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从家庭环境分析自卑感形成的影响因素

2012-04-29于见伟

科教导刊 2012年11期
关键词:人格结构阿德勒自卑感

于见伟

1 家庭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一个现代社会个体生存的物质基础,一个人经济地位的构成也或多或少的对一个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弗洛伊德在他的文集里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能“我们将把一个本不能得到满足的事实称为一次挫折,把产生这种挫折的规章制度称为‘禁律,而把产生这种禁律的条件称为贫困。”①看来弗洛伊德看的不仅仅是本能贫困,也有其他方面的贫困,贫困成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它往往超脱了具体物的存在。但在传统精神分析不讨论或者很少讨论经济要素对一个人的影响当然有精神分析自身的原因。一方面精神分析被誉为贵族式的游戏,参与分析的人很少是下层贫苦人民,当然不是贫苦人比富裕人痛苦少。另一方面,参与精神分析的理论家大多是富裕阶层,很少有经济上的压力,对他们来说很少有金钱上的缺失。从参与治疗的双方来说都没有意识到金钱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因而,经济因素在治疗中很少被谈及,但随着临床的观察,贫困对一个人的影响占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占到很大的比例。

在商品现代社会,金钱不仅仅是它的价值意义,而更多的表示在它的符号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金钱是一种隐喻。②有足够经济基础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多的话语权以及更多的支配他人的欲望。因此说,金钱对于维持人类自身的存在感有一定的保健意义,没有金钱则意味着你比别人多一个缺失。

对于家庭地位较弱的成员来说,在社会无形中会定位成一种弱势群体。经济条件的相对剥夺不一定会导致自卑感,但常常与人格因素互动会形成自卑行为的表现,特别是当今农村大学生,由于金钱的相对不充分性,导致成长机会过多的缺失,身上的潜能没有充分的发挥。由于视野上有较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自身地位的经济局限,往往会有一种挫败感,作为一种缺失的补偿,往往对金钱有一种变态的疯狂补偿。因此说家庭经济因素对一个人的自卑感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绝不是决定因素。

2 家庭教育方式因素

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在微观环境中虽有探讨,但那是在无意识层次层面,而后期的家长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自卑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教育方式大概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专制型、民主型和忽视型。一般说来,专制下的儿童容易形成自卑,他有一个强大的超我,严厉的父母往往剥夺了孩子独立发展的能力,踏入社会往往没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和独立自主的观点。这在中国比较突出,孩子往往依赖性过强,独立性差。民主型的父母一半给孩子处于一个很好的良性互动,以朋友的身份来参与合作,这样的孩子往往独立自主,自信有想法。这是西方人常常采取一种教育方式,相信孩子,并给与孩子成长的机会。但没有一个谦虚的文化制衡模式,往往导致个人过分张扬,甚至目中无人。忽视型的教育方式,父母往往是衣食上的父母,而精神层面的关注较少,导致爱的缺失,没有安全感,不信任人。或者采取相反的方式,通过争取好的表现来吸引别人的关注,这样的孩子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特别希望别人的夸奖,存在于别人的掌声和认可声中,一旦没有得到就会极度不安,他追求的是一种虚假的幻象。总之,早期的客体关系对孩子的人格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因素,但后期的教育方式可以缓冲甚至修改孩子的自卑人格结构。

3 孩子的出生顺序

阿德勒认为孩子的出生顺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特点,这并不是父母特殊照顾而引起的,主要是孩子在家庭结构中的位置所决定的。长子,处在出生顺序的第一位,他得到全家人的关注,容易形成自我为中心,但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出现,他会出现一种失宠心理,他不会有太多的自卑感,它可以通过领导其他孩子可以获得一种权欲感,进而体现一种责任感。第二个孩子,往往有较高的竞争性,但容易受老大的压制,但他对于关系的平衡很重要,当上下关系平衡的很好,他就有合适的定位,有一个超越的对象,又能对下面的孩子起到自己的权威作用。老小的位置很特殊,阿德勒这样描述“父母兄弟都帮助他,许多人都刺激他的雄心和努力,而无人来攻击他,分散的他的注意。”③但也有确定不利情况,“最小的孩子通常都雄心勃勃,但大部分有雄心的孩子都很懒。懒惰是雄心与沮丧相混的一个信号:一个人的野心越大,以至于他不能看不到任何实现的希望。有时候,最小的孩子不承认有一个什么雄心,但这是因为他想在一切方面都优秀,他希望不受限制,自己是唯一。自卑的孩子有很深的自卑感”。④

独生子女有特殊的心理特点,特别是他接受全家族的关注的同时也享受着家族欲望的承载,关注多,会有优越感,但也面对强大的欲望,如果自身能力不是很胜任的话往往造成极度的敏感与自卑。

4 家庭成员的和谐程度

从早期的客体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母子的互动如果以一种良性互动的方式进行孩子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格结构,并把这最原初的人际交流模式运用到与其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能与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乐观自信的品格。能够进行很好的合作沟通,把自身兴趣扩大到社会中去,最终能够实现自我的潜能。但人的人格结构不是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的的可修复的过程。如果自卑型的人格结构能够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互动,自卑结构也也可以修复,他可以重新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风格,形成一个健康的互动的生活风格。而孩子由原初的母子互动到父子互动,再到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互动,这个互动过程为未来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和谐的家庭关系能够很好促进或修复不幸的人格结构,而不良的家庭成员互动关系则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另外在家庭关系最重要的因素要有爱,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和归属感。 总之,一个和谐的家庭可以概括为民主平等,有序充满爱。

综上所述,家庭微环境可以影响孩子的自卑感的形成,经济因素可以增强个体的缺失感,容易在与他人的比较过程中沦为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方式可以修正先天的不足,但也可以加剧自卑感的形成,起到催化剂的效果。孩子的出生顺序有利于造成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效应,因而形成老小位次孩子的自卑或自负。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影响孩子积极自信的因素而因势教导,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第八卷).车文博主编.图腾与禁忌[C].长春出版社,2004:122.

[2][美]K.O.多伊尔.走向金钱心理学.邵原子,译.美国行为科学家,1992(6):25-30.

[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孙明之等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14.

[4]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孙明之等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15.

猜你喜欢

人格结构阿德勒自卑感
土耳其阿德勒武器公司A-110RS杠杆枪机式霰弹枪
初二学生的自卑感与交往焦虑关系的相关研究
走出孤独:阿德勒孤独十五讲
把童年还给童年
把童年还给童年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你的自卑感,从何而来
以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解读施蛰存《将军底头》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