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越强EQ越弱
2012-04-29Norman
Norman
我曾带过管理培训生,发现越是拔尖的学生,越有问题,他们的问题不在IQ(智商)上,而在EQ(情商)上。
过五关斩六将闯进管理培训生之前,同学们的人生道路往往很顺,是家里的宝贝、成绩又好,但在企业,如果不能处理挫折,不会做人,是很难生存的。很多人都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的,心想:“这家伙工资比我们高两三倍,除了英语外,有什么比我们好?”要是他们一张扬,很可能就完蛋了。
曾有位研究生,大家一会儿称他“LV男”,一会儿又喊他“香水男”,都没看好他,说:“这家伙半年就要滚蛋。”他每天喷着香水,戴着LV表、拎着LV包来上班。其实,这个男生真的不错。
我就问他:“为什么这身着装上班?”
他告诉我,他来自浙江,父母做生意的,生活的圈子里都是有钱人的子女。我说:“这个没问题。但是,到了不同的环境,要学会调整自己。否则,对你的评价是不利的。所谓人言可畏,唾沫也会淹死人。你很张扬,别人看你不顺眼,判断就会有偏差。”我建议:“周末、放假,进入朋友的圈子,喷香水、拎什么包都是你的自由。但在工厂,别人拎工作包,你拎LV包拜访顾客,你想干嘛?”
后来,这个男生改变了发型,着装也跟员工一样,我就表扬他,说:“你成熟了。”他不需要改变内心,只要改变一下行为,把锋芒藏起来一点就行了。他听进去了,一年多了,他发展得很好。
我还发现,90后有种“so what”(就这么样)的心态,觉得自己很牛。这种心态没有错,但是,要感恩,对人要尊重。
有一次,我邀请一位三四十岁就走上总裁岗位的上级讲自己的成长故事。有一个管理培训生听完后,背靠着椅背,双手交叉在胸前,跷着二郎腿,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她问:“Tom,我听了半天,你给我讲的都是what,我没听到一点how,你能告诉我how吗?”她尖酸刻薄。
我就找她谈话:“你问的问题很好,但是,不要用这种方式。你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Tom,your story is amazing(你的故事太棒了)。然后鼓掌。能够教些tips,让我们跟你学得一样快吗?”
Tom已经是总裁了,在企业我们不搞官僚,却对人要尊重。跟总裁都这样讲话,到了工厂,还不会被整死?我讲得很直白,问她:“这种方式与你刚才问问题,有什么不一样?”就这么一点,女生就明白了,学得很快。
这些管理培训生非常聪明,也许这些事从来就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他们可能还觉得自己做得挺对,很酷。但是,在职场,这些表现往往是致命的。
这些都是小节,注意了给人的印象就不一样了。年轻人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不一样而已。
管理培训生的一项培养任务是锻炼领导力,听到这一点,有的管理培训生就沾沾自喜,认为要当领导。其实,领导力是通过领导工人团队、与工人打交道锻炼出来的,甚至要学会处理罢工等棘手问题。
有一个管理培训生被直接安排到下面的工厂,带领一支30人的队伍。他工科出身,能力不错,但是,他不会转换角色。有一次,他要提高生产效率,做出了一份比较完善的计划,事先也没跟工人商量,就把计划表发下去,并要求第二天就按新计划工作。结果,第二天没人理他。
了解情况后,我就找他,指着计划表说:“你的计划表还是英文的,你想过工人看得懂吗?我明天给你一份西班牙语的,你会怎么想?”。
当领导,不要以为只要跟上级经理打交道就行,最主要的是跟基层人打交道,要学会以工人的语言与他们打交道。我遇到两个不错的管理培训生,各方面能力都强,几年后还是对与基层打交道没有信心。这阻碍了他们的上升通道。有几次,大中华区CEO与他们谈话,给他们晋升的机会,当片区总监,两个人都不敢接,他们知道无法胜任。
管理培训生的眼睛不只是盯着中国,还要走向世界。别看许多人在中国都牛得不行,出了国,他们也有软的一面。真的出去了,他们会顾虑:自己强,别人更强怎么办?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亚洲人整体有点闷,不提问,回答问题时答不到点子上。出国前,我提前找人给他们讲跨文化交流。到了美国,我说:“Come on, guys。(来,上啊!)”会议中途休息时,我就问他们:“你们不是有很多话吗?问啊。”我就用这种方式引导他们,突破思维瓶颈。
责任编辑:尹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