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模式更切合实际
2012-04-29
汽车纵横 2012年10期
从能源角度出发,换电方式比充电方式消耗的传统能源更多,因为换电方式需要增加至少20%的电池保有量;而现有的电池技术,无论从最初生产还是到最终的报废处理,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传统能源。
从消费成本角度出发,虽然换电方式在购车成本上会降低消费者的负担,但是却增加了其充电费用。由于换电站要保有大量的电池并对这些电池进行维护保养,由此产生的成本势必要分摊到消费者身上,从长期看,不利于电动车技术在中国的全面推广。
从车企角度出发,国内车企如北汽、上汽、比亚迪、长安等现有车型大都是以充电方式进行设计的。如果强行推广换电方式,那么势必会造成车企的重大损失,降低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全面推广电动车技术。
从时间成本角度出发,以16kWh的电池容量为例,ITT生产的J1772快充充电接口(最大电流为75A电压600V;已通过UL认证)可以在10分钟左右将电池充至50%的电量,相对于高昂的换电费用来说,该时间成本消费者是可以接受的。
从技术难度出发,若采用换电方式,电池的固定、接口处的震动冲击等都是车企面临的技术难题,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据有关媒体报道:欧洲已否决了换电模式的推广计划,规定五年内不得推广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