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英语课堂的美感
2012-04-29赵宝霞
赵宝霞
尽管新课标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在我们的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同学们索然无味地听,课堂忽略了同学们的情感因素。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当人的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的时候,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不能得到发展和实现。
一、在教学设计中挖掘或引入美的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足见教材的重要性。但新课标注重的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适当整合挖掘,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美感因素,以实现情感共鸣。
1.挖掘和引入韵律美
在《人教版新课标英语必修六》Unit 2 Poems 中,与其张口就讲押韵和韵律的概念,不如先领着同学们打着拍子念首童谣:
Hush, little baby, dont say a word,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mockingbird.
……
让同学们进入有节奏的情境,亲身体会什么是诗歌及韵律美,而不是用抽象的概念来充斥同学们的脑子。
2.挖掘和引入绘画美
绘画作品给人带来直观的美感,而绘画的过程同样给人愉悦感和成就感。比如在《人教版新课标英语必修2》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最后组织同学们分组设计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海报,主要用图画或漫画加上英语语言的形式。同学们既体验创作的过程,又分享其他组成员带来的绘画作品的美感,还能培养对英语课堂的兴趣。
3.挖掘和引入意境美
在《人教版新课标英语必修一》 Unit 3 Travel Journal 里边有句话:“It makes wide meanders through low valleys to the plains where rice grows.”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其中的画面,湄公河河水蜿蜒,缓慢地穿过低谷,流向生长稻谷的平原。语言承载着画面,两者相伴相生,美感自然生成。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教材中寻找美感,比如修辞美、幽默美等等。
二、在生活、活动中体验语言的美感
1.发掘生活,利用生活为英语课堂创设地道情境。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要将教材与生活巧妙连接,使学生学有所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与课堂教学有关的鲜活的东西,才能使同学们的兴趣细水长流。与生活相结合,使同学们不仅美在其中,还可以将语言掌握得游刃有余,何乐而不为?
2.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语言的美感和参与的成就感。对于课堂活动,加上一定的奖励机制,学生定会积极参与。教师不妨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表演。根据《人教版新课标英语必修3》第三单元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我们在年级举行了联合话剧比赛。奖励机制是录下比赛现场,刻录光盘保存到资料库;并给每名参与的同学发一张光盘及获奖奖状。同学们踊跃参与,找道具,练发音,琢磨台词,合作排练舞台效果…… 最后,同学们的表演语言地道,声情并茂,将其中的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且在接下来的日子,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也高涨起来。表演后的一节课,每班又组织了一次自评和互评,同学们在评论过程中都提到收获很多:如收获了美好回忆,创新精神,对话剧的进一步了解,英语的美,还收获了参与的成就感。
三、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美感
记单词是让很多同学头疼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自己找到有趣而持久的记忆方式,比如innocent(无辜的,天真的)可以拆成in no cent,就是兜里没有一分钱,他肯定是无辜的。accountant (会计师),account 账户,ant 蚂蚁,合在一起是天天爬在账户上的蚂蚁——会计师。Chief ,chef 两个词对比记忆:酋长( chief )对厨师( chef )说“少了‘我(i),你就成了厨子”。Beneficial 一词,学生经常将前两个元音字母e弄错,告诉学生这样记:beneficial中,ene 部分, 两边分别有只眼睛(eye),中间一个鼻子(nose),为对称结构ene. Penguin 的谐音“胖闺女”,并且还可以联想它像胖闺女一样的形象。简单有趣的记忆方法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单词的恐惧感,并不断体验成功的美感。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学习和成长。教师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所以我们有责任把“美感”重还英语课堂,把“兴趣”还给学生。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充分发掘教学内容和生活,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活动,学生可以亲自参与﹑体验语言美感;巧用趣味学习﹑记忆方法,学生可以体验成就感带来的美感。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感的圣地,让学生快乐学习及成长,同时教师也在享受快乐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