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马观花看云南 “非遗”精彩也“落寞”

2012-04-29竹子俊

中国对外贸易 2012年10期
关键词:阿诗玛制陶傣族

竹子俊

引子

很久以前,云南阿着底地方有个彝族姑娘名叫阿诗玛,她聪颖美丽,与青年阿黑相爱。但头人热布巴拉之子阿支,心存歹念,强行劫走了她。为救阿诗玛,阿黑历尽千辛万苦,两人终于团圆。但归途中遭阿支暗算,洪水滔滔,淹没了阿诗玛。尽管阿黑声嘶力竭地呼唤她的名字,但她已化作一座巍峨的石像,千百年来,翘首以待,等待阿黑哥的到来。

这就是撒尼人民口头传唱至今的《阿诗玛》的故事。不久前,当本刊记者来到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的小石林,见到矗立在那里的阿诗玛石。正值夕阳西下,她矗立如斯,悠长的身影倒映湖中,平添几许落寞。

2006年5月20日,阿诗玛传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名录。然而,对于它的保护目前面临困境。

《阿诗玛》是唱出来的,以往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尽管现在《阿诗玛》有了许多整理文本,但代替不了民间艺人的撒尼月琴弹唱,随着会唱《阿诗玛》的民间艺人的衰老和去世,《阿诗玛》面临后继乏人的境地。

“现在能完整唱出的人已经很少了,我只能唱几句。”在石林做导游的罗支司帕告诉本刊记者。

不仅是《阿诗玛》,云南,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面临着“非遗”保护的多重挑战。

视角一

失落中的“非遗”

西双版纳一个展示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寨。几个傣族“老咪陶”(大妈)正在织布机上织着一种锦。她们手脚并用,动作颇为协调。在她们的面前及身后,挂着已经织好的五彩织锦。

这种锦名为傣锦,即傣族织锦,是傣族人民原始的劳动产物,是傣族造型艺术最早的表达方式之一。丰富多彩的傣锦编织图案,在傣族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位置。2008年傣族织锦技术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傣锦图案设计是通过熟练的纺织技巧创造出来的,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对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织造时傣族妇女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挡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反复循环便可织成漂亮的傣锦。设计一幅傣锦,需几百乃至上千根细绳在“纹板”上表现出来,倘若结错一根细线,就会使整幅傣锦图案错乱,可见工艺要求极严。

然而,在现代纺织业的冲击之下,有着悠久历史的、全手工制作的傣锦面临着失传的压力。

“我12岁开始学织锦,我们村现在只有很少的人会织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因为太难了。”正在织锦的“老咪陶”咪罕付告诉本刊记者。

而在她附近,一个乐队正在唱着—支歌。乐队有4人,两位“老咪陶”主唱,两位“老波陶”(大叔)则负责拉乐器。抑扬顿挫的演唱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聆听。虽然演唱的语言听不懂,但游客认为那里面一定有着很多故事。

她们演唱的正是“章哈”,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这是傣族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章哈既是歌手称谓,也是作为曲艺表演形式的曲种名称。在西双版纳,傣族群众每逢民间的重大活动,如贺新房、结婚、庆丰收、小孩满月、节庆等都要请章哈歌手演唱。

“老咪陶”玉用每天从家里来到这个展示区工作,她很喜欢这样的工作。然而,据了解,随着老一辈“章哈”歌手相继离世,加之傣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各种外来的艺术和娱乐形式涌入傣族地区,傣族民间听“章哈”的风俗已远不及以往。

乐队旁边的一位“老咪陶”正在制作一种陶器。生产一个陶器,要经过春土、筛土、拌沙、渗水、安装转盘、制坯、打坯、干燥等若干环节。与别的民族不同的是,这种手工制陶技术由妇女世代相承。

这就是慢轮制陶术,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慢轮陶品的表面均用有纹的木拍拍打出印纹,这与南方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相一致。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外著名的考古学家多次对傣族制陶进行专门调查,认为傣族传统制陶是我国原始陶艺的代表,是解开中国新石器时代烧陶之谜的钥匙。

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习和从事这种制陶技艺的人越来越少。据悉,在西双版纳,只有少数村寨的几户人家还会制作陶器,原始制陶术已处于即将消亡的状态。

视角二

“非遗”保护在路上

在昆明,高级工艺美术师金永才面对着辛苦制作的“乌铜走银”作品,满怀感慨。“‘乌铜走银技艺的传承走过了一段颇为曲折的道路。”

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云南“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2011年6月,“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的云南石屏县,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它以乌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籽纯银(或金)熔化后走入花纹图案的刻痕中,利用高温和化学处理使银(或金)与铜融为一体,再经过冷却、打磨、抛光、捂黑等技术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其制作出来的花瓶、香炉、文房四宝、酒器、茶器等色彩古色古香、典雅别致。因一般多以走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

据昆明乌铜走银传习馆馆长助理张忆介绍,“乌铜走银”工艺源于清雍正年间(1722-1735年)云南石屏县一名匠师岳富的偶然灵感。然而,此后命运多舛。它既有高在云端的巅峰时刻,亦有步入没落的辛酸历史。这种“传男不传女”的技艺,历经风雨,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竟然只剩下一位传承人——李加汝。1982年,金永才正式拜师于李加汝门下学习乌铜走银制作工艺。就这样,绝技才得以传承。

近年来,随着政府保护“非遗”的力度增强,“乌铜走银”焕发了新的生机,多次摘取省级和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评选大奖。

为了让这一技艺发扬光大,2010年8月18日,金永才创办了乌铜走银工艺馆和乌铜走银传习馆,并打破了传统的传承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学员传授乌铜走银制作工艺,培养后备人才。

“乌铜走银”是幸运的,它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然而,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在翘首期盼更多的关注。

评说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此前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创造并与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传承为主要形式,是活的遗产。它既是前辈留下的文化财富,又鲜活地扎根、活跃于民众之中,它不仅是过去,更是现在和未来,在当前社会中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讲,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非遗”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目前许多珍贵的“非遗”濒临消亡,“非遗”保护面临严峻形势,任重道远。

周和平认为,对“非遗”应采取生产性保护,以充分发挥“非遗”自身优势,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活力,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同时能够增加传承人的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要从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高度,推动“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此外,还要从依法和科学保护的高度,加强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

猜你喜欢

阿诗玛制陶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去看阿诗玛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初探——以景洪市曼阁村和曼斗村制陶工艺为例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阿诗玛的传说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
一个故事赚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