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年轻
2012-04-29张蕾磊
张蕾磊
张安定很瘦,头发蓬乱。在北京柴棒胡同的这间小院里,来来往往的是年轻人,他们会来办个人展览、分享经历,为他们提供平台的就是张安定和他的团队。
33个月前,张安定与妻子等5个年轻人辞职创业,成立了“青年志”研究团队,“专注于用社会学和人类学方法,研究中国年轻人和青年文化”,耐克、阿迪、百事、雀巢、诺基亚、李宁等商家买下了他们的调研报告,以此理解中国年轻人的文化。
成为自己比生存要有趣得多
“我其实是挺胆小的人,刚开这公司的时候,我睡都睡不好,会想我没有任何商业经验,创业了要怎么办啊?后来,我发现这一切都没什么。”张安定淡淡地说。
张安定在复旦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公共管理、政治学和行政管理都学。他的梦想是好好念书,当一个学者。毕业后他到英国读研,学的是政治社会学。原本张安定想读到博士,却感觉读书变成了职业,很无聊,他不再读下去了。回国后,他进入21世纪经济报当编辑,后又跳槽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我念书的时候没想过不念书,参加工作的时候没想过做互联网,后来就更没有想到过会创业。”张安定说。
跳槽的原因是,张安定发现工作两年后,学不到新东西,就想着应该要走了。他的妻子在一家国际公司工作做调研,她感觉大公司对年轻群体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够重视。“我喜欢研究。研究是什么?是我想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世界、了解身边世界的可能性、了解未来的可能性。”张安定说,“我跟妻子说我们做一下不同的事。”
就这样,“青年志”成立了,做青年人的研究。“我们想做最好的研究,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年轻人的理解存在大量偏差和误解,而对于这些偏差和误解的消除有助于自己认识自己。”张安定说。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这支核心团队是当时市场上做定性研究很有口碑的团队,只不过团队成员非常年轻、没有商业经验。一般来看,市场研究领域有较高的门槛,要有客户、要有人投资、要有社会关系,而他们什么都没有。当时,张安定的团队不会也做不到去求客户,他们只做了一件事——研究。他们认为市场上稀缺的是好的研究,他们想做研究,所以就先做研究。头两个月,他们到街上、到网站查资料,写中国年轻人的状况,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完之后分享到博客上。有趣的是,很快,热爱中国年轻人、关心中国年轻人研究的人通过网络找到他们,给他们留言,于是就有了第一批客户。几个月后,公司开始盈利。
“做一个好的事情,我认为是重要的前提,剩下的事其实很简单,认真做、慢慢做,急不得。”张安定以自己的经验强调,热爱给了他很多东西,确定了自己热爱的东西才会坚定自己的价值观,还会激励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作为现代的青年人,就是要房、就是要车吗? “生存比成为自己要容易的多,成为自己比生存要有趣的多! 成为自己才有独特性,不然,你只是一个模仿者。”张安定说。
年轻人一定要信仰年轻
张安定是70后尾巴上的,在他看来,80后、90后在社会变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觉得自己的长大过程中,没有人鼓励也没有人搭理。没进入社会或者是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发出的声音往往被忽视,张安定对此特别有兴趣,他要提供一个平台让年轻的声音呈现、被听到,让年轻与年轻相互认知、认识,并且形成新的行动力、新的方向。这是张安定和团队在研究年轻人之外做的事情。
2009年,张安定的团队因为调研需要访问了39所大学,团队成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现在大学里的年轻人比他们上大学的时候更有活力、更有想法。但是,所有人都在说生活压力多沉重、多无趣,自己有很多想法毕业之后却不会去做。这些抱怨的声音,让张安定惊讶。 “不对,我们认识很多别的年轻人正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很坚持、很认可、很热爱,他们在生活中获得了快乐和意义。”所以,张安定很快发起了“黄油青年会议”的活动,邀请不同的年轻人分享他们的故事,相互鼓励和温暖,让年轻人知道:世界有很多可能性,重要的是找到路径。黄油青年会议,是一般研究公司通常不会采取的手段,这是完全非盈利的项目,是组织大家分享,但是这件事对研究来说意味着可以聆听到最真实的年轻人的故事,所以张安定毫不犹豫地去做。太多想要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的公司,他们从来没有回到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有从写字楼里回到年轻人的地方。张安定的团队凭着对年轻的热爱,已经做了十几期黄油青年会议,结识了很多年轻的朋友。
此外,张安定的团队成立了“青年人学院”,帮助研究年轻人的群体完善自己的项目。他们先后帮助一个90后高中生拍90后的纪录片,帮助一个复旦研究生拍一个BBOX的纪录片,在张安定看来这些是独特的东西,是值得被保存的东西。
张安定也经常碰到非常有趣的年轻人,他们在行动,甚至已经做出自己的东西,但是缺乏一点点资助,缺乏启动某些东西需要的帮助,于是团队又成立了“青年志基金”。“这代青年人的梦想应该得到资助。一个梦想应该被实现、被保存,我们做了青年志基金,我们想帮助更多的人完善、实现他的小梦想。我们资助了唱片的出版,资助了三个小的展览,以后还想资助更多的年轻人群体。”
活不下来不重要
眼下,青年志从最初的5个人已经发展到16人的队伍了,新加入的成员来自各种渠道。对新成员的考核,张安定说,很简单,除了专业性的要求外,一定要新成员说说自己的梦想和故事。“每个人都该有爱好,因为有爱好才会有对世界的好奇心,才会有对青年文化的热忱。”就像张安定在大学里组乐队,玩摇滚,这些年来他依旧不脱离音乐圈、艺术圈。因为做户外的调研,他开始玩单板滑雪,一年多玩下来,他对当时完成的调研报告有了更多的认识。张安定强调他们做的是青年研究,需要长期呼吸在青年的文化里。
很多年轻人知道了黄油青年会、青年志基金会,在青年志的大本营里,张安定常常遇到学生劈头问的第一句是:你们活得下来吗?他觉得有点悲伤。张安定认为这不应该是学生们关注的问题,为什么第一个问题不是:这个事儿的价值在哪里?这事儿的可能性在哪里?他觉得,如果有一天他听不到这个问题,那才是好的。“活不下来不重要,活得下来又怎么啦?你不觉得这事情有趣,这事对你就没有意义。”张安定说,“年轻人往往具有极大的行动力,我相信这种可能性,但我感觉现在很多人不相信,这个是挺可怕的。”对于张安定来说,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他和团队共同认可的愿景上的实践,既然做了大家就有股子劲儿,要做到一定的水准,不然不如不做。
这三年来,张安定过得很开心,他觉得每天的工作都很带劲,工作不仅是谋生的工具,也是与个体成长相吻合的载体。更让他高兴的是,团队的成员们也是这么想这么感觉的。
张安定淡然地说,年轻总是要被批评,年轻总会悲观绝望,然而年轻更应该是梦想不断,激情澎湃。他对年轻人的鼓励是:不要怕,你至少要拥有一份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这个东西一定会回报给你。“我们一直在寻找热爱知识、热爱真知、寻找自己梦想的年轻人,我们希望找到更多人跟我们一起完成自己小小的梦想。所以我们会说,把你的愿望写下来,不要小看它,把它挂起来,让它随风吹起来,因为有一天它就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