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看今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2012-04-29宋尽贤赖天德毛振明于素梅

体育教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技能运动

宋尽贤 赖天德 毛振明 于素梅

宋尽贤(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

首先回顾一下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观摩展示活动的发展历程。2004年在肇庆,由教育部体卫艺司主办第一届,目的是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从无锡的第二届起,改由体卫艺司委托我们学会主办,每两年一次,至今已举办了五届。针对前两届活动的不足,分别在大连、宁波举办的第三、四届增加了展示后的研讨,力图使观摩展示活动由关注方法和具体形式转向对体育课程改革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但效果不理想。

结合课程标准2011版的实施和关于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的要求,我们提出从第五届起展示活动的目的要从“以表扬先进、展示优秀课的具体形式为主”转向“引领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在安排活动日程时要求宁肯少展示几节课,也要保证足够的研讨时间。依据“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的认识规律,要求展示活动不只让人看到“有什么”,更要了解“为什么”,并与河南省教育厅和郑州市金水区商量,把这一要求贯彻到包括开幕式阳光体育展示在内的各个环节。

实际进程表明,第五届展示活动较好地实现了这一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今后组织教学观摩展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结合教学展示进行互动研讨,符合“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规律

把总结、展示、交流教学改革经验和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研讨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提高观摩展示活动的综合效益,也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推动课程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一位大学教授在研讨现场发言表示,通过观摩此次展示课和参加现场研讨,他认为在有关体育理论的研究方面,再一次走到了实践前面。建议今后各地在举办类似活动的时候借鉴这一做法,重视提高综合效益,重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使观摩展示活动得以更普遍、更经常地开展。

二、在展示课现场就地组织上课教师、指导教师,专家与观摩教师共同参与研讨和交流,这种形式值得大力提倡

现场就地研讨,可以有的放矢地围绕所观摩的展示课进行讨论,还可以探索和交流体育实践课背后的理论问题,从而把学习观摩和深入探讨体育教学的内在规律结合起来。研讨时不但有专家评述,还有上课教师关于备课过程的思考与说明,参与观摩的教师还有机会就教学过程的某些方面表达肯定与质疑,为一线教师与专家交流提供了机会,是挖掘展示课内涵、探讨如何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希望各地在组织研讨方面采取更多、更好的形式,吸纳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使体育教学研究和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百花园呈现出繁花似锦的绚丽局面。

三、举办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更提倡就地,就近组织

为了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理论研究、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今后我们要在上级学会与教育部体卫艺司的领导下,在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以及广大体育教师的支持下,继续组织好两年一次的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更加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观摩展示活动向纵深发展。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能参加全国性活动的毕竟只是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的极少数。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关于“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要求,更应提倡就地、就近组织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使更多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有机会参与观摩展示。有文章介绍说,美国全国有5

000个教师培训中心,按其全国3亿人口粗算,平均每6万人就有一个。而我国人口60万以上的县不在少数,是美国一个教师培训中心覆盖人口的10倍。建议积极探索健全县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级范围内开展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相结合的机制,使五年一次的教师全员培训真正得到落实。

赖天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总的来看,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开得比较成功。从展示课反观授课教师与指导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的理解,大体上已逐渐趋于一致;通过研讨,对一些过去认识比较模糊的问题,现在也都逐渐地清晰了起来。值得欣慰的是,不同意见的争论少了,趋于一致的共识多了,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的能力提高了。我认为,这次展示活动对与会的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坚定课程教学改革的信心,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我自己也在这次观摩展示活动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育与鼓舞。现就通过展示活动对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谈几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体育教学改革将朝着创新求实的方向发展

改革就意味着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实施。通过10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广大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大大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这次展示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教师都力求在组织教法上有所创新,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追求创新的实效性。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克服了那种片面追求热闹、翻新花样、华而不实的作法。我认为这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创新求实”应当是我们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二、有重点地全面整合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在体现学习目标多元特征的同时,还应注意有所侧重。”“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与价值。”过去,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课程多元目标时,有些教师往往把“五个领域”的目标一股脑地写到教案中去,不知道如何进行整合。有些目标,特别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与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脱节,形同虚设。而在这次的观摩展示课中,大都以运动技能教学为载体,以学习与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为重点,结合教材与教法的特点,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样做既有利于重点目标的达成,也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我想这种作法很可能会得以推广。

三、更加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可以说已深入人心。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基本上也都成了广大体育教师的共识。他们认识到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不仅是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同时也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与满足学生运动欲望的需要。因此,在这次展示课上,授课教师都比较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如每进行一项练习都提出练习次数的要求,而且几乎所有的授课教师都专门安排了“课课练”,用来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我认为,运动负荷的安排将成为今后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四、通过掌握与提高运动技能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强调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过去贯彻落实这一理念,许多教师主要着眼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娱乐性较强的练习内容或游戏来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通过实践,大家体会到这种作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并非长远之计。于是就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组织教法的改革上来。在组织教法的趣味性与实效性上多下功夫,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与提高运动技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运动兴趣得到激发与升华。与此同时,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这些作法,在这次展示课中都有较好的体现。我认为,这一作法将在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得到普遍的关注。

五、结合体育学科与学生年龄特点运用现代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课程改革之初,由于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这些学习方式缺乏深入研究,运用这些学习方式大多比较表浅,徒有其形,难有其实,因而受到诸多质疑。在10年的改革实践中,广大体育教师边实践,边学习,边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结合体育学科与学生年龄的特点,灵活运用现代学习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在对运用现代学习方式求全责备的少了,共同探索的多了。由于运用现代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个问题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更好的效果,必将受到理论工作者与广大体育教师的广泛重视。

六、积极探讨运动技能目标的达成度

运动技能既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是实现课程其他目标的载体,因而运动技能教学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这一点在这次展示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展示课的教学设计来看,许多教材教学单元的学时都有所增加。这反映了大家都想克服过去那种“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作法,希望让学生学得好一点,学得扎实一点。但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样子,具体达到什么程度,仍然不太明确。

课程标准列举的运动技能类别与项目很多,显然不可能让学生对每一个项目都学成一样,即便是同一个项目,不同的学生所掌握的程度也不可能一样。于是对不同项目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及其等级标准的探讨就势在必行了。不同项目的“有所体验”、“初步掌握”、“基本掌握”、“较好掌握”、“熟练掌握”、“具有较高运动水平”的具体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的研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体育学科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高度关注。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体育教师也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积极探索有关运动项目学生技能目标的达成度与等级标准。这也是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评价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

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教授)

日前,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我照旧参加了这个活动的准备和实施的全过程。应该说,我们的展示活动越搞越好了,方向越来越正确,对基层老师的指导性越来越强了。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展示活动不断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让更多的体育教师可以学到别的老师的好经验和教学本领,让那些优秀的体育教师把自己多年研究出来的好经验介绍给别人。我想,这些目的都已基本达到了。在此我们还应该做好的一件事,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来找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找到我们今后要更加努力的课题,找到今后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教学实践、方法展示和成果推广的方向。在此,我仅就参与此次活动审查、评奖、讲评等活动时的一些感受,谈谈对今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工作的认识。我想从“体育回归”、“钻研学理”、“教师技能”、“改革心态”、“培训内容”、“专家压力”几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内在关系、但实际上都是与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进步息息相关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是“体育回归”

可能谁都能感到,现在的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有一种明显的“体育回归”趋势,这表现在:

1.展示课的名称都是以体育运动技术为名称的,而不是过去那些很像“曲目”“小品”和“电影电视剧”的所谓“主题”。

2.课的教学的目标都是以“教会什么”“锻炼什么”为主要指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简单搬上抽象的“五个领域目标”以装点新课改。

3.教师们所展示的主体内容是体育运动技术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大家热衷于展示我设计了什么怪诞的主题以示我的教育思想有多新;你用了什么奇怪的家用器具和生活物品以示体育与生活的密切结合;他穿了什么样的衣服、扮演了什么人以示他多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我说了什么取悦学生的好话,让他们感到温情以示我多么地尊重学生;你引进了什么似是而非的新内容以示你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有多重视;他用了多少的废标语旧麻袋以示他很能因陋就简、克服教学硬件困难等等。

4.展示课的各个环节都会围绕运动技术教学而展开,技术教学的教法是否正确已经是广大体育教师观摩的重点和要点了。

5.相当一部分评课教师已经开始注意评价运动技术教学的细节,开始用“这时应该采用这样的练习”“这时应该是这样的比赛方法”“这个教法是不是有效应该研究一下”“这个动作的示范不准确”的话语体系来评课了,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用“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节课注重五个领域目标的实现”“这节课很有新意、有特色”“这堂课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等这样无用、无力、索然无味的语言来“忽悠”和“糊弄”广大体育教师了。

可以看出,今后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研究会不断地从“理念”转向“实践”,要从“虚的忽悠”到“实的进步”,还要从“粗放的课程改革”到“细致的教学进步”。

二是“钻研学理”

由于体育学理和教法研究的严重不足,体育课程依然面临着“不知道什么是‘会”“不知道如何达到‘会”“不知道通过什么教法能教‘会”“不知道教多少时间能教‘会”等等一系列学理的基本问题。但可喜的是现在有许多体育教师开始注重学理的研究了。在我点评的“篮球切入”的几堂指定教材的片段课中,指向学理的探索初见端倪,令人欣慰。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的讲解明确指向技术的细节和真正意义上的要领,使得同学们认真听讲甚至探头伸脑地听。

2.教师的练习环环相扣,难度层层叠加,学习不断进步,教师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课题,而学生们则由衷地大声说“好”,积极性发自肺腑。

3.学生课中的专项练习花样很多,而且这些练习与运动技术学习关联度很高,学生在强度较大的专门练习中呼哧带喘,运动技能的实战性练习和运动素质的“课课练”相得益彰,一举两得。

4.运动技术习得有深度关联的探究学习越来越多,有意义的探究性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指向运动技术学习的深入思考,比如“我和对手的距离是怎样的”“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晃过对手”“我应该在接球时注意哪些问题,会遇到怎样的干扰”“我应该怎样防守”“对手高大时和速度快时我又该怎样防守”等等,这些问题与学理密切相关。

5.体育教师的评价语言更加具有技术含量,也更加有指向性和激励作用,以往经常出现的空洞、无力,甚至肉麻的“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做的太漂亮了”等虚假表扬几乎听不到了。

6.围绕快乐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的运动器材和道具的改造和创意多了,如我评的江苏的课中就见到一个硕大的篮球筐,而以往低级庸俗的破麻袋、废标语和扁担南瓜之类消失了踪影。

7.看课的教师们更认真了,他们都在关注着做课教师的教法运用,相信他们也在思考着相关的学理和教法的问题。

三是“改革心态”

在此次展示活动中,无论是展示课的教师还是看课的教师,大家的心态比10年前要平和了许多,看课教师们的眼神中多了一些淡定和平静,做课老师的教案和课堂都少了浮躁。一段时间里“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设计理念”中常见的高昂口号、宏大目标、浮躁承诺以及盲目批判,逐渐被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问题分析所取代。这种心态的转变代表着体育教师的整体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态度已经从“盲目激奋的革命精神”转变为“有现实问题的有针对性解决”,已经从“被人忽悠起来的亢奋”变成“面对自己真问题的探索”,在这样正确的体育课程教学的良好心态下,我们的课程改革有望会逐渐取得更实在的成果。

四是“教师技能”

通过评课我发现,凡是某个教师的运动技能好,对该运动技能理解得深,他的教学设计就很合理,课的技术学习的难度就有递进感和层次性,教师的讲解很清楚简洁,教师的示范很清晰,教师的指导和指点就很到位、很有效果,技能的练习方法就很多样、很有特色、很好玩,教师的技术学习总结就很“点穴”,教学的比赛组织就很适时适量;而相反,当某个教师在所教项目上的技能较差时,他的教学设计就很别扭虚假,课的技术学习的难度没有递进和层次,教师的讲解就感到像背书,语言很不生动,干巴巴的,教师的示范就很勉强,也不敢多做,甚至不敢示范,教师的指导和指点就似是而非也没有什么效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干巴巴,通常是排成队列的练习为主,看着整齐但实际很枯燥,一点不好玩,教师的技术学习总结就会远离技术要点而绕到“态度”和“努力”上去,课中教学的比赛组织就难以适时和适量。由此可以看出,广大体育教师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素质的提高是普遍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体育课程改革能稳步向前的关键。

五是“教师培训”

在此次观摩活动中,我依然感到教师们传授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还很少,也没什么深度和“科技与文化含量”,而且,与锻炼原理与方法、运动安全、营养、紧急救护有关的内容传授依然不足,新兴的运动项目的教材研究成果依然罕见,一些有效的行为和品德的教育方法依然很空间。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都有赖于体育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很显然,国家也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当前的“国培”在全国各高校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本人在参加这些“国培”的过程中却发现,有一些“国培”的培训效果并不十分好,主要表现在培训内容不符合基层体育教师的需要,通过培训,体育教师们没有学到想学和急需的那些内容,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培训的内容过于学术化。现在国培任务单位基本上都是大学,由于一些大学老师缺乏对一线教师实际需要的理解,所设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学术化,个别培训机构给一线体育教师大讲体育科研方法和如何写论文等,对此体育教师们表示很不满意。

2.培训内容只限于理念讲解而没有内容和方法。一些培训机构聘请的专家只会讲课标的解读,其内容空洞乏味,从文件到理念,从原则道理到条款,从概念到文字,从国外到海外,就是没有教学内容、没有教学原理、没有教学方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线教师们自不会满意。

3.培训内容远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凌乱而无系统。个别培训单位把授课理解成待遇和尊重,请了一些平时并不研究中小学体育的领导参加培训讲课,于是内容就因这些讲师的“擅长”而显得很凌乱。

4.讲课内容过于陈旧,新兴运动项目内容和健康教育内容是明显的软肋。应该说,当前能为体育课程带来活力和科学性的,就是新兴运动项目的引入和健康教育内容的充实,如软式网球、趣味乒乓球、跆拳道、软式垒球、踢踏舞、轮滑、花样跳绳、定向运动、花毽、羽毛球、心理拓展练习、趣味田径运动、排舞、拉拉操、防身术、独轮车、各种趣味健身法、可以用于运动会和课间体育的大集体游戏、趣味性长跑等,都是体育教师们急切需要的。此外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还有各种救护的方法、运动处方的原理与方法、逃生的方法、安全的方法、营养的知识等。这些都是体育教育的薄弱环节和体育教师急需进修的,但是这些内容却在各种国培中极为少见,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更是少之又少,教师们眼前都是理论和理念,自然这样的培训效果也就差了不少。

上述这些教师培训的问题是我们未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应该同时进行改革的问题。

六是“专家压力”

此次,我作为现场评课专家第一次感受到了压力。我在揣摩:来到全国教学展示现场观摩的老师们希望得到怎样的信息,学到怎样的东西,他们会希望听到怎样的让他们豁然开朗的教学原理,学到怎样的实用教学方法,找到怎样一个更加确切生动的标准来帮助他们判断体育教学中的是是非非,看出现象中新课改的含义和方向。

我想他们当然不会再理会诸如“这堂课很好,用目标统领了内容”“这堂课‘淡化了技术教学色彩”这样的错误言论;一定不会再爱听“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这节课的区别对待做得很好”“这节课很好地运用了探究、合作和自主”“这节课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样空洞的教学评论。但是,他们想听到什么呢?我猜想,他们一定想听“这节课在什么教材研究的做法,在什么教学设计上,在什么教学环节中,在哪个评价的操作上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这节课由于教师采用了什么样的比赛和专项游戏,使‘学‘练‘赛‘评很好地融合,所以课上得生动活泼”“这节课老师面对一班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运用了怎样的分组和‘小灶的方法使区别对待的精神体现得很好,让每个同学都有收获”“这节课教师通过怎样的提问,怎样让学生边练边想,怎样适时地提供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探究了一个体育的重要原理”“这节课教师通过怎样的小组学习,设计怎样的合作情境,培养学生怎样的行为,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在体育学习中进行合作”“这节课教师怎样留下作业要求,怎样确保运动安全和学习效率,怎样通过学习集体的自制力很好地让学生们进行了有效果、有延伸、有探究、有合作的自主学习”“这节课怎样把知识点的传授、技术的提高、有针对性的健身很好地融为一体,让体育体现了‘体育为健康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等等。而这样的期待是不可能用似是而非、宏大而空、漂亮而虚的说法可以欺骗得了的。此次我评的三节课就必须用许多篮球的专业知识,用更加专业和科学的语言,必须带有学理探究性的原理来引导教师,来评价教法,的确很有难度。因此,我感到,作为专家将来为体育教师服务的难度更大,作为学者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要更脚踏实地,更多学习专业知识,更深钻研教材和教法,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学理,这样才能适应今后的课改,当然,我也希望我的这个认识能与每个体育课程教学的专家学者们共勉。

于素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第五届观摩展示活动已于2012年10月14日在河南郑州圆满结束,带给人们的有兴奋、有欣喜,也有思索,课改10年的成果在本届观摩展示活动中体现了许多。展望新课改,人们不禁会问:距成功的课改还有多远?实际上,第五届观摩展示活动作出了无声而有形的回答:再努力一把,就在眼前。因为,第五届观摩展示活动中已经看不到课改中曾经出现的“乱象”,而看到了教学内容逐渐步入正规,探究学习不再完全流于形式,评价方式更加灵活了许多。

一、课改中的“乱象”已逐渐消失

体育新课改初期,由于人们对课改理念、要求尚未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一度出现了内容随意选、方法误解用、评价在走偏的混乱局面。甚至是具有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老师,也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上犯起了难。还有一些行动较快,但理解不深的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偏离了轨道,如把扁担南瓜、扫把、稻草、多米诺骨牌等都引入了课堂;在放羊式教学的基础上还提出了“科学放羊”;形式化的扎堆探究比比皆是。这些异化课改的各种“乱象”,使正规的体育课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部分老师难以判断孰是孰非,结果就产生了茫然,而不知所措。但本届观摩展示活动充分展现出了老师们面对课改的冷静与从容,正确地选择了教学内容,准确地运用着新方法,也在灵活地渗透着过程性评价。总之,“乱象”不乱了,“方向”找到了。

二、教学内容已逐渐步入正轨

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一向是最重要的要素,没有内容就无法实施教学工作;内容不合理,教学目标也将随之偏离。从第五届观摩展示活动老师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来看,已经告别了昔日的“乱象”,扎扎实实在教新课改要求的、该教的、能教的内容。小学、初中、高中观摩展示活动教学内容统计中有惊人的发现:从教材中选择的内容和校本开发内容共占98.32%,非正规内容仅有1.68%。其中小学的所有展示课中有97.66%的都来自于正规项目内容,初中有98.21%,高中有99.35%,而且内容选择涉及面较广,小学选择有田径、体操、小足球、小篮球、武术等16类,初中14类,高中16类。说明老师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已经逐渐步入正规,仅占1.68%的非正规内容也将会随着课改的推进,逐渐消失在课堂中。新课标修订版在教学内容上已有了明确的建议,而且是按照不同水平段给出的内容选择建议,相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很快将不再成为老师们的困惑。

三、探究学习正远离形式化

新课改倡导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引入课堂,顿时如同炸开了锅似的,形式化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拥而上,尤其是流于形式的扎堆探究更为多见。诸如只提问题,不留足思考时间的蜻蜓点水式探究;只分组而不提要求的泛化式探究;只布置任务而不引导的盲目式探究等,都是形式化探究的具体体现,反映出老师们用了新方式,但由于对新的学习方式未能达到深刻的理解,结果就使得探究学习偏离了轨道。时间浪费了,效果却不明显,学生的探究能力也难以有明显的改观。而第五届观摩展示活动有了真探究,说明对该方式的选用已经在回归探究学习的本源。

四、评价方式正趋于灵活

评价,尤其是多元性评价的落实,长期以来都是体育教师的一大困惑。新课改提出多元性评价,尤其是提出加强过程性评价的要求,很多老师开始摸索过程性评价的新形式。课上多了评价表,让学生子自评、互评;多了评价板,老师在课的结束为每一小组作课堂表现、参与、合作等方面的评价,一时间,表扬激励的语言也多了起来。随着评价方式的增多,不当的或干扰课堂正常教学的评价也时有发生。有的是时间的浪费,有的是干扰了主教材学习,还有的是表扬有余而批评不足。第五届观摩展示活动中,形式化的评价方式几乎不见了,更多的是采用随机性的口头评价,鼓励、表扬多了,当然,也偶尔能够听到善意的指导性批评,课堂评价不拘泥于纸质评价表作自评与互评,也不苛求于小黑板实施教师评价,而是看到了课堂中较适宜的、灵活的评价方式——口头评价。

新课改期待成功,从第五届观摩展示活动中看到,当今的体育教学已走向正规,完全朝向了课改的目标,伴随着2011年新课标修订版的实施,也伴随着高中新课标的修订与完善,人们期待的理想课改已离我们不远。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技能运动
高级技能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