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上公墓对祭祀文化的影响

2012-04-29赵渊文

新闻世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公墓逝者场所

赵渊文

【摘要】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基本日常生活,就连从人类远古祖先那里流传下来的、似乎与现代科技格格不入的文化习俗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及网络公墓出现对人类社会祭祀文化的影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从传播学的角度,运用梅罗维兹的“情境论”对网络公墓、网上祭祀等现象进行解读,梳理互联网与传统祭祀文化之间是如何发生联系并产生影响的。

【关键词】网上公墓网络祭祀情境论

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的祭祀传统,祭祀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我国人民通过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来表达对先人先祖的追念和敬意,以这样一种寻根谒祖、慎终追远的方式实现宗族的认同、行为的规训和文化的传承。而祭祀仪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以人们亲身来到墓前扫墓、祭拜的形式实现的。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对现实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网络媒体甚至开始向古老而传统的祭祀活动延伸,从而兴起了一种新的网络应用——网络祭祀,而网上公墓的大量出现便是其标志。

一、什么是网上公墓

网上公墓,是一种可供人们在网络上为逝者建立虚拟纪念馆,并可对现实祭祀活动中的各种内容、环节、程序进行模拟,使人们在网上就能祭奠逝者亡灵的网络应用。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祭奠者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完成各种虚拟的祭祀仪式。如用鼠标将“祭品”拖动到逝者的“墓碑”前,可以为逝者“献花”、“点烛”、“上香”、“烧纸”等等。除此之外,网络祭祀相比于传统的祭祀活动,祭奠者可以从网上公墓中获得更多关于逝者的拓展性信息,比如逝者的生平简介、事迹、祭文等等,且信息容量没有限制,这都是人们在现实中的祭祀活动中难以实现的。

二、网上公墓的“情境论”解读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类社会中的祭祀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通过网上公墓,人们可以不用亲身来到逝者墓前,而在网上缅怀逝者、祭祀祖先。而人类社会中这样一种神圣而古老的祭祀仪式,是如何与作为现代社会科技成果的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并在其作用下发生变革演进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当人们试图通过网络技术来复制现实中祭祀活动的内容时,为什么刚好也能获得一种与真实的祭祀相似或者相通的仪式化感受,还可以将这种尝试称之为“网络祭祀”并以其作为现实祭祀活动的一种补充,甚至还寄希望于这种“对现实的复制”能够完全取代现实。这种祭祀与技术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梅罗维兹的“情境论”来解读。

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兹在其著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论述了电子媒介所导致的信息流通型式的变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他在继承了社会学家戈夫曼“场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影响人们行为的机制,即媒介的引入会改变原先物质场所中的“信息流通型式”①,而信息流通型式的改变会导致情境的变化,情境则最终决定人们行为的适合性。一般情况下,情境与物质场所会有某种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具体说来就如:教室一般是用来学习的场所,而运动场经常是用来慢跑的。但随着条件的改变,比如媒介的引入,这种相关性会被打破,物质场所中原本的情境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在网络祭祀中,正是媒介技术的引入,打破了原本人们行为和物理场所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过去,与人们的祭祀活动相对应的物理场所是逝者的墓前,而且这是一种比较固定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人们要想祭奠逝者,从事祭祀活动,就必须来到逝者墓前。这即是祭祀活动得以发生的“信息流通型式”。而当网络介入之后,人们可以通过网上公墓祭奠逝者,并通过其对祭祀内容的模拟和其所传递的象征性符号与信息,使得原本存在于物理场所——电脑屏幕前——的信息接收与作用方式,也就是梅罗维兹所说的信息流通型式发生改变,于是在电脑前,人们也就能产生一种类似于进行祭祀的仪式化感受。听上去古老而传统,似乎与现代科技格格不入的祭祀活动,也就这样与媒介技术产生了联系。

三、网上公墓对祭祀文化的影响

1、对祭祀活动公共性的促进

以网络为载体的祭祀活动的出现,必然会与网络传播的属性结合起来而呈现出与现实祭祀活动不同的特点。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充分参与公共生活的技术手段,这也使得网上祭祀的规模具有了无限可能,祭祀的公共性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过去的祭祀仪式中,人们参与祭祀活动会受到诸多技术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地理的限制,地理的阻隔使得祭祀活动的规模受到人类征服空间距离能力的影响,因此即便是公祭仪式其规模也是相当有限的。其次是祭祀场所的限制,公祭仪式的规模同样受到祭祀场所所能承载的人数上限的制约。而网络媒体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人们参与祭祀活动的技术条件,使得公祭规模获得了质的提升。公祭活动不再受到组织过程中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制约,人们不必一定要在同一个时刻聚集在同一个地点才能参加公祭仪式,祭祀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可能性。由陕西省网管办和西部网在2008年联合推出的“网上三维祭祀黄帝陵”就是大规模网络公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这样一个三维模拟的黄帝陵,全球的华人都可以在方便的时间内通过上网参与祭祀大典,在鼠标和键盘控制下,“如同置身黄帝陵前,从庙前广场拾阶而上,进入轩辕庙,登上祭祀广场,步入祭祀大殿,黄陵古柏郁郁葱葱,仿佛就在眼前”。网上公墓同样也有这些华人先祖的纪念堂,也能承载这种规模巨大的公祭仪式,而网上公墓给公祭仪式带来的便捷性和规模的无限可能性,可以大大提高民间对于公祭仪式的参与程度,促进祭祀活动公共性的提升,充分地发挥出大规模公祭活动所具有的文化传承、身份认同、社会教化的功能。

2、祭祀活动趋于日常化

在过去,由于祭祀活动对物理场所的要求,使人们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来到逝者墓前进行祭拜,这也就是祭祀活动一般与传统节日联系紧密的原因,因为节日提供了一个家人团聚,同时拥有闲暇去祭拜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此形成了在传统节日进行祭祀的风俗习惯。而网上公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实中风俗习惯对举行祭祀活动举行时间的规定性。人们只要在对逝者心存感念之时就能通过网上公墓进行祭奠,并以“点烛”、“献花”、送上“祭品”寄托哀思;通过阅读逝者生平事迹、祭文留言,实现逝者与生者之间的相通,生者与生者之间的互动。网上公墓的出现,使祭祀活动不在囿于传统节日的限制,使祭祀活动呈现出日常化的趋势。

3、祭祀对象的泛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祭祀仪式中的祭祀对象也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出于对自然界中神秘力量的敬畏而进行祭祀仪式,这时的祭祀活动属于泛化祭祀。而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地域及家族势力膨胀,人类的祭祀活动也开始由泛化祭祀向家族性祭祀转化,家族祖先神开始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香火,②这种状况也一直持续到网上公墓出现之前。而网上公墓的兴起,为我国的以家族性祭祀为主导的祭祀文化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泛化祭祀开始增多,人们祭祀的对象不再大多局限于家族中的逝者和祖先,祭祀对象出现泛化的趋势。“网络祭祀的便捷性衍生出一个功德无量的效果,即极大地拓宽了祭奠的范围,无论是亲友,还是革命先烈;无论是领袖名人,还是自然灾害或战争中丧生的人们,都能够被来自天涯海角的祭祀者轻松祭奠”。对社会中因见义勇为而牺牲的英雄网上悼念,对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中丧生的人们进行的网上公祭,都体现了这种祭祀对象泛化的趋势,而祭祀对象的泛化,同时也是与祭祀活动的日常化紧密相关的,正是祭祀的日常化,使得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节日进行祭祀,从而扩大了祭奠的范围。

4、祭祀观念的理性化、科学化

网上公墓的兴起,提供了一种新的祭祀形式,它在为人们的祭祀活动带来变化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长久以来的祭祀观念。网络祭祀的便捷性,经济性,使人们自然将其与现实祭祀活动相比较,使人们意识到网上公墓给过去的祭祀仪式带来的改变,祭祀不再需要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来到墓前,只需登陆网上公墓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祭祀变得更加经济便利;不再需要真正的点烛,烧香、烧纸,通过多媒体技术同样能够模拟实现,使祭祀变得更加安全环保。在祭祀形式发生各种各样变化的时候,人们也会很自然地去透过形式上的繁杂去思考人类祭祀行为本身的意义所在,从而形成对自身行为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无论是祭奠者亲身来到墓前,还是通过网上公墓祭奠逝者,背后都透露着生者对逝者的缅怀和追忆,这种情感的表达才是祭祀中最为重要和宝贵的东西。认识到祭祀文化的内核,便有助于人们更新自己的祭祀观念,更加理性、科学地对待祭祀,而不必拘泥于一些陈腐守旧的祭祀习俗,催生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祭祀观念,从而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祭祀文化。□

参考文献

①Meyrowitz,Joshua,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P35-38

②李欣,《论中国传统节日与祭祀文化》[J].《文学自由谈》,2008(8)

(作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猜你喜欢

公墓逝者场所
神秘的恐龙公墓
逝者师友二题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听的场所
新見《金山吴公墓銘》考釋
恐怖的大洋公墓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远离不良场所
恋爱场所的变化
大宋摄夏州观察支使何公墓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