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2012-04-29范静何莉萍
范静 何莉萍
1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各层次的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我国物流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已成为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之一。但由于我国物流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学科的体系建设还不太完善,课程建设正处于探索、引进和消化吸收阶段。由此直接导致的现状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物流技术型和操作型人才的需求。分析该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对高职物流专业的培养定位目标不准确,培养模式不够合理,课程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不能适应市场实践需要等。因此,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研究是高职物流专业教育艰巨而又势在必行的工作。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2003年开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同样存在上述的各种问题,需要结合物流发展及市场环境变化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完善和修正,对物流管理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2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目标
第一,探索贯彻“1221”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教学进行优化和改革;第二,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课堂与实习基地的一体化;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和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3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方法
3.1 “1221”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高职教育和校企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即“1221”人才培养模式。“1”是将学校建成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2”是实施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系统培养,第二个“2”是全面推行“双证制”,第二个“1”是建立一个毕业生延伸培训机制。
3.2 课程改革研究的基本思路
(1)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及“1221”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企业物流一线急需人才;(2)加强课程教学课件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物流管理实际的实践性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3)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不断改善教学条件,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探索校企结合新模式;(4)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4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4.1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建设
通过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完成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建设,主要包括课程教学队伍、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资格认证等。
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案和教学课件。物流管理(下转第95页)(上接第46页)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物流管理岗位职业标准》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而制定,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物流管理岗位职业标准和物流管理能力培养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依据从业需要设置教学的知识点和训练的能力点。课程设计了3个学习单元,分别以物流管理概论、物流管理基本功能、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内容为载体。每个学习单元中包含了相应的能力训练目标,并按照有关标准给予评价或检测。以课堂方式组织教学,教、学、练有机融合,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贯穿其中。
实践教学包括物流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之前所开设的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利用有针对性的参观,增强学生对各类企业的物流状况以及专业物流公司运作现场的感性认识。物流专业生产实习是在学生基本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企业专门物流岗位实习,所进行的一次企业物流管理和作业的综合训练。学生通过实习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概况,掌握企业物流管理和物流作业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资格认证方面,组织学生参加资格认证考试,获得由中国商业技师协会颁发的相应物流资格证书。针对物流管理发展及其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中国商业技师协会在广泛调查研究、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开发了物流职业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项目。根据企业物流管理实际,物流职业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细分为:物流管理员、高级物流管理员、助理物流经理、物流经理四个层次。
4.2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要贯彻实施“工学结合”,有两种有效途径:一是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和顶岗实习;二是在校内实训室内进行仿真模拟。两种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各有优劣,二者互补互利,缺一不可。基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需要,我们与苏宁电器、长虹电器、维达纸业、沃尔玛、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富江商贸有限公司、东方石化通用设备总厂等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同时本着“仿真、示范、校企共建、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在校内建设一流的实训基地。校内商务实训中心建有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物流管理实训室、模拟公司实训室、商务信息实训室等。实训室的硬件和软件配套,动态和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水平,具有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是集教学、实训、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资源共享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训基地。
4.3 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师资队伍的内涵素质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注重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与利用。根据每个教师的专长和职业资格方向,引导教师确定教学、专业研究方向和目标。任课教师既要承担理论教学,也要承担实践教学的双职任务,并积极到企业挂实职锻炼。教师通过承担各级科研和教学改革课题,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在企业担任实职锻炼,提高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
建立优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引进企业的实战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在已有院级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基础上,以企业实战专家为主组建教学科研团队。
5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在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改革过程中,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及“1221”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流程,建立了高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更有利于培养面向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型、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