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退沙退的实证
2012-04-29王婷婷
王婷婷
“以地养地”是生态恢复的最好模式。
我国北方大片退化草地上,沙尘依然肆虐。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腹地,一个名叫巴音胡舒的嘎查(村子)里,却有一片绿色的天然草场正生机勃勃地滋长着。
不用植树,不必种草,仅仅“休养”一年多,在浑善达克沙地的一隅,就出现生态恢复奇迹……
村里住着72户牧民,土地有11万亩。全村几千头牛、羊的“口粮”则全部由450亩人工种植的玉米高效地提供,牛羊不再四处啃草,而是津津有味地嚼着水灵鲜嫩的英红玉米。玉米高效地周围是近10万亩日渐萌生的草场,而在十多年前这里还是流动或半流动的沙地。
这里是中科院在浑善达克沙地进行天然草场生态恢复的一个试验点。这里的草场也曾在长期的过度天然放牧中走向衰退,但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它就重新焕发了青春。在这里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治沙模式:“以地养地”。
生态学家、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博士说:“草场的生态是可以自然恢复的,遏制沙尘暴最关键的不是治沙,而是管住人。”
休养生息
在很多人眼里,蒋高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犀利哥”。在防治沙尘暴的“林草之争”,他敢说、敢做,不怕得罪人。他的观点断了很多人的财路,因为“不做事情就没有资金。”
内蒙古的巴音胡舒是他最喜欢的地方之一。经过10年的努力,他让这个面积12.1万亩的典型牧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的做法就是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蒋高明最初提出这个观点时,正是草原沙地植树造林风头最劲的时候。
11年前,由于严重缺草,巴音胡舒的牧民为保牲口越冬,需要到40公里外的地方买草,每户约花2万元。当时,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牧民将严重退化的4万亩夏季牧场交给蒋高明进行草原恢复实验。
实验仅一年后,这里的草层高度就达到了1.43米,产草量每亩为5300斤鲜重,在沙地榆母树周围,自然萌发的榆树苗达321棵/平方米。2004年,牧民由原来的每户每年买两万斤干草,到每户分到7万斤干草,从此结束了买草的历史。
蒋高明到底在草原上做了什么?他的答案是:“什么也没做。” “不让人类活动去干扰草原,使草原生态得到休养生息。”现在人们终于接受了他的观点。
比起草原造林、飞机播种、打井、建围栏等等的传统生态恢复手段,蒋高明的做法似乎“很没有技术含量”,所以最初他面对的多是官员、学者的嗤之以鼻。
经过10年的奔走呼告,以及巴音胡舒的力证,让蒋高明“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的观点被学术界接受”。
长期以来无节制地放牧早已超出天然草场的自我恢复能力。多年的损失、破坏,大自然向人类“算总账”。2000年,浑善达克的流动沙丘面积由1960年的不足2%扩大到33.1%,全旗已有79.2%的土地被沙地和荒漠化土地覆盖。失去茵茵碧草的遮蔽,浑善达克变成了令人挠头的重点沙源区。
其实,防沙治沙的行动早已展开,效果却并不明显,大片草场仍在不断退化。
原因何在?
蒋高明说,症结在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区。提起防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植树造林。“其实树挡不住沙,即使在沙地里种下了也根本无法成林,这是自然界46亿年来铁的规律。”蒋高明打了个比方,在沙地里种树,就好比在上面插一排筷子,间距太大,根本起不到固沙的效果。此外,沙地干燥的环境无法支撑森林所需的大量水分。密集植树只会破坏水平衡系统,前种后死的例子比比皆是:锡林郭勒盟几十年来一直在种树,可直到现在全盟的森林覆盖率仍很低。事实上,只有用科学方法种出的草场才能真正覆盖沙地。
风沙的治理要靠投入,更要讲方法。作为“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浑善达克试验示范区项目正式启动。蒋高明等人先后在内蒙古多伦县、正蓝旗和白音锡勒牧场建立了3个试验区,覆盖土地总面积75万亩。他们要做的,就是为该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风沙环境的综合治理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他们找到了“以地养地”的“1/10递减”治理模式。简单说,就是利用小范围的人工高效地为大批牲畜提供饲料,从而使大面积的天然草地获得喘息之机,自然得以修复。他们的理论是:“种植1亩人工草地,可使10亩天然草地得以合理利用,从而使100亩沙地(退化草地)得到恢复。”蒋高明说这是“向自然学习”,尊重自然界的演递规律。与投入巨大的人工植草相比,“以地养地”的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以地养地”
“畜南下、禽北上”,他再次颠覆传统。
蒋高明说他现在的目标是我国的四大沙地,他希望“以自然之力修复这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今,蒋高明正在他的家乡开展“畜南下、禽北上“的实验。
“用农区秸秆取代草原上的草喂牛,发展秸秆养殖业,这是‘畜南下,因为家禽对草原的破坏力比较小;在草原地区尝试让牧民养鸡,这是‘禽北上。”
在蒋高明的生态研究站里,牛吃秸秆加工而成的“面包草”,牛粪生产沼气,然后作为优良的有机肥还田……循环利用生物资源、有机、无污染的优点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几组数字为他的研究佐证:在完全杜绝农药的情况下,施用有机肥料的小麦亩产可以达到800斤以上;470亩玉米秸秆加工成“面包草”后,可以育肥294头夏洛莱肉牛,为农民增收58万元;如果其中部分牛粪用来制沼气,全村248座户用沼气一天大约可以产生沼气322立方米,一年下来可以节约标准煤84吨,减排二氧化碳269吨。
蒋高明他们在贺日斯台苏木的巴音胡舒嘎查选了4万亩湿地,这个村属于典型的浑善达克沙地环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试验人员帮助牧民们打水井、发电,又手把手教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的牧民去种英红玉米。
英红玉米生长期短,牲口爱吃,是内蒙古多伦等地常见的饲用玉米品种。6月初播种,9月中旬收割,1亩地的平均产量高达3000多公斤(鲜重)。450亩地产出的玉米不仅基本解决了村里所有牲畜的“口粮”问题,还可以运出外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退化严重的草场上,1亩地仅能产5公斤左右的草(鲜重)。
牛羊吃惯了英红玉米,开始对天然干草“不屑一顾”。仅仅1年多光景,试验田周围的大片天然草场就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把钱投在1%的土地上”,其余的事情交给自然界自己去办。正是在这个看似简单、质朴的思路指导下,浑善达克的试验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