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被“吞噬”的听力
2012-04-29钟诚
钟诚
正常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为20~20000 Hz(赫兹),人类言语频率通常在500~3000Hz之间。很多人觉得年龄大了听力下降是正常的事儿。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人听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有些情况下,由于环境和身体的原因,听觉功能损害后出现了听力损失,并且出现言语接受与表达障碍,影响学习与社交活动,就有可能是耳聋。根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耳聋又可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
轻度聋:近距离听一般谈话无困难,纯音和语言听阈在26~40分贝。
中度聋: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听阈41~55分贝。
中重度聋:近距离听大声语言困难,听阈56~70分贝。
重度聋:在耳边大声呼喊方能听到,听阈71~90分贝。
极重聋:听不到耳边大声呼喊的声音,纯音测听听阈超过91分贝。
平日里,人们可以就听力损失做一个粗略的估计,方法为:
正常的语言交流没有问题,只是偶尔地听不清楚他人的对话,那么平均听力损失一般不超过45分贝;听别人说话要注意听,别人声音小时会听不清,看电视开很大音量,那么平均听力损失大约在50~55分贝;别人一定要很大声说话才能听清,那么一般来说,听力损失不小于60分贝了。
当然,对于耳聋的判断,还是应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听力测试。
有些耳聋,与耳鸣共存
耳聋有时会与耳鸣同时存在,也可能只有耳鸣,而没有耳聋(常称为神经性耳鸣)。
耳鸣一词源于拉丁词,原意为耳部响铃样声音,现指外界并无相应声源存在,但主观上感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耳鸣是耳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人群中17%有不同程度耳鸣,老年人耳鸣发生率可达33%。
尽管没有文字记载,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自从人类诞生起,耳鸣就在烦扰着人们平静的生活。据说,东印度部落的人就认为耳鸣是耳内有小动物居住,如果一个小动物与另一个小动物打架,或因异物骚扰,就会出现耳鸣。在古代,为了缓解耳鸣,人们曾试用过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方法。如公元2世纪,古埃及人对耳鸣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一根芦苇杆把玫瑰汁或黑芦苇汁、草药等的混合物吹入耳内。
耳鸣难题,困扰至今
耳鸣的原因迄今不明,所以耳鸣这一历史性难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患者和一代又一代的耳鼻咽喉科医生。
对任何疾病而言,诊断是治疗的基础。但耳鸣的诊断极为困难,因耳鸣是多种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症状之一,影响因素甚多,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密切相关。医生在诊断耳鸣时会力求做到3点——
1.定位:病变部位诊断。
2.病因:病因诊断。
3.定量:分级诊断。
通常,耳鸣发生后需要进行详细的相关检查,如病史的询问采集、全身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协助中枢及其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及定位,还有耳鼻咽喉科常规检查和颈部检查和颞颌关节功能检查、全面的听觉功能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和耳鸣相关测试。
对于患者来说,一旦出现耳鸣就诊,应自己首先回忆有无同时伴有耳聋及眩晕,如有,还要注意发生的先后关系。
另外,耳鸣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音调是高调还是中调、低调,如蝉鸣、隆隆声等;最后还要注意有无搏动性,以及是否与心跳或脉搏、呼吸有关等,这些都要向医生讲明,以帮助医生尽可能明确病因和诊断。
曾经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自觉半年前出现持续性右耳鸣,无时无刻不在的声响让这位女士烦恼无比,辗转于多家医院就诊。有些医生简单看一看,说可能与更年期有关,用了些药,无任何效果;有的做了听力检查、颈椎片检查、CT检查,都未发现明显异常,开了一些药,还是没有反应。最后患者抱着很沉重的负担来就诊,仔细检查外耳道后发现在鼓膜的边缘有一根只有三四毫米长的细头发紧紧附在鼓膜表面。在显微镜下仔细把这根发丝取下后,困扰半年的耳鸣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然,这是非常少见的一个病例,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耳鸣的原因可能千变万化,有些甚至是难以想象的。
有的耳鸣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梅尼埃病、中耳炎、高血压、颈椎病等,此外,听神经瘤也能引起早期耳鸣的表现,因此要注意及时就诊。
对于能明确病因的耳鸣,治疗可达到较好效果。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耳鸣无法明确病因,因此治疗也非常棘手。至今,尚未发现可彻底治愈耳鸣的药物,某些药物对耳鸣有短期疗效。此外还有掩蔽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物理治疗方法,有时可能缓解或消除部分耳鸣。
编辑/严敏jtyy673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