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活化”

2012-04-29蒋华强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洋务运动活化历史

历史是绚丽多彩的,历史课堂教学也应该精彩纷呈。如果历史课堂教学沦为简单的知识灌输和机械的重复训练,必然枯燥无味,缺乏活力。

一、课堂教学的“活化”指向学生主体意识的激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体意识的激活必须着重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导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情感。一个人如果对历史学习发生兴趣,就可以持久地集中学习的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能用意志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做到学而不厌,学而不倦。

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以再认和再现历史史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对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并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和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一种核心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唤起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牢固,想象丰富,理解深刻,思维活跃,而且可以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和心灵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课堂教学的“活化”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求

1.通过感性化的情景激活

历史教材的简约性和综合性使本来生动形象的历史内容的情境性大为失色。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历史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多方面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

创设历史情境,首先,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对每个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活动及与之有关的环节作深入具体的分析。其次,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历史感性材料,这样才能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选择恰当的知识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使之既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又具有艺术性、情感性,从而使教材知识得到拓展与活化,使学生情感得到激发与升华。

例如,我们在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时,可以提供一组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的数据,也可以介绍一战期间南通大生纱厂和荣氏兄弟纺织企业的发展情况,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这一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怎样?从而使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产生需求感和求知欲。

例如,在谈到“黄花岗起义”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林觉民深夜挥泪给爱妻写诀别书的历史情境,使一个“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者形象活灵活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2.通过技巧性的语言激活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学艺术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大量教学活动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通过语言传授知识、开发智力,通过语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力求做到准确科学,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自然流畅,幽默风趣,声情并茂,跌宕起伏,具有感染力和鲜明的个性。

例如,在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在19世纪末,中日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无论对中日两国还是对整个远东国际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场使中国蒙受耻辱的战争……”既给学生设置了思考的悬念,又叩开了学生的情感心扉。

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技巧性的语言则可以使平淡的知识变得深刻丰富,深奥的知识显得通俗易懂,繁琐的知识化为凝炼生动。

例如,在讲述林则徐禁烟时,我们可以引用他到广州时的表态:“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充分表达出这位民族英雄坚决禁烟的态度。也可以引用他本人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更显示出林则徐崇高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通过教师饱含感情的语言,使学生对林则徐禁烟的认识更加深刻而又凝炼,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3.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激活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多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方法多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单一而僵化,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思维亢奋。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教师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善于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善于创设历史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善于根据学生实际提出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善于激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鼓励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的大胆创新;善于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注重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提高能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直观感性的、生动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手段,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以《洋务运动》为例,可以作如下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运用问题探究法和自学辅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导学引思,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

1.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为什么要推行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是不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第二步,通用讲述法,并辅以多媒体手段,通过直观形象的材料,使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获得感性的认识。

第三步,运用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使学生对洋务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不断加深。

1.洋务运动为什么最终破产了?

2.洋务运动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还是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轻松、民主的讨论氛围。同时,教师也要通过点拨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性思维。

4.通过发展性的评价激活

评价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不仅具有检查和甄别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实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就必须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反馈必要的信息,为学生改进学习提供建议。而评价的标准则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包括学生历史知识和历史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包括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应避免把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强调评价的过程性还要求教师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应避免用划一的标准去评价和要求所有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实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必须恰当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各种评价方法都是为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服务的,必须根据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同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例如,对于基础性的历史知识,可以通过课堂测验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进行评价。而对于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则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法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观察法进行评价。对于学生学科能力的评价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情景体验等活动来加以评价。

要实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还必须强调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多一点热情鼓励。随意性的评价和简单化的批评指责,都会抑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弱化课堂评价应有的激励功能。

历史课堂教学的“活化”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历史思维和满足学生情感需要的有效途经,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历史教师只有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活化”,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蒋华强,江苏省宜兴中学,214200)

猜你喜欢

洋务运动活化历史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新历史
《洋务运动》教案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