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餐的质量安全事关千万学生
2012-04-29李协京
中国德育 2012年10期
李协京
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启动不久,最近一些地区相继出现了学校营养餐的食品安全问题,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当中有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配套资金需要落实,供餐模式需要规划和探索,监管体系需要到位,责任意识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需要充实,等等。为保障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推进,有关方面必须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和完善营养餐供应的机制。
在供餐模式上,是由学校食堂提供营养餐还是委托企业或者个人来承担供餐,是提供牛奶、鸡蛋这样的营养配餐还是饭菜搭配的营养正餐,这些都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来决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摸清学校和学生、当地食品和餐饮供应及运输配送等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地做好学生营养餐供应的规划。对于供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应尽可能地考虑周到,做到未雨绸缪。
保证营养餐的质量安全,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协同有关部门,明确营养餐供应的规范流程和工作要求。同时,与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协作配合,对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包括食品的采购、运输、验收、加工等环节,以及相关人员的资格审查及工作环境的卫生检查等。学校教师和校长可以实行付费陪餐制度,与学生一同就餐,以加强切身的责任感并有利于随时发现问题。
营养餐的质量安全事关千万学生的健康与生命,也关系到国家这一民生事业能否顺利推进的大局。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强责任意识,认真严格地把好每一个环节的关口,杜绝因工作疏忽和失误而造成的营养餐食品安全事故。
责任编辑/闫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