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29宋海燕
宋海燕
【摘要】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倡导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合作性,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开发思维,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做到自己角色的完美定位,应该是整个教学中的引导者、所需情境的创设者以及整个探究过程的协助者;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积极的思考,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要给予学生思考质疑的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让学生敢于去质疑,敢于去思考,乐于去质疑,乐于去思考,从而活跃自己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散性。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11-01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而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倡导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合作性,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开发思维,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发展为中心的一种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让他们自觉的去探索语文知识。而在这过程中老师扮演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情境的创设者以及探究过程的把控者这样的一个角色,协助学生完成探究性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探究式学习内涵
探究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探究形式的一种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倡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整个教学的引导者,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则要积极主动的去探索解决问题,找出适合自己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从而让思维得到训练,让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合作性以及自主性,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以及人文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积累语文知识,也需要不断的培养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刚开始的学习中很多都是关于一些词句的练习背诵等的学习,所以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的出现,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小学生特殊心理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问题的探索激发起学生探知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好感,并且积极主动的去获取所需的知识。
比如说,在《夕阳真美》这篇课文的讲解中,老师可以先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夕阳呀?”“你们对夕阳有什么样的感悟?”“在你的想象中夕阳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夕阳很美?”……用这一系列的问题来激发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在初步的阶段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熟读课文。当然在做完课程导入以后,老师可以就课文中的一些词句等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进行思考。关于太阳变脸的那段文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是太阳慢慢的将身边的云染了不同的颜色,究竟出现了哪些颜色,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颜色等等,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三、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老师要做到自己角色的完美定位
老师应该是整个教学中的引导者、所需情境的创设者以及整个探究过程的协助者。比如,在《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的探究学习中,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探究学习,让不同的同学担任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等角色,然后引导他们进行问题的探讨,协助他们完成整个探究式学习。
(二)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积极的思考
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应该不断的联系生活实际,做到与生活的完美接轨。所以,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应该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思考,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让学生去发现自己生活中或者是学习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并让他们总结这些发现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思考或者是让他们有了哪些感悟,然后再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发现的有趣的事与课文中达尔文发现的有趣的事情相对比,让学生明白观察思考的重要性等等。
(三)老师要给予学生思考质疑的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小学的时候是学生思维的一个活跃期,也是他们思维方式的一个养成萌芽期。这个期间老师怎样去教导学生,一般都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所以在这个期间的语文教学,老师需要给予学生思考以及质疑的空间,让学生敢于去质疑,敢于去思考,乐于去质疑,乐于去思考,从而活跃自己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散性。
比如,在《黑板“跑了”》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在遇到题目的时候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猜测究竟这样的一篇文章中会讲述怎样的内容?这个黑板“跑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黑板真的可以自己“跑”吗?等质疑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理解这篇课文的标题。然后老师在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之后,就将课文真正的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明白原来黑板“跑了”是因为此黑板非彼黑板,所以才会跑。在学生弄懂课文的意思之后,老师再让学生回过头去想一下自己思考的黑板“跑了”的原因,然后对比,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让学生思考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及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的感悟。
四、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他们在探究式的学习中慢慢的去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索,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一些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相信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的指引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在探索与思考中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