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化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2012-04-29王芳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11期
关键词:pH值职校学习动机

王芳芳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历来受到教师的重视。由于职校学生总体化学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足,并且多数外向好动,相比普通中学的学生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很难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快速集中注意力进入新课学习。因此,职校的化学教师更应该重视课堂导入的环节。下面就职校化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的问题,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及相关心理学理论,谈几点看法并介绍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职校化学课堂导入有效的具体体现

1.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心理学家指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与认知过程紧密联系,具有组织人们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作用,是每个人进行学习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因素,所以如果教师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以专注的思想状态投入到化学新课学习中,对其学习效果必将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化学课堂导入有效的首要体现是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针对职校学生普遍学习习惯较差,注意力集中困难的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2.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驱动力,它能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也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是学习动力最重要的源泉。如果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因此化学课堂导入有效的另一个体现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而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当学生产生了学习化学的强烈动机,就能促使学生产生迫切想要学习新课的愿望,并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新课的学习目标。因此,有效的化学课堂导入还体现在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机。

4.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心理活动是思维,而课堂导入是思维的起点,它使学生的大脑细胞兴奋起来,为整节课的思维过程作好准备活动。作为一门理科科目,化学教学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所以,在化学课的导入阶段,引发学生的思维也是课堂导入有效的标志。

5.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成功的导入还体现在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调查显示,学生的各种与学习有关的心理活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如果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并集中注意力,积极的展开思维,从而为整堂课实现有效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职校化学课堂导入的特殊性

目前中等职校并不是所有专业均开设化学课程,一般只在化工、纺织、印染、医药等专业中作为专业基础课而开设。这些学生基本上化学基础差,数理逻辑智力欠强,并且多数外向好动,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当然存在这些不足的同时,职校的学生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优点:他们兴趣广泛,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普遍对自己的专业比较感兴趣,并有意向学好本专业。

针对以上特点,总结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发现有以下特点的课堂导入能很好的激发职校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能够与本专业知识(如印染)紧密联系,帮助解决专业课学习上的疑点;2.能够与生活实际及时事新闻紧密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有用;3.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4.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5.教师讲述语言风趣,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实践证明,只要符合以上特点不管用哪种导入的方法,都能够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

三、职校化学有效课堂导入的具体措施

1.联系专业知识导入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相对比较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身应该起到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的作用,因此,在化学课堂导入时如果能够紧密联系专业课程,让学生明白本知识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专业知识,那么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实现有效导入。

例如:在染整技术专业的班级授课时,对于水的电离和溶液PH值这节新课的导入可以结合专业知识提出如下问题:(1)同学们知道在直接染料染涤纶时要调节溶液的PH值在5-6之间,那么具体的我们该怎么做?又如何测计算和测量溶液的PH值?(2)在活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阶段要调节溶液的PH值到10左右,我们通常选用什么试剂,原因是什么?(3)大家知道溶液存在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紧密结合本专业实践课程,学生有兴趣进行深入的学习,这样的导入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思维,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为后续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设疑导入

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用设问引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而且各种有效的导入应当都能引起学生自觉的提出问题,并积极在课堂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讲糖类一节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在同学们的印象中糖有哪些特点?(这时多数同学都提到了糖是甜的),教师澄清:事实上很多糖并不具有甜味,而且有甜味的物质也并不一定是糖。这显然使学生产生了认知的冲突,学生自然就有这样的疑问:究竟怎样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糖类呢?而这一问题正是我们本堂课需解决的问题。当学生自己有想要解决的问题时,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被调动起来了。

3.实验导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用实验导入也是化学课堂导入的一种重要方法。多年的职校化学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实验总是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参与实验的欲望也很强,所以精心设计一些涉及到新课内容的,又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对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讲到盐的水解一课时,可以在新课前先设疑让学生猜测饱和的碳酸钠、氯化钠和氯化铵这三种盐溶液的酸碱性,然后带着疑问做测定饱和的碳酸钠、氯化钠和氯化铵溶液PH值的实验,其结果显然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将急于弄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进入盐类水解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一定是高度集中的,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4.悬念激趣导入

在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氯气这节课时,我首先展示了一张运输氯气的车侧翻泄漏事故的图片,图片中处于事故点附近地势较低处的农作物枯死并被漂白,旁边不幸倒地的一农妇所穿的鞋子被漂白,而衣服未着地部分却并未褪色,另外发现于地势较高处的农作物却无大碍。通过投影观察,引出对氯气化学性质的学习。这一做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借助模型导入

化学模型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因此抽象的知识点配以模型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感兴趣,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例如:讲“同分异构”这堂课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分子式为C5H12的几种同分异构体的分子球棍模型,并让学生尝试归纳这几个分子的关系,从而引出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这样做一方面能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直观的认识,从而降低对这一概念理解的难度,通过模型的展示也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为后继学习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职校化学课堂的导入并无定式,而且很多具体的方法经常需综合应用,只要教师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特点出发进行课堂导入的设计,并能注意导入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避免盲目追求表面花哨和热闹而使导入流于形式,那么一定能实现职校化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pH值职校学习动机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PH值在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我的职校我的梦
脱硫系统PH值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