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风云
2012-04-29缪国平
缪国平
颐和园不仅是著名的古典园林,还是清代皇帝的重要行宫。今天,它给予人们的不只是如画的美景,还有历史的追忆。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乾隆皇帝为祝贺他母亲钮钴禄氏的60寿辰而兴建,1750年动工,历时15年建成。这座在万寿山上的清漪园,跟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以及畅春园、圆明园,合称为“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最大的皇家园林区。“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有着昆明湖的清漪园看来有它独具的特色。
“石舫铜亭心历历”
现在的颐和园,并不全是当年清漪园的模样。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统治阶级的腐败,国家多灾多难,也给它带来了深深的不幸。在不到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它经历了两次浩劫。
1856年,英法两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7日,侵略军侵入清漪园,在这前后还侵入了圆明园、静宜园等地。面对着这一大片皇家园囿中的无数珍宝,两国侵略军的统帅举行了分赃谈判。接着,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掠夺。能抢走的就拼命抢劫,拿不走的就肆意破坏。10天以后,侵略军还派遣马队焚烧清漪园和其他园舍。瞬息之间,一片火海,20天后还余烬未熄。这次浩劫,清漪园里除去少数石料建筑得以幸存外,剩下来的只有铜亭和铜牛了。“玉泉呜咽昆明塞,唯有铜犀守荆棘;青芝阁(岫)里狐夜啼,绣漪桥下鱼空泣。”道出了劫后园林的凄凉景象。
光绪年间,慈禧在清漪园的旧址上进行重建。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它又遭受了第二次浩劫。这一年的8月15日,沙俄侵略军最先来到这里,抢走了大批珍宝,还肆意进行破坏。智慧海里墙壁上嵌着的一排排琉璃小佛像,至今个个脸部残缺,就是那时留下的伤痕。步沙俄侵略军后尘的是其他各国的侵略军。整个园子被践踏得遍体鳞伤。
1903年,慈禧再次重修颐和园。但是,后山一带的建筑景物,再也没能恢复,还是遗留着破坏后的残迹。因此,清末有人写诗说:“湖山不解兴亡恨,偶向昆明话劫灰;我到此园长太息,石舫铜亭心历历”。
“万寿山换滦阳”
慈禧在大火后的清漪园重建颐和园,主要用的是海军军费。她只求个人享乐,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乾隆时期,昆明湖里曾经设战船,练水兵,把福建海防上的官员调来当教官。慈禧为了掩人耳目,打起办海军的幌子,设立海军衙门,下令恢复昆明湖水操,还在湖边办起武备(水师)学堂,说是要在这里造就什么海军人才。管水师训练的官员同时又负责颐和园的土木工程。慈禧一方面假惺惺地让光绪在昆明湖边观看水师操练,一方面每隔不长时间1890就详细地查询工程进展情况。挂着羊头,卖着狗肉。这种伎俩当然是骗不了人的,有人就说这是“昆明湖易渤海,万寿山换滦阳”。名义上是拿昆明湖当渤海,用来练海军,其实是把万寿山变成不在滦阳(承德)的又一座避暑行宫。
1888年,慈禧把清漪园改名颐和园,连办海军的幌子也不要了。天气转暖,不等工程完工,她就急不可待地跑来了。1890年,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昆明湖的水操停了,专心在园里“颐养冲和”起来。以后每年春季,她就搬进园里,直到10月中旬过完生日,眼看天气转凉,才回到城里的宫内去。
仁寿殿前又搭天棚
1894年10月10日,是慈禧的60岁生日。早在几年前,她就着手准备,想大办寿诞。仁寿殿是她在颐和园里接见大臣的地方,说定要在这里搭一座天棚,仅此一项,就花掉17500多匹彩绸,整个庆典的花费,可想而知。
这一年是甲午年。没等她的好日子到来,中日战争爆发了。有的大臣奏请她节省做寿的经费,用来打仗。她听了,火冒三丈,竟然恶狠狠地说:“今天谁使我不高兴,我就要他一辈子不高兴。”前线战士浴血奋战,但由于朝廷腐败,连连失利。慈禧被迫下诏,这一年“颐和园受贺事宜,即行停办”,庆寿典礼改在城内的宫里举行。慈禧坚持投降政策,第二年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签订了卖国的《马关条约》,其中包括割让土地、赔偿军费等条款。
卖国求荣,不忘做寿。等到形势在表面上有了一点缓和,1897年,慈禧在颐和园里还是热热闹闹地办起她的63岁寿辰。她在德和园大戏楼前看“吉祥好戏”——这戏楼是为她60寿辰用了160万两银子特意盖的。仁寿殿前的天棚这时也五颜六色的搭起来。
国家灾难深重,人民痛心疾首,慈禧却如此这般。于是,北京城里出现了一副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玉澜堂寝宫变囚宣
1898年发生了戊戌变法。朝廷官员中分成改良派和守旧派。慈禧反对变法,光绪赞同变法。这场尖锐激烈的斗争,集中在颐和园里展开。
6月11日,光绪颁布“上谕”,推行变法的政治纲领。4天以后,慈禧强迫光绪撤去支持变法的军机大臣翁同龢的一切职务,赶出北京;派守旧派的重要人物荣禄署理直隶总督,统率北洋军队,控制北京。第二天,光绪在仁寿殿召见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密谈了两个多小时。康有为竭力陈述变法的必要,请求光绪坚持下去,不要动摇。他说:“既然皇上知道国家守旧所招致的祸败,那就除非变法维新,否则国家就不能自强。”光绪说:“我何尝不知道实在是非变法不可,但惧怕太后掣肘啊!”他最后还是坚定起来。这天,光绪命康有为任总理衙门章京,并允其专摺奏事,与慈禧针锋相对,互不示弱。
变法从6月到9月,一共103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光绪在颐和园先后12次向慈禧“请安”,时刻注意她的动向。慈禧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在策划新的阴谋,要把变法绞杀。9月初,在她的默许下,守旧派怀塔布、杨崇伊去天津找荣禄,建议10月底趁光绪去天津阅兵的机会,废掉光绪,取消变法。这事情在社会上有些风传,光绪听说了,也发出密诏,要康有为和谭嗣同商量对策。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出于投机,曾经表示过对变法的赞同,光绪也希望他能从中扭转困局。9月16日,光绪在玉澜堂召见袁世凯,一再夸奖鼓励,暗示他要为变法效力。第二天,杨崇伊跑到颐和园上书,直接提出请慈禧再度“训政”。双方都在加紧行动。9月18日夜里,谭嗣同赶到法华寺袁世凯的寓所,明确提出要他举兵杀掉荣禄,鼎力支持变法。袁世凯当面满口称是,还慷慨激昂地说:“杀荣禄如同杀一条狗。”可是,转过头来,他就向荣禄告密。荣禄从天津赶到北京,又连夜去颐和园向慈禧报告。这事光绪并不知道,9月20日,他还按照早就安排好的去向慈禧“请安”,突然听说慈禧已经回城了。没等光绪查明这意外的变化是怎么回事,第二天清晨,慈禧就发动了政变,发布“上谕”说光绪有病,请她再次“训政”。同时,她废除了变法法令,下令逮捕康有为、谭嗣同等改良派人士,光绪本人也被囚禁起来。
光绪先是被囚禁在城内南海中的瀛台,随后又转移到颐和园的玉澜堂。这里原是光绪的寝宫,通达幽静,此时却五花大绑似的添了许多砖墙,显然是为了严密看守。光绪在这里不仅失去行动自由,连饮食也大不如前。每日三餐,说是十几种菜,但离“御麈”远的已是半腐臭的,近“御座”的虽然好些,却也“久熟干冷”,加上他心情不好,难以下箸,常常弄得吃不饱饭。
此事虽已过了80多年,但至今在玉澜堂仍能看到囚禁光绪的两道砖墙。
蓝布衫与孔雀绿外褂
慈禧在颐和园,一向很注意仪表,讲究排场。唯有一次反了常态,那是在1900年。这年是庚子年,7月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继而向北京进犯,慈禧带着光绪从京城仓皇出走。临行前,她身穿蓝布衫,坐着平民百姓的骡车,来到颐和园。她是来催促下面的人把她的珍宝转移到外地去。她不心痛国土破碎,念念不忘的只是那些摆设玩意。
1902年年初,她回到北京。靠出卖国家利益,签订不平等条约,换来了她的“回銮”。后来的事,正像梁启超所说:“自从回銮后,保护外人之懿旨不下二、三十次……诚如孝子之事父母矣。”这时的颐和园,也就成了她亲自出马、大搞媚外外交的场所。
慈禧这次回到颐和园,为期不久,4月间,她就破天荒在这里办起“游园会”,邀请各国公使及其眷属随从,来和她一起赏花游湖,举杯富欢。为了出席这次游园会,她特地梳洗打扮一番,挑了一件极为华丽的孔雀绿外褂,上面绣的凤凰凸起农面,凤凰口里衔着二寸长的珠串,走动时,珠串摆动,确是异于往常。这衣着和两年前出逃穿的蓝布褂,自然也大大地不同。不过,一个年近70的老太婆,这种穿戴,也够怪模怪样、妖里妖气的了。颐和园游园会并不是就举行过这一次。以后,外务部规定,“每年上年之三、四月,下年之八、九月”,都是游园时节。外国人见慈禧这样殷勤讨好,自然也对她报以“赞赏”。慈禧听了,竟恬不知耻地说:“外人皆极尽情理,以前大臣不让我见他们,早能如此,必无庚子之祸”,完全是一副奴才面孔。
涉及颐和园的历史往事,还有很多,不可能都说到。有一件事却值得永誌,那就是:1948年底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城时,在景福阁里举行过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北平解放后不久,新中国成立,疮痍满目的旧中国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颐和园从此归于人民。解放后,颐和园经过多次修整,景象一新,现在成了旅游者到北京必去的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