不是扬弃主体的自我断裂”,⑨其后的变化则可能受到数字化技术和传统音乐的制约。媒介变革为音乐艺术转型演绎出历史的契机,也为音乐学研究创生出新的话题。于润洋在《关于音乐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中提出?押“扩大音乐学学科的视野,使音乐学学科从其他相关的人文学科那里吸取滋养,以及实现音乐学学科内部各子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在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子学科之间的边缘和交叉点上寻找学术的新的生长点,实现音乐学领域实现真正的创新和突破。”建议“一个音乐学家在学术上应该放开自己的眼光。”⑩赵宋光倡导“让一切有能力为音乐学学科建设做出贡献的研究者群体各得其所?熏 彼此尊重?熏 及时交流?熏 增强协作。”{11}

加拿大多伦学派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数码技术对网络音乐的创作互助已成主流,网络音乐的因其对数码技术特有优势的借助,给传统音乐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网络音乐作为数字媒介音乐的主打形态,网络音乐的学理与问题研究应成为数字媒介文艺转型研究的主要领域,由此引发的当代音乐转型研究可在多个理论维度上展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音乐学的学术转型本身也是。

以文学研究为例,美国学者J·希利斯·米勒在提到新媒体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时提出:“文学只是符号体系中一种成分的称谓?熏不管它是以什么样的媒介或者模式出现?熏任何形式下的大学院所共同的、有组织的、讲究实效的、有益的研究都能把这种媒介或者模式理性化。”{12}也许可作为音乐学转型研究的借鉴。魏廷格从“构成学”的视角观察音乐学时提出,“音乐无非由三个因素构成?押(1)有人把音乐做出来,(2)要有人通过演唱、演奏,(3)要有人听。无论我们给音乐下什么样的定义,音乐也离不开这三个因素。”“没有音乐学的介入,构成音乐的三个因素就不能不断改进、提高?熏而音乐学赖以存在的安身立命之根本?熏就在于可以说只在于能有益于三个因素的改进和提高。”而在数字化媒介背景下,可以说构成音乐的三个因素将不断改进、提高:(1)音乐创作更便捷,更自由;(2)音乐制作技术越来越高;(3)音乐传播的途径更广、水平和效果更好。因此音乐学对构成音乐的三个因素的介入,也就是音乐理念对音乐实践的介入。“有多少种音乐实践,就需要多少种音乐理念。”{13}

三、数字化媒介背景下音乐学的学理构建

“以史学眼光持论,人类的艺术史可以说是媒介演进、载体延伸的传播史,音乐艺术存在方式的每一次变迁都与一定的媒介载体和传播技术的进步相关联。”{14}数字化将任何连续变化的输入声音信号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数字音乐以及包括和数字媒体有关联的音乐的研究应以理论创新为姿态, 来回应世纪之交所出现的这一发展契机的。从学理层面来考察,数字化影响下音乐学研究在转型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话题和论争,实际上或显或隐地表现为许多新的问题域。{15}欧阳友权在谈到“数字传媒时代文学转型的学理症”时讲到:“对于数字媒介文学转型的研讨与争鸣,更需要从学理逻辑上解决其理论形态、逻辑原点和意义与价值问题。”对于数字媒介新音乐的历史性的出现,我们也需要从音乐学理逻辑上解决其理论形态以及本质和规律问题,同时探讨和研究其审美与价值问题,这也许是当代或后现代音乐学转型由实践资源向学术以及学理建构提升的必由路径。

我们要从音乐变革的全过程来探讨数字技术条件下音乐的存在方式,对于数字化媒介音乐的学理形态。我们要廓清:(1)如何由数字化的音乐特征而构建中国现代化的音乐学理论体系。(2)如何以理论逻辑统率数字化音乐的创作以及表现。(3)如何以当代的学术视野来观照传统的音乐学理论体系。同时数字化媒介音乐学的学理形态也需要回归到“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和“音乐是再创作的艺术“的追问模式上,前者,媒介表现为波形,比特语言是音符的工具,采样技术以及电脑软件和硬件等等的使用是数字化音乐的表现基础,在线性的虚拟的赛博空间形成了音乐的创作内容以及传播,而音乐作品数字化的存在模式则成数字化音频的艺术转换。后者,“数字媒介音乐最核心的精神本性在于音乐创作的自由度和普及化,‘自由是艺术与信息科技的黏合剂,数字媒介的自由本性为艺术审美的自由精神提供了又一个新奇别致的理想家园。”

数字化音乐“音乐性”以及“艺术性”的思考是新世纪音乐学发展需要正视的又一个理论领域,它关系到音乐的审美意义与价值体现。一直以来,数字媒介音乐一直有给人一种机械化操作的概念,今天的数码技术,不仅能以极高的精确度和速度完成复杂的音乐创作工作,还能够提供出不同的音色和演奏组合等等音乐构成让作曲者有无尽的选择。我们应该认识到音乐家和数码技术结合而产生的音乐作品更多地是由人而不是由机器决定,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人类审美活动也不断发展,“而各种不同的审美活动领域也越来越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16}并形成了新语境下的音乐价值重构。“因此审美现代性最终要在自身的表征与言说方式上体现出来?熏否则其救赎精神将难以实现。随着审美现代性自身不断地深入和宽广?熏现代性的续写将会更合理有序。”{17}

对于数字化媒介下音乐学可能出现的转型我们要有研究和争鸣的思想准备,充分形成作曲家、演奏者、听众以及数字化媒介四个要素的关系。同时多媒体文本吸纳图、文、音、影等审美要素于一身,形成了对人的感觉器官的全方位开放,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媒介变革带来的音乐学边界的突破,数字媒介对音乐艺术拓宽的展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对这个过程的认知和把握以及音乐边界位移与内涵嬗变,也应该是数字化媒介背景下音乐学转型研究的亮点。

面对数字化新媒体时代必须以较新的视角,对音乐学的学科建设要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整体思路,同时也需要以反映论为指引来揭示音乐学的基本视角,来了解音乐学活动的本质性,了解音乐创作论和接受论,运用大艺术的视野,推动我们走向音乐学理论研究的新的境地。突破原有边界,向综合交叉的新向方式推进的趋向,对数字化媒介下的音乐学做出理论上的概括与总结,努力做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回答,将数字媒介引导新媒体新音乐健康发展和快速繁荣,推进数字媒介音乐学本身的学理建构起到好的作用。推进整个音乐事业的发展。

①美联社《乔布斯为音乐唱片产业开辟新道路》2011-10-09 08?押25?押46 ?眼EB/OL?演.http?押//ent.163.com/11/1009/08/7FTLGR0C00031H0O.html

②欧阳友权《数字媒介文学转型及其学术理路》?眼J?演,《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③何晓明《学术理路的梳理是学术史研究的核心》?眼J?演,《史学月刊》2011年第1期。

④洪颖《论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特征》?眼J?演,《时代教育》2010年第4期。

⑤曹智频《媒介偏向与文化变迁?押从伊尼斯到麦克卢汉》?眼J?演,《学术研究》2010年第8期。

⑥张晶《数字化语境中文艺学的观念转换》?眼J?演,《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

⑦李政道主编《科学与艺术》?眼M?演,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

⑧?眼美?演鲁·阿恩海姆《艺术心里学》》?眼M?演,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⑨刘海静、卢朝允《传统学术在近代的嬗变、赓续与发展》?眼J?演,《上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0}于润洋《关于音乐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眼J?演,《人民音乐》2009年第1期。

{11}赵宋光《推进音乐学学科建设的群体协作》?眼J?演,《音乐与表演》2003年第1期。

{12}?眼美?演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芽》?眼J?演,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3}魏廷格《当代音乐学的缺失和实践的盲目》?眼J?演,《音乐研究》2009年第3期。

{14}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第五章)媒体延伸的艺术步履》?眼M?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眼J?演,《北方论丛》2009年第3期。

{16}杜书瀛《文艺美学:内在根据与学术理路》?眼J?演,《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4期。

{17}徐敦广《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与艺术审美主义》?眼J?演,《东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1期。

李志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与舞蹈系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金兆钧)

猜你喜欢

学理音乐学媒介
音乐学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双回单训释教学新法的学理依据
“新常态”概念的演进与学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