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2012-04-29鲍继改
鲍继改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与以前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社会性发展的培养;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怎样把这门课上出成效呢?
一、师生平等,良性互动
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身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如何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呢?(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起做一些有益的游戏、活动等。(2)遇事有耐心,对学生多一点关爱,课堂上多些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表情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课堂气氛就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压抑。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一些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课堂上就会形成师生良性互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二、挖掘教材,寓教于乐
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我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注意了几点:(1)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例如:在一次组织六年级学生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时,恰逢神舟八号发射成功,于是,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神舟八号”作为教学内容,主题是“神舟号的诞生与发展”。由于这个话题是当时的新闻焦点,而且学生以前课上有过对“神舟五号”飞船的了解,加上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了有关资料,课堂上学生谈兴高涨,气氛空前活跃。我又将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展望我国航天事业的未来,不仅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也使他们内心热爱祖国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课后作业是“就这个话题与父母展开讨论”,使学生做到了从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练习。(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例如在上《日新月异的变化》一课时,我鼓励学生把自己家平时拍摄的家庭生活的小片断或自己家中保存的老少几代人不同年代拍摄的照片带到课堂,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国家和自己小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3)《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能否把客观要求内化为自我需要,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因此,要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实现知行的统一。比如上《交通安全你我他》这一课时,我了解到学生家中有私家车的不少,就安排学生以“私家车越来越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主题向小区居民了解私家车增多带来的好处和弊端,同时,让学生结合在课堂上认识的交通标志向家长宣传安全驾驶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自制课件,创设情境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同样可以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魅力。
在教学《通讯的种类与发展》一课时,我自制了课件,在开始上课时就先播放了一段日本地震引发海啸的视频。看完视频,我问学生:“这是最近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发生的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谁知道是什么事?”学生大部分都知道是日本地震,紧接着我又问学生:“这个消息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学生纷纷说出报纸、电视、电脑等传媒工具,我便因势利导引入本课的主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师生关系平等,课堂良性互动,内容贴近生活,途径多样灵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走出照本宣科,走进多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