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教学

2012-04-29唐海滔

科教导刊 2012年11期
关键词:整体词语课文

唐海滔

整体阅读是指阅读者凭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对阅读材料进行的宏观理解。

1 实现整体阅读的意义

首先,通过整体阅读,学生更容易掌握文章的结构,能更好的抓住关键句,理顺思路,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其次,整体阅读还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增加学生阅读兴趣。有些课文整体上看比较抽象,老师在上课之初就引出关键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就更易掌握。再次,整体阅读可以使文章化整为零、变无序为有序。有的课文口语化比较强,看起来比较混乱,但如果各个击破,一个问题引一个问题,最后将这些问题串联。这样,井井有条,就容易把握了。

整体阅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学习效率,以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对生活的全面洞察能力,从而形成较强的自读和自学能力。

2 做好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途径

2.1 巧妙设计情景与问题,感知文章内容

适时的设计相近的情景与问题,感知课文内容,对掌握文章主题是十分有利的。七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木兰诗》,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女英雄形象。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和兴趣,应摒弃老套的复述法,可以用美国动画片《木兰》的电影海报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就必然会活跃气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再趁热打铁,追问电影海报的设计用意。从海报中的人物手握宝剑,和宝剑分成的左右两边相似却又不同的脸,这两个细节就得知故事跟战争有关,而且木兰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将军又是农家姑娘。

通过对电影海报设计用意的分析,学生基本可以抓住了木兰的形象和诗歌的内容,于是可以要求学生找出关键语句,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归纳文章的主要情节,这就要求体验文中内在的情感和意旨。为了让学生抓住“热爱和平”这个难点,可以引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来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来感悟主人公的寒冷,对自己处境的担忧,对战争血腥场面的心悸和对末知命运的忧虑一一这样的课文主题。

2.2 要抓好文章的关键环节

实现文章的整体阅读,不仅是学生的问题,更是语文教师的观念问题,语文教师应树立整体意识、观念,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处理上都抓住整体,其次才是策略问题,在关键的几个环节要抓好:第一,起始阶段要抓住整体,课文的开头是“龙头”起导向作用,要充分利用新异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全篇的整体感知,可以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辅之以电视画面,使学生很快入境。第二,分析局部应不忘整体,我们强调整体阅读,不是排斥局部分析理解,而是强调局部分析要为理解整体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细节、突出整体。课堂问题的设置应少而精,扣住主旨,牵一而动百,吃透文章内涵,领会文章精神意图。

2.3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阅读中的整体感知,是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感情、脉络。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引导学生审思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从审思课题入手,就可以窥视文章的中心,抓住文章的要领。如《在烈日和暴雨下》,标题就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那么,谁在烈日和暴雨下?他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么?为什么在烈日和暴雨下干,遭遇如何?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何在?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听读、去浏览、去思考,便可以从整体上去感知全文,为下一步的品读奠定基础。说明文的导读与记叙文大致相同,只是要以阐述被说明的特征为目的。如《向沙漠进军》,“向沙漠”是“进军”的目标。为什么向沙漠进军?如何向沙漠进军?进军结果如何?前景怎样?这三个问题串连着全文,知识点点缀于这一主线之上,学生顺着这根主线去朗读、默读,头脑中既有了整体感知,同时又便于理解较为抽象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总之,读前通过审思课题导入是很重要的,可以从“题眼”“中心”“线索”“实物”等多个角度分析文章的课题,帮助学生整体感知。

其次,在讲授中也可直接切入主体。为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感知深、印象切,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直接切入主体部分进行讲读,然后再依此讲凑文章的首尾。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扣“拳打”二字讲读“鲁提辖是怎样拳打镇关西的”,从而直接切入小说的高潮部分,通过精读、角色读,从听觉、视觉、嗅觉、味

觉等多角度分析精彩的三拳,调动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大脑处于亢奋状态时,紧接着以“鲁提辖为什么拳打镇关西”回到小说的开端、发展部分,启发学生总结出鲁提辖的性格特征,诸如“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等。最后以“鲁提辖打了镇关西之后怎样”对小说结局略作分析,得出人物“沉着、机智、粗中有细”的性格,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人物形象的性格分析。这种模式打破了课文原有层次,推波助澜,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感知全文,提炼主旨。

2.4 品读语段,仔细揣摩语言

鉴赏作品的风格,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基本的是好好体会文中词语、语段。

首先,要把握体现文章思想感情的词语。一类是词语直接表达文章思想感情。如《白杨礼赞》中“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一律向上”“伟岸”“正直”“坚强不屈”,通过这些词语,写出了白杨的景美、形美、神美,依次表达了白杨树生存的环境、外部形态、内在气质的不平凡,由此层层深入地联想到北方抗战的农民,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另一类是含蓄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如教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时,要理解“狡猾”一词的用意。

其次,要抓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一篇课文往往有一句或几句话,要么透出文章中心,要么对表达中心思想有较大的作用,在文中是点睛之笔。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第七段,“母亲那种勤劳俭仆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至关重要的一句,是全文的枢纽。它不仅归结了前文所记叙的内容,而且导启了后文要表现的主线。“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干百万人创造了一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文至此,作者的感情升华,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主题得到深化。

这些词语、句段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反复朗读,仔细品味,才能更好的获取作品的内涵。

2.5 拓展思维空间,大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对所学课文要在品读的基础上精读,在深切感悟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金君丽.初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刊,2010(3).

猜你喜欢

整体词语课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找词语
背课文的小偷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背课文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