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庭街81号,飘出音乐的老房子

2012-04-29谈笑

大武汉 2012年11期
关键词:领馆这幢发烧友

谈笑

绿荫环绕,坐落在汉口洞庭街81号一个宁静院落内的这幢老房子,属殖民地风格西式建筑。它是武汉前法国领事馆,后来成为了私人住宅,也是市政府挂牌的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之一。

从院门进入,笔直小路前方就是树木掩映之下老法领馆。这座二层建筑的方柱式门楼入口从路尽头探出,建筑里面采用了弧券外廊,砖木结构的法式风格浓郁。随着岁月的侵蚀,如今老房子外观显得些许陈旧。斑驳的墙壁写着百年岁月的痕迹,落地的木窗、踩得掉漆的木地板留存着老建筑的风韵。

院内前后带着花园,但似乎花坛无人打理,杂草丛生。房子后面还有结出过葡萄、桃子、梨子等水果的果园,院内树木都已生长得很高大。

前法领馆中要回租界

汉口法国领事馆设立于1862年11月,1865年在今洞庭街81号地基建造法式二层砖墙青瓦房楼房,1891年被洪水冲毁,1892年重建此楼。根据1896年签订的《汉口租界租约》,法国领事直接掌握租界的行政权。中国武汉海关监督与法国驻汉口领事订约开辟汉口法国租界,东起皓街(今一元路),向西北沿昌年里过友益街,北至协隆总里(今汉口火车站附近),从巴黎街(今黄兴路)至吕钦使街(今洞庭街),再经威尔逊路(今车站路)至江边。1902年法国以英国为例扩展租界,1919年—1920年间又非法将长清里、德兴里、庆平里、三德里、海寿街、海寿里、复兴街、如寿里、巴黎街(今黄兴路)以及巴黎街口磨盘以北马尔纳得胜纪念街(今友益街)全部划为其势力范围。1902年在霞飞将军街(今岳飞街5—7号)建法国工部局,在霞飞将军街(今岳飞街)与亚尔沙罗南尼省街(今中山大道)交叉处建巡捕房(今市卫生防疫站办公地)。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幢法领馆大楼曾被日本人接管占领过一段时间,当时的建筑用途很难得知了。“武汉通”刘谦定讲述了关于这幢租界建筑的一段小故事:当时,日本战败投降后,法国人又找国民政府谈判,要求租界主权,重新要回这幢法领馆办公楼。谈判就是在这幢老法领馆中进行的,最终双方达成结果,法国人继续使用这幢法领馆,但国民政府要收回法租界。至此,汉口五个外国租界中最晚收回的租界——法租界终被收回。这期间馆主虽然反复易主,但法在汉的领事事务都一直未中断,之后还交给武昌昙花林的瑞典领事馆代管。直至1951年,所有领事事务结束。

武汉解放后,法国领事馆于1950年关闭。军管会将旧的市政等建筑收回重新分派,这幢法国领事馆就分派成为武汉市干部住宅。武汉市前市长刘惠农、副市长邓垦(邓小平的弟弟)、魏庭槐等都在这里居住过。这幢建筑唯一变化大的是把原来的外走廊变成了现在内走廊。院内的法桐也依旧茂盛。

现已成为小提琴制作室

如今,这栋老房子就像一个古老的音乐盒,常常会飘出美妙的音乐。屋子现在的主人是旅美小提琴演奏家刘明坚,武汉老市长刘惠农是他的父亲。1975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并任职于武汉乐团,1989年获得美国斯地森大学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跟随世界著名小提琴家Alvaro.A.Gomez学习小提琴。

从楼下仰望,二楼阳台上悬挂着一排半成品小提琴,在微风的吹拂下似乎正荡漾着悠扬的琴声。这些小提琴都是刘明坚制作的,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小提琴制琴师。早年下海做生意赔了钱,制作小提琴成了他的收入来源。

在二楼的走廊上堆放着好些制作小提琴的木材,在走廊的尽头,就是刘明坚的小提琴制作工作室。室内摆放着切割木材的大机器和摆满了各式工具的工作台。

好几叠半成品的木头琴板摆放四周。一把小提琴从选材到制成,要经过刻板、拼板、镶边、油漆、做指板、上琴弦等多个步骤,十分费工费时,3到5年的时间才能做成10把左右的琴。刘明坚制琴一般都是在深夜的时候,“这个时候内心最安静,才能专心做琴。”

为了学习小提琴制作,他曾拜访过国外不少制琴名师。他制作的小提琴曾参加过意大利小提琴展,获得了外国业界的好评。不少外国朋友找他定做小提琴。

除了小提琴外,刘明坚还会做音箱,而这更多是他的兴趣。在一楼一间被当做影音室的房间里,摆放了几个他自己动手做的音箱,独特的小提琴外形是刘明坚的创意。打开古老的类似留声机的机器,悠扬的老歌就从音响里飘出,他也喜欢呼朋唤友一起欣赏。

风雨无阻的音乐沙龙

每个周末晚上,会有一群音乐发烧友陆续前来。白天这里是孩子们学习的教室,晚上就成了大人们音乐聚会的沙龙。从2008年左右开始的这个小型音乐沙龙,每次参与者大概20人左右。大家的聚会排练常常从晚上七八点开始直到凌晨才意犹未尽地结束。

这些发烧友来自各行各业,虽然是闲暇聚会,但专业性却颇高,其中不少都在或曾在省市交响乐团工作,国家一级指挥家梅笃信是大家的指挥。梅老说,来这里和大家一起排练聚会,是退休后自己的一大快乐。发烧友们水平不一致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享受音乐。另一位在省交响乐团任职的小提琴演奏者则觉得这里的演奏相对放松和随性一些,可以演奏到平日乐团演出不一定涉及到的乐曲,有的时候弦乐四重奏等,一个声部一个演奏者,有了单独展示自己的机会。

大家都是自带乐器而来,小提琴、中提琴、管乐器等,在这里谈论音乐、分享演奏技术、合作演奏。参与者甚至还有政府要员,进入房间时没有任何排场阵仗,就如同所有每一个寻常的音乐发烧友一般,独自一人拎着自己的小提琴箱,略带些迟到的歉意轻轻走进来,开箱取琴,再坐进排练的队伍中去。

武汉知名古典音乐电台主播阿申也是发烧友之一,几乎每周都来。阿申本人是小提琴家、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在他看来每次来这里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很不错。而后来越来越多非专业发烧友的加入,他觉得也是音乐沙龙发展的趋势。

琴声悠扬

这幢老房子平时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一楼的房间成了孩子们的教室,而他们的小提琴老师就是屋主刘明坚。

刘明坚对于儿童音乐教育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也将他的想法实践到他对小孩子的小提琴教育中。他认为培养孩子的自我研究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而不是填鸭式教育。刚开始带的一批学生里10个学生走得只剩2个了,因为家长短期里看不到“成果”。而留下的学生如去年才13岁的朱佳宇已可以连续演奏世界7个国家的10首著名小提琴协奏曲,这是需要非常好的综合能力才能实现的。说到专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却考不进国外乐团,刘明坚认为是传统教育中学生的读谱应变等综合能力较差。

将学生们组建成一个小小的儿童弦乐队是他一直以来的一大梦想。现在基本已经组成。儿童弦乐队,一群6岁到14岁的孩子,约20多人,在刘明坚的指挥下演奏着中外名曲,那么小的孩子个个却定力十足,多首连续演奏也都十分投入,眼神都很感染人。原武汉乐团的一些老同事、如从国外刚回国的辛老师夫妇也常常来义务帮忙,给孩子们钢琴伴奏。

为了儿童弦乐队多些锻炼机会,刘明坚也会带他们参加社区等演出。

猜你喜欢

领馆这幢发烧友
Miss Pig’s House猪小姐的房子
“高跷楼”
我身边的发烧友们 音响玩家访谈录
清洁工王阿姨
如果不抽烟
如果你是发烧友,请不要忽略它 Oehlbach NF 214 SUB
90后影音发烧友都在玩什么?怎么玩
“热爱”使我从“发烧友”成长为记者
沪上喵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