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条人家

2012-04-29韦如辉

金山 2012年11期
关键词:案板油锅油条

韦如辉

清晨,沿涡河二号码头往上走,准能见到他们。

一男一女。做着炸油条的生意。

男的脸白,体胖。一头黑发油光可鉴,向后梳得一丝不紊。尤其肚子大得离奇,怀里好像揣着一床冬棉被。由此,手中的一双大筷子长得出奇。筷子伸到油锅里,动作显得十分迟钝,像表演小品一样滑稽。

再说女的,个矮,黑瘦。面前放一案板,案板上码一堆醒好的白面,雪山一样的白。掐馅、杆压、切块、成条,而后双脚踏上备好的两块砖头,将毛坯丢到高高架起的铁锅里。

滚开的油锅,翻江倒海一般。

起早锻炼的人们,顺便买几根油条回家。随着天色渐亮,锅前排起队,越排越长,考验着人的耐性。前面是条小街,地点本来就局促,排队的人们不经意间将小地方弄得更小,便招来过路人的怨声。

有人拿男的肚子说事。说老板啊老板,如果你的肚子再小一圈,就能多过去一个人,街就不挤了。

男的笑笑,露出两颗金牙。不急,不恼,不上火。锅里的油条,被他弄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倘若面前站的是熟客,他不说话,只将硬币收了。或用纸包,或用袋装,有条有理地将滚烫的油条递到客人手里。若是不熟,问一句,老的?嫩的?只一句。

渐渐地,男的总结出一条规律。老年人,牙齿虽不好,却爱吃老的。老油条在几颗稀牙或者假牙的帮助下,在嘴里风生水起。年轻人则不然,多喜欢吃嫩些的,嚼一口筋道的嫩油条,喝一口原汁原味的鲜豆浆,生活的自信油然而生。

生意一天好似一天,并不因为春夏秋冬的变换、风霜雪雨的侵袭。

女的每每满头大汗。可是,总不见她喊累,每天皆准时准点出现在固定的地方。

与女的不同,男的则显得有些娇气。尽管他的活儿不重,只不过重复着几个简单的动作,但是他的脚撑不住,时常微微打颤,让人觉得马上要倒下来。

女的小声提醒,活动活动,别老那样站着,搁谁谁也撑不住。男的似乎很听话,两条腿轮番地摆来摆去。

排队买油条的人们,心里生出几分羡慕或者嫉妒。看看,人家夫妻多么恩爱,啧啧!有的女客,就替女的委屈,凭什么他那么得劲?凭什么她还要关心他?男子汉大丈夫,本来顶天立地,现在倒好,偏让女人照顾,无可救药。当然,这些只是食客们的心理活动,谁也没当冒失鬼,轻易将肚子里的话说出去。毕竟,人家你情我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今天怎么多给一根?是促销,还是原材料掉价了?细一想,不对啊,现在的物价见风长,哪有掉价这一说。况且,他们的生意非常好,没理由再六个手指头挠痒——多一道子,去搞促销啊。一打听,才知道他们家有喜事了,大喜事!女儿考上大学了。两个人高兴,决定在一个星期内,凡是来买油条的,不论买多买少,每人送一根,让不该高兴的人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人们的好奇心被一根奉送的油条调动起来了。上哪个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离家远不远?得到准确的答案后,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好啊,有出息!之后,还要多问一句,怎么没见过你女儿过来?改天带来,让我们认识认识。

他们的女儿始终没有出现。人们不好意思一而再再而三追问,慢慢就淡忘了。

入冬的头一天,天已大亮,买油条的人们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左问右问,皆是摇着的脑袋。雷打不动的油条摊,怎么一夜之间被风吹走了?

早上吃油条上瘾的人们,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焦急,一天的好心情搅得乱糟糟的。跑到别处买的油条,味儿不怎么样。

男的病了,住进了医院。难怪他胖得不正常,原来有病。不容易,他们不容易,那个女的更不容易。

摊点仍给他们留着,尽管地点小,没有人来占他们的。走来过去,人们不自觉地回头张望,期待他们惊喜地出现。

五一节,空气中飘荡着扑鼻的油香。正如人们期待的那样,那口高高的油锅,又稳稳地立在那儿。

两个女的,一老一少。

老的还是那个女的,比以前更加憔悴,额上已布满皱纹。

少的,个高,白颈,眉清目秀。嘴里嚼着口香糖,偶尔吹出个泡泡。

有人望着那个俊俏的姑娘问,这个是你女儿?

女的点点头,眉宇间露出丝丝缕缕的笑。

再有人问,她爸呢?怎么不见他过来帮忙?

老的只顾忙,不回答。少的也只顾忙,不回答。

问的人觉得无趣,多嘴,便不吱声,盯住娘俩看。

锅里的油滚开,翻江倒海一般。

猜你喜欢

案板油锅油条
烧饼 油条
油条让我相信爱情
油条让我相信爱情了
价值连城的案板
油锅起火怎么办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从“有风自凉”到“稳坐油锅”
每周都要给案板“洗个澡”
水落油锅里溅水花
厨房那些事儿:清洁案板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