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憾山之蚁做不凡

2012-04-29陈园新

社会与公益 2012年1期
关键词:公益事业草根慈善

陈园新

初识“微公益”

献爱心一定是要划分等级层次?只有富人才可以涉足公益慈善事业?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加入到慈善公益事业当中,于是一种新型的草根公益——“微公益”悄然应运而生。“微公益”的慈善主体不是国家机构,也不是大企业家,它甚至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举手之劳的、轻松的甚至是寓慈善于乐的参与方式。然而,正是这种点滴之善,见证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慈善事业的进步。“微公益”所倡导的重在参与、自我管理的理念,也为现实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中国古代,倡导日行一善,公益事业也自然而然的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现代公益事业中,在公益意识不断觉醒的今天,公益渠道已经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然而,在以往的2011年,最主要的渠道红十字会等官方公益组织,却因为各类负面事件频发而备受质疑。而在这种信任危机下,由草根阶层发起的“微公益”再次点燃人们内心追求和谐的友爱之心。如今这种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慈善模式也在众多事件后被人们所熟识和认可。

“微公益”着重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微公益”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推动了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如今,“微公益”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微公益”之“微”,首先是指参与主体之“微”和力量之“微”。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慈善的认知往往本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心态,慈善是政府、大机构和少数“成功者”的专利,慈善成了道德竞赛,谁捐的钱越多,境界也就越高。“微公益”改变了这种局面,它的参与者多数是社会普通民众,对于善举,它强调有无,而不追求多少。

“微”的另一层意思是指微博客。这种全新的互联网应用促成了一个虚拟社会,公共话题在网民社群中快速传播,为“微公益”提供了情感载体,搭建了宣传平台,成就了组织手段。以知名网友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为例,这名现实中的媒体人通过微博,将贫困山区“儿童午餐”问题抛向公众,“捐献3元为山区儿童购买午餐”的创意得到广泛响应。没有互联网的帮助,这种慈善模式是难以想象的。

微公益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关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并致力于每一个“关注”都得以发挥作用和成效。

即时性也是“微公益”的特点之一。如“7·23”动车事故发生后,幸存女童项炜伊成为舆论焦点。广东省珠海市政协委员陈利浩通过微博发起捐助活动,根据规则,活动微博每转发一次,陈利浩就将向项炜伊捐献一元钱。活动结束时,该微博被转发近百万次,灾难面前,这个“微公益”举动成为温暖人心的记忆。

星星之火 燎原之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滴爱心汇聚成河。2009年自新浪微博问世以来,在短短20个月的时间里,用户数量突破1.4亿,每日发表微博6000万条,单个用户停留时长超过60分钟。由此“微公益”也随之活跃显现。结合信息化技术,凭借媒介传播方式,通过“微公益”的协作方式也影响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真正实现高速、面广、人人可以参与的微薄力量献爱心的愿景。

在公益事业当中,所有的人就好比一滴水,如果每个人都奉献出一点关爱,也许就会挽救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生命…… 茶缸网上的一组醒目的数据提到:“写1篇微博等于捐1粒米,2500粒米约等于一两米,13亿粒米约等于26吨米。13亿粒米能够让160位灾民吃上约1年。”起初茶缸网创始人Frank 只是想创建一个活跃的会员站点,但是在朋友的提议下,他找到了一种既可以聚集人气又可以回馈社会的方式,非盈利性的“微公益”网站——茶缸网。加入茶缸网的会员每发一篇博客,网站就会捐出一粒米,累积到一定数量后,网站的会员代表就会把这些大米亲手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Frank说:“茶缸的需求和微公益的理念不谋而合,让“微公益”来改变人们对公益的传统认识,强调每一个参与的个体,对于公益的推动作用,这对社会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同时也是我们一直思考和寻找的茶缸灵魂。”采访中,Frank还提到近期茶缸网将进行“股份制改革”,将茶友捐米行善的地位合法化,做公益领域的第二个创新:微公益股份制。

在微公益事例中,不仅“茶缸捐米”,“铅笔换校舍”在当时也成为网络上流传的一段佳话。发起人梁树新在25天的时间里完成了用一支铅笔换得一座新建校舍的奇迹。其实,在种种微公益事件背后不难发现,微公益精神就在于,提倡以微小之力带来细微的改变,最终给双方带来互助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公益的基础是在不断地互动、分享、传播之中产生并延续的。

玉树地震发生后,浙江卫视发起了“天涯网友盖一楼,为玉树捐一元”的公益活动,有近百万人支持。今年寻找“红云红河·昆明好人”的活动也倡导了“微公益”的概念,最大限度地把关注转化为参与,把社会各界的爱心落实到实处,争取利用短信捐款等各种方式募集“好人公益金”,锁定一两个项目,为云南旱区修筑水渠等长效的基础设施,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微公益的诞生让那些只有企业主、社会名流和慈善机构为主体的公益行为悄然发生变化,甚至吸引了传统公益人群参与其中。“建立一个平台,让网友通过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去创造价值,然后用这个价值再回馈社会,这才是微公益的力量。”一位社会学家认为,微公益是一种公益创新,由传统的财富转移变成了财富的增加。

“微公益”势不可挡

新型模式层出不穷

尽绵薄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如今,微公益遍地开花,即使在郭美美事件后,公众不再信任慈善组织,但据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全国捐赠总数却并没有太大变化。由此可见,人们的捐赠意愿和爱心并未打折,个人捐赠数额的大幅上升也充分说明了“微公益”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了。媒体人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活动、北京厨子发起的“关爱尘肺病人”、孙春龙发起的“老兵回家”等微公益活动,参与者众多,有些还获得了企业界的资金支持。眼下,微公益依然是热度不减的话题,始终围绕在热心群体当中。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如今看来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人人做公益的平民化公益趋势已经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活跃起来,于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则成了众多民间草根公益者所追捧、所广泛关注的公益导向。如今,各个团体及个人纷纷响应“微公益”,借助网络公益形成的巨大推手,为慈善公益事业注入更多的关注,为慈善活动注入更多的爱心。而“微公益”的新型模式也是层出不穷。在倡议和组织微公益活动的今天,“聚蕉行动”因透明而高效博得众彩。据介绍,此项活动借助淘宝这一购物平台,通过团购的形式将互联网上的草根力量汇聚,“以商业的思路,做公益的事情。”,切实为蕉农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无独有偶,作为一名“微公益”推崇者,“拜客广州”成员之一,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四年级本科生钱进发起和组织了“随手拍自行车出行障碍项目”,吸引众多粉丝上传图片,或献计献策,以各种方式关注广州自行车出行障碍问题,让自行车出行困难引起社会关注,为出行提供便利条件,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微公益”,他们说:

“公益体现着坚强的民族意志和共同的情感价值,公益事业的发展及普通个体参与公益事务的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以及公民社会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

“平和稳定的社会氛围是公民乐于奉献的社会前提,公民在奉献爱心时,和睦的社会环境让公民的心态趋于平和,公民也因此真正带着‘爱的态度去点燃他人的心灵之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教授

“正是由于网络公益的功能,中国的公益事业将向前发展。它能够改变人心,唤醒大家的良知和公益意识。”——媒体人邓飞

探索“微公益”可持续发展新方向

与传统公益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微公益”依赖分散的网民,汇聚的是草根的“微力量”;而传统公益则是依赖企业或有较大经济实力的个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没有交集。现实中,传统公益机构纷纷上网,为公民参与公益提供网络渠道;另一方面,近来兴起的“微公益”组织者也意识到,单纯利用网络,缺乏机构的规范管理,活动将难以持续。现今针对“微公益”的部分质疑,亦与专业化不足的现状有关。从这个角度说,传统公益形态与“微公益”并非泾渭分明,“微公益”不会取代前者,只有互相补充,新生力量才可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微公益”是源自草根的星星之火,互联网则将这爱心之火引燃燎原。面对公民慈善的参与热情,政府所能做的,就是为“微公益”建立规范机制和游戏规则,引导其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公益形态,诸多“微公益”组织,也应当主动从传统的公益机构中寻找规范的经验,走专业化道路,方可有所作为。

在两个炫富的女孩,一个蜕变成售楼处和银行的基金会,三起丑闻后,慈善机构所遭遇的信用危机恰逢期,之前备受压抑的草根公益、微公益终于找到了井喷的出口。幸运的是,它们赶上了微博时代。这是一个官方的慈善机构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对民间微公益组织而言最好的时代。

纵观这两年兴起的微公益组织,不难发现其拥有着与官办慈善完全相反的特质。在官办公益组织深陷“公德”信用危机的趋势下,一类微公益是靠着领军人物的私德,振臂一呼,响应者众,另一类微公益,发起者本是无名草根,但靠活动组织过程中的透明,赢得了公众的信任。而这两项特质,恰是当下公众对官办公益机构最大的不满。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有着官办公益组织这面镜子照着,微公益的参与者往往会如履薄冰—私德不能出瑕疵,透明不能被质疑。“飞机坐第一排,一位粉丝误以为头等舱,提出了质疑,我忙澄清是经济舱第一排,而且是从淘宝买的低价票。在做微公益之前,经常会住一些不错的酒店,现在也不敢了,顶多住如家,生怕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一位微公益的发起者这样讲。由此看来,眼下的“微公益”在赋予普通人献爱心的号召力同时,也带来了质疑声音的局面。尽管看似天方夜谭的“微公益”确实做到了让人刮目相看,但也有 “脖友”对“微公益”持不同观点。一项网上调查显示:29.58%的网友表示遇到“微公益”会捐款,“虽然数额不大,积少成多可以帮助更多人”;近半数网友则表示“不会捐”,认为“无法知晓捐款最终去向”;还有网友则表示观望,“看捐给谁”。而在“你最关注这种形式的公益项目哪方面”的问题上,超四成网友选择了“能否对网友有一个公开账目,实现透明捐赠”;其次是“捐赠款额的用途是否明确”;然后是“怎样监督是否真实如数捐赠”。与此同时,不少专家观点认为,“微公益”在法律上还处于模糊地带。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采取透明化操作,解决线上线下捐助渠道和善款使用机制的问题,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

如今,“微公益”多由某些对公益事业抱有极大热情和爱心的“公益领袖”发起,这些领军式人物有些是社会名流,靠着名人效应和私德扩大影响;有些则是无名草根,但靠活动组织过程中的透明,赢得公众的信任。怀着对慈善组织的不信任,不少民众选择“跨过”慈善组织,“点对点”的个人捐赠大幅增长。而在官方慈善组织信誉江河日下的情况下,“微公益”的崛起满足了公众参与慈善的需求,也弥补了官方慈善遭唾弃后、公益媒介不足的缺憾。但同时,它因为规模较小,可以规避目前政策对于民间慈善的限制,部分管理机构将“微公益”看作是“社会上的互相帮助”。

目前来看,无论是何人发起、资助哪些群体,“微公益”活动几乎有一项共通之处:信息的透明,而这正是目前官方慈善最被人诟病的,甚至是中国慈善事业整体缺乏的。微博是成就“微公益”的主要媒介,而“微公益”并非只是借助微博来宣传推广,同时也以微博为平台,及时发布善款筹集进度、善款应用、成果等重要信息,在众人的“围观”与监督之下从事工作,让官方慈善所避谈的“玻璃口袋”通过“微公益”得以实现。

“微公益”作为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的确令人欣喜,但“微公益”终究是个体的自发式行为,只凭着发起者的一腔热血和冲劲儿在推动,它无法持续也难以复制,终究无法取代专业的慈善组织,也无法拯救目前的中国慈善事业。与此同时,部分“微公益”的发起者也认为,依靠个人单打独斗、募捐、找志愿者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操作方法,只能作为民间公益的第一阶段,当慈善项目达到一定规模后,一定要确定一种机制,将公益项目制度化,这样项目才能具有持续性,即使最初的发起者和管理者退出,慈善醒目也能继续运作。但相对于目前“微公益”的自发式与分散式,也许中国公益更需要一种可持续的、具备内生力的模式,方可推动整个慈善公益事业的可持续运转,让更多的人敢于毫无顾忌的献出自己的爱心。

(本报综合南都周刊、网易财经等报道)

猜你喜欢

公益事业草根慈善
公益事业与趣味活动并举,小黄狗以公益驱动环保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爱让我们在一起——献给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
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研究
草根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草根
草根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