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技术应用教学观察与思考
2012-04-29黄道亮
黄道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工具越加人性化,其操作越来越简单易学,学生在课堂之外接触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的机会增加,以单纯的软件操作技能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已不受学生欢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亦悄然变化,从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向技术应用策略的学习转变,关注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习得技术操作的同时学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由此,笔者通过课堂教学观察,透视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技术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技术应用的问题情境中,如何通过分析引导,让学生理解在什么条件、什么场合、什么立场中可以使用何种技术工具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技术本身的应用方法,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设技术应用情境,忽视分析与解决过程
案例1:“Excel数据表的排序与分类汇总”教学
教授“Excel数据表的排序与分类汇总”伊始,教师创设情境:在学校网站上对初二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投票调查,收集的数据如下页表所示(表中1表示上网有进行该项内容,0表示上网没有进行该项内容)。同一班级的学生因投票时间不统一,数据被分散排列在表格中。现在要统计各个班级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学习、浏览信息、游戏聊天及其他项目的准确人数。如何应用Excel软件的数据统计功能解决呢?
呈现调查表后,教师一边板书:将初二学生上网内容调查表中同一班级的学生投票数据排在一起;一边示范操作:用自定义排序如何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投票数据排在一起。接着,师生一起回顾排序的操作步骤,教师同步板书步骤,并要求学生参考导学课件或板书,操作实现。多数学生完成操作后,教师板书下一任务要求:在初二学生上网内容调查表中,求出各班学生上网各项的总人数,将结果填入标签名为“统计数据”的表中,并示范分类汇总操作。师生共同回顾操作步骤,同时板书。学生参考导学课件或板书,操作实现利用分类汇总统计各班学生上网的总人数。
课堂观察: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投票数据排在一起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整个操作过程都是被动地接受,学生不需要思考和关心其意义,只要记住“自定义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操作步骤。
分析思考: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精心设计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但呈现情境后,直接给出教师的解决方案,使学生缺乏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不知道为什么用、如何应用。例如,案例1,教师精心设计了在Excel数据表中如何统计分散排列的某类数据的总和的问题情境,但是教师没有与学生一起经历以下的分析过程:①任务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②用已掌握的Excel求和技术能否解决?显然用SUM技术对大量不连续的数据进行求和,不是好的解决方法;③寻求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分类汇总技术可以简单实现同类数据求和,但分类汇总技术的实现条件是同类数据排序到一起,从而引出“自定义排序”技术;④形成解决方案:先用自定义排序将调查表中同一班级的学生投票数据排在一起,再利用分类汇总技术实现同类数据求和等。而是以完成两个子任务的方式直接给出教师的解决方案,把学习过程放在自定义排序、分类汇总技术的操作上,学生仅凭这些操作步骤,无法理清为什么用该技术、什么情况下用,也许多数学生在“去情境”下能完成自定义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操作步骤,但在新的应用情境下,不知道如何恰当地应用。技术应用教学中,对学生来说,“怎么做”是基础,“怎么想”比“怎么做”更重要。
经历技术应用过程,忽视科学性
案例2: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管理计算机文件”教学
教师展示四位闽籍运动员奥运会夺冠的照片并提问:如何对文件夹中四位奥运冠军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类?
在学生了解了使用“资源管理器”对计算机文件进行管理和创建文件夹、查找、移动、复制、删除、恢复文件等操作之后,教师用课件展示三种方案。方案一:分别给每一位奥运冠军建立一个文件夹,并把每位冠军的相应资料放入文件夹中。方案二:根据文件类型分别建立“图像”、“文档”、“视频”等文件夹,并把对应类型的文件资料放入文件夹中。方案三:把方案一和方案二结合起来,分别为四位奥运冠军建立一个文件夹,再在各自的文件夹中,建立“图像”、“文档”、“视频”等文件夹。
师:说一说哪一种方案最好呢?
课堂观察:课堂上教师提出文件资料归类整理时,缺少信息处理的需求背景阐述,随后的追问:哪一种方案最好呢?学生无法依据信息处理的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师给出的结论片面而有失科学性,从表情上感觉到学生接受了教师给出的结论。
分析思考: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比较结论:那个文档(文字)不如这个文档(图文)漂亮,那个文字表达不如这个表格表达清晰,那个表格数据不如这个图表直观、明了……在经历技术应用过程中,简单地评判哪个技术方法好、哪个技术方法不好,忽视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技术。技术本身无好坏之分,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应用目的才能体现技术的价值。案例2中,不同的文件夹结构适合于不同的信息处理需求,如果要分别对四位运动员的图片、文档、视频资料进行编辑加工处理就可以选择方案三;如果要分别为四位运动员制作PPT宣传片,可以选择方案一。文件夹的层级过多,查找文件不方便,但文件夹的层级过少,而文件夹内文件数目过多亦不便于文件的查找,因此,只能依据需要规划出相对最佳的方案。案例中,教师在没有信息处理需求的前提下,简单地评判哪种文件夹结构是最佳方案,具有片面性,无法引导学生合理、科学地应用技术。所以面对技术应用,教师要重视科学性的体现,每一种技术应用都要按照相应的科学方法和原则,不以简单、主观、臆断操作而代之。
完成技术应用的学习任务,忽视运用技术的条件
案例3:“上网浏览和保存信息”教学
课上,教师示范了IE6.0浏览器的“收藏夹”、“历史”等按钮的操作后,向学生提供中国生物大观园网址,布置任务:①使用IE浏览器,登录中国生物大观园植物世界,收藏中国生物大观园的网站。于是学生开始行动起来,启动IE,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中国生物大观园网址,进入中国生物大观园网站后,单击选择IE“收藏”菜单下的“添加到收藏夹”,在“添加到收藏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几分钟过后,全班学生都完成了。教师接着布置任务;②根据常识及生物课上所学的知识,浏览网页找到“柳杉”的介绍材料,将它的图片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里,文件名为“柳杉”;再将介绍它的文字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里,文件名为“柳杉.txt”。几分钟过后,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操作。
课堂观察: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操作完成任务,课后调查学生“什么时候你会使用IE‘收藏夹功能”、“什么时候会使用‘历史功能”,初次接触因特网的学生茫然,不明确。初学者不知道所学知识什么时候能够被运用,只是被动地完成收藏中国生物大观园的网站的操作。
分析思考:技术应用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学会应用技术,并能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现代学习科学研究认为,要实现可迁移的学习,学习者最起码要知道所学知识什么时候能够被运用,即运用的条件是什么,知识不能迁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者缺乏这类有条件的知识。因此,学会信息技术操作不等于能够合理运用技术。技术应用教学不但要有技术操作的学习,还要有关于为什么用该技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用等内容。
分析案例3,不难看出教师设计的应用“收藏夹”的学习任务,没有体现什么时候、什么条件运用“收藏夹”的任务背景。观察课堂的学习过程,虽然以“收藏中国生物大观园的网站”这样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内容为载体,但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对“收藏夹”是将经常要访问的网址保存、作为上网最重要的索引和书签、供后续再次访问网站时调用网址缺乏明确的认识。进而也无法认识到:为了避免重装操作系统后丢失收藏夹里自己最重要的资源索引,备份收藏夹是很有必要的等有关知识。而这些知识是学生将来应用好“收藏夹”的关键所在。忽视了技术的运用条件,学生虽然学会了操作,但习得的是课堂任务情境下的操作技能,不知道所学知识什么时候能够被应用,无法形成新问题情境中恰当应用技术的能力。
案例3在教学设计时可以Web2.0时代的应用需求出发,设计开放的学习任务,如在微博上分享生物大观园的图文素材。学生为了及时更新和发布最新动态信息,记录自己的感想、灵感,与他人分享有关生物图文资源,需要在活动中探究包括浏览器“收藏夹”在内的各项技术的应用条件。其学习是在经历真实的技术应用中体会技术应用的价值,有利于逐步形成新信息问题情境中恰当应用技术的能力。
虽然目前教学已从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向技术应用转变,以各种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内容为载体开展技术应用学习活动,但教学目标仍是以技术操作学习为重点,忽视技术本身的应用方法和过程。因此,要提高技术应用教学效益,首先,要厘清学习者学会了信息技术操作不等于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要培养学生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在掌握技术操作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技术的方法是什么,知道在何时、何地、面对何种人,采取何种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其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涉及多学科知识,应重视技术应用的科学方法、原则和伦理道德。通过引导学生合理、科学、符合道德规范地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技术本身的应用方法,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