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的黄昏
2012-04-29张兴军
张兴军
正如美国公司在上世纪中叶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会被日本企业大规模收购一样,日本如今也面临着和美国相似的窘境。
说2011年是以消费电子为引擎的日本制造的滑坡之年绝不为过。
面临美国制造业回暖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过去几年中日本制造的日子实在不好过。虽然忐忑地走过了“消失的十年”,但日本制造却丢了制造业的龙头霸主地位。种种数据皆在诠释着日本制造业优势地位的消失。
美国制造重新崛起,中国等新兴市场国际凭借刘易斯拐点还没彻底到来之时打起了价格战,前有宿敌后有追兵,警钟正为日本制造而鸣。
多事之秋
2012年5月13日,日本消费电子巨头松下宣布,公司在上财年亏损达到7720亿日元(约合94.18亿美元)。这也创造了松下自1918年成立以来的最严重亏损。松下还宣布,为了实现2012财年能够扭亏为盈,将裁员1.7万人。
松下是全球第四大电视机生产商,长期受制于日元升值所导致的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早在2011月10月,松下宣布了一项以改组其电视机和芯片业务的计划。根据该计划,松下将停止两个日本电视机面板生产厂的运作,将面板厂转移到中国,直接面对新兴国家,以期减少生产与销售成本。在电视相关业务方面,松下则将加强平板电脑和医用显示器液晶屏幕的销售,并加强利润率较高的大型液晶电视的销售,避免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对于创纪录的巨额亏损,松下认为是是受到全球电视机业务的萎缩和税务相关费用的拖累,加之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灾的冲击。为了扭转颓势,此次除了大规模裁员,松下还计划把旗下的两家上市子公司三洋电机和松下电工,转变为全资公司,以便从消费类电子产品转向更有前途的绿色环保技术和建筑系统领域。
与松下改革近乎相同,另一家比松下规模更大的索尼公司也将裁员作为扭亏为盈的首要途径。虽然57亿美元的亏损额在松下的映衬下并不明显,但自从PS2游戏机之后再也没有生产出过盈利能力强劲龙头产品的索尼,也正处于尴尬的境地。本来,董事长霍华德 斯金格对2011财年的扭亏曾寄予厚望,但东京大地震和泰国洪水彻底惊醒了索尼的遐想,从盈利的遐想到亏损的突变,也使董事长霍华德 斯金格早早下野,让渡于平井一夫。
与松下近百亿美元和索尼57亿美元的巨亏相对应,二者的股价也跌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值。大致两公司发布上一财年的确定业绩时刻,索尼股价在1100亿日元左右徘徊,松下则处于600亿日元的低谷。
和亏损大户松下、索尼和夏普等相比,同以消费电子、半导体为主要业务的东芝的微弱盈利,已算差强人意。根据东芝公司近日发布的业绩,东芝上财年营业利润从一年前的2402.7亿日元下滑至2066.5亿日元;营业收入则从6.399万亿日元下滑到6.10万亿日元,降幅为4.7%。截至2012年3月底,东芝实现净利润737.1亿日元(约合9.215亿美元),同比下滑47%,主要源于数码产品的疲软表现。
与日本制造地位并不相称的业绩,也让国际评级机构变得审慎。早在去年年底,美国评级公司标普就将日本的13家上市企业的评级下调,知名电子企业松下、索尼、夏普纷纷“中标”。标普下调的13家上市企业评级,甚至超过了雷曼危机爆发后金融市场混乱的2009年度,其中业绩恶化的电子行业企业最为明显,包括日本松下、索尼、夏普等6家电子及其零部件企业相继被调低评级。
评级显示,松下下调为A-,索尼和夏普均为BB+。2012年2月,标普又将索尼长期债务评级调降一个级距至“BBB+”,并警告称若索尼无法实现扭亏为盈,则其评级可能在一年内继续下调。
美企时代
高科技制造业领域,日本与美国堪称宿敌。二战以后,耻感文化浓重的日本在废墟上起步,在几十年时间里让日本制造充斥美国的大街小巷。索尼、松下、夏普、东芝,成为上世纪后半叶世界制造业的代表,它们凭借优质、低价、卓尔不群的用户体验,让同领域的美国制造节节败退。盛田昭夫、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企业家,更以“经营之神”和“管理教父”等称号成为后起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榜样。
世易时移。21世纪初叶显然是另一种模式的时代,以消费电子攻城略地的日本制造成了昨日黄花。索尼的彩电业连续亏损多年,累计亏损额近百亿美元。松下继领袖地位在德比战中输给索尼后也日显疲态,小修小补的改革时不时地从这个电子巨头处传递出来,但收效甚微。在刚刚过去的2011财年,甚至成了当之无愧的亏损之冠。恰恰相反,基于开放和分享的新型互联网公司,则迎来了集中爆发的时刻。这些公司的代表是谷歌、Facebook、苹果、微软、英特尔等企业。此消彼长之下,成了美国高新企业的黄金时代。在市值、盈利能力等各个方面,让日本企业难以比肩。
以搜索引擎制胜的谷歌通过研发安卓系统,把占了手机操作系统的绝大份额,根据最新统计,这个数字是53%。收购摩托罗拉,更被认为是谷歌试图打通产业链的筹谋。与此同时,苹果公司的iPod则抢占了索尼Walkman的市场,继而是PC和移动电话领域。
一般认为,苹果公司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先进模式的典型代表,它以iTunes为纽带,连结了苹果商城、iPod、iPhone、iPad等终端,通过或付费或免费的模式极大程度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这也被认为是苹果超越索尼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伟大企业的关键。
Facebook则被认为是将分享精神挖掘到极致的新企业的代表。它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目前已有8亿常驻“人口”,正处IPO的进行时。其创始人之一马克 扎克伯格和比尔 盖茨一样,是哈佛的肄业学生。
从市值来看,和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直接竞争的苹果公司,凭借超过5000亿美元的市值荣登世界之冠。谷歌公司市值也在2000亿美元左右,几近索尼的巅峰时刻的市值。马上IPO的Facebook市值,预估市值也在2000亿美元以上。
继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比尔 盖茨、史蒂夫 乔布斯,八十年代出生的马克 扎克伯格们成了高新技术与模式的引擎,看来美国不仅大规模地收复了消费电子的实地,更要引领基于新模式的世界消费趋势。
中国机会?
过去几个月中,中国公司已出手挽救了一系列急需资金的日本公司。中国私募股权公司弘毅投资正在与美国私募巨头TPG竞购日本半导体生产商尔必达。3月,富士康宝称将收购夏普公司10%的股权。与此同时,青岛海尔电器收购了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旗下部分家电业务。去年,联想集团则与日本电气公司(NEC)在日本成立了一家个人电脑合资企业。
从这些表象思忖中日两国投资状况逆转的新阶段,在国际市场不无代表性。因为在过去几十年中,资本大都是在日本与中国之间单向流动,人力资源、销售市场的吸引力,让日本众多的跨国企业纷纷在中国设厂。
一些日本最大的银行,如三菱UFJ金融集团正在扩展服务,帮助中国公司寻找在日本的投资机会。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在吸引外资的政策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减税等优惠自然不在话下。
从2003年4月到2011年3月,在日本贸易振兴会(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协调的901笔外来投资交易中,其中的89笔是中国公司完成的。中国因此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美国的交易数量为272笔。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的一名高级研究员太郎增田(Kotaro Masuda)说,在日本投资的中国公司往往是被日本公司的技术和名气所吸引;他们想要利用日本的技术和品牌形象更好地与国内的竞争者竞争,获取国内市场的份额。
种种迹象表明,时下中国公司加速收购日本企业的趋势越发明显。伴随着中国GDP超过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的发展势头被认为出现了分野。相伴随的是,中国公司更开始加大在日本的收购力度。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9年,本刊记者就曾采访前三菱日联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田夫。彼时,孙田夫还仅仅是把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看作是一种潜在的商业机会,开启帮助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的“探路之旅”(参见中国经济信息杂志2009年第13期封面《探路者孙田夫》)。而四年过后,这种预测已变成银行、基金、企业所竞逐的领域。
“日本对中国来讲,不仅意味着一个国家,它也是一个离我们最近的经济发展阶段。美国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一百年前就汽车满街跑了,而日本汽车工业崛起是在不远的二、三十年前,日本的昨天是我们的今天,它的今天就很可能是我们的明天。大部分领域,尤其是制造业,日本所经历和收获的,包括技术、品牌、管理等等,拿过来正好就是我们需要的。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老师。”孙田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如果说当时孙田夫所说的只是收购日本企业中的机会的话,如今更多地被解读为“要规避日本企业也要经历黄昏时刻”的居安思危式的注释。
资本流动的逆转,伴随着日本国内销售状况不断恶化的背景。国际上日元走强给出口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日本在走过“消失的十年”以后,大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在美国企业重新崛起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急速发展的前提下略显颓态。
正如美国公司在上世纪中叶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会被日本企业大规模收购一样,日本如今也面临着和美国相似的窘境。当年,索尼、松下收购美国电影公司的时候,还一度遭遇抵制。尤其是索尼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极大地刺激了好莱坞的神经。在日本大型律师事务所西村朝日法律事务所(NishimuraAsahi)律师野村贵史(TakashiNomura)看来,从中国公司获得资本注入和在市场准入上的帮助,已被视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然而,如果认为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便是超越日本的证据的话,无疑是夜郎自大。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获得来自中国内地的净直接投资达到了276亿日元(合3.41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是五年前水平的20倍还多。从数据得知,尽管增长速度惊人,但中国对日本的投资规模仍然偏小,与美国等国的投资相比不值一提。
尽管索尼、松下等企业正面临着困境,并且在苹果等新型模式企业的冲击下,市场的主导地位日趋下降。但日本产品在质量、用户体验等方面,仍然是国内企业难以比拟的。尤其是在当下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山寨横行”前提下,断言中国制造时代来临还为时尚早。
从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的预测中,中国或许也有着弯道超车的可能。在李开复看来,PC时代正在向手机时代过渡。
“其实我们只要衡量两件事情,就知道答案了:1、5年前人们每天PC和手机各用几小时?现在用几小时?未来的趋势?2、你佩服的牛人(创业者、工程师、投资家)把自己的时间、资源、金钱更多地投入PC还是手机?”李开复的设问中已经给出了答案。虽然手机取代不了PC,但显然手机为主流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一个可喜的迹象是,国内风投与创业者正走在缔造本土高性价比手机的路上。先是金山软件的董事长雷军成立了小米科技,在一年多时间里生产出了性价比颇高的小米手机。随后,罗永浩则将乔布斯视为目标,和小米一样,依托安卓操作系统试图打造一款足以载入历史的智能手机。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证明,引进外资或对外投资的目的主要是谋得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制造经验,但外企对中国制造始终有所忌惮,包括引进的外资、外企,核心技术和资源仍然掌握在其自己手中。通过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效用大打折扣。
而在“手机时代”能否能否实现中国制造的真正崛起,自然要靠雷军、罗永浩这样的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