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论语》的新闻学意义
2012-04-29李迎春
李迎春
【摘要】尽管孔子并没有专门涉及新闻的言论,但是《论语》中的很多思想对新闻写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这些思想涉及新闻的重要性、真实性和语言的规范性要求。
【关键词】《论语》;新闻学;意义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在世界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向世人宣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确,《论语》中包孕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无论学界中人,还是各行各业,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精神滋养。新闻工作也概莫能外,尽管孔子并没有专门涉及新闻的言论,因为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业的出现是比较晚的,但是《论语》中的很多思想即使到了今天对新闻工作者也有诸多启发,对新闻写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笔者试从这一角度作以简单分析。
有关新闻的重要性
《论语·子路》篇记载,鲁定公问孔子:“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说:“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不可以简单地这么说,但有近似于这样的话。孔子认为一个国君如果能够明了“为君难”的道理,即懂得做国君责任的重大,能够克制自己的贪欲和虚荣,不滥用君主的权力,认真做事,就可以一言兴邦,反之则会一言丧邦。这些话用于现在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完全可以用来形容新闻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离不开新闻,新闻传媒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展和提高自身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新闻能提供日常生活服务,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准,实施舆论监督,鞭挞社会丑恶,提高社会的整合力,推进社会变革,新闻的力量确实可以达到兴邦、丧邦的程度。刘向在《说苑·谈丛》中说:“百行之本,一言也。一言而适,可以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周易·系辞上传》中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制造祸乱可以借言语为媒介。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利用新闻媒体颠覆了委内瑞拉阿本斯政府,兵不血刃。20世纪80年代苏联正是由于新闻舆论的失控,进一步加剧了政治的动荡,导致苏联的最终解体。
孔子特别强调慎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讷是说话谨慎的意思。《论语·述而》篇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和鬼神之事。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心去钻研邪端异说,这就是祸害啊。怪力乱神,邪端异说,乱人视听,诱发思想混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孔子作为当时的社会名人,不谈论怪力乱神、邪端异说,慎言自重,是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是我们后世学习的楷模。孔子对于慎言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给我们指出了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中国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社会体系更加多层次化,人们的观念更加复杂多变,各种新问题交织叠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新闻事业作为沟通社会、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与工具,需要肩负起更为重大的责任,更好地指导社会与民众,剧变的社会更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牢记这一点,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懂得自己工作责任的重大,社会会因有这种责任而更加进步,民族会因有这种责任而更加团结,国家会因有这种责任而更加强大。
有关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取信于民的必备条件,如果事实虚假,就谈不上新闻的可信性,也就会失去新闻应有的作用,失去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更谈不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是目前在新闻界,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却屡见不鲜,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又强调:“巧言乱德。”可以说,正是“道听途说”和“巧言”制造了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
道听途说的事情,它的真实性是应该大打折扣的。可是偏偏有一些人喜欢传播这种小道消息,摇唇鼓舌,飞短流长,一些记者未经仔细查证,就把它公之于众,造成恶劣影响。这是一种浮躁、懈怠的工作作风,它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浮在上面,不愿深入调查研究,马虎草率,胡乱凑数;有的采取“拿来主义”,把其他媒体刊登的报道稍作加工,“移花接木”到自家媒体上;有的干脆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换个面孔“梅开二度”;有的出入高档宾馆,双脚不沾“地气”,靠泡会议、打电话完成发稿任务;有的则更“聪明”,直接将意图告诉通讯员,让对方采写,最后自己署上大名,还放在前头……巧言现象在新闻界也不少见,有的捕风捉影,有的夸大其词,有的歪曲事实,有的甚至凭空捏造。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追逐名利。有的人为了出名,不惜公然造假,制造轰动性“假新闻”,如2004年获得摄影界最高奖“荷赛”三等奖的南方某报摄影作品《非典时期的婚礼》。有的人为了稿件好发,歪曲事实,如2001年全国爆炒的“女儿状告爸爸热吻”。有的人将媒体作为经营牟利的工具,打着“监督”的旗号,要钱要物,敲诈勒索,而后在报刊上胡写一通,沦为金钱的奴隶。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只为了追逐个人的利益肆意而行,会招致很多怨恨。二是屈从于广告商。在商品化的现代社会,一些广告商和广告大户成为许多媒体的“衣食父母”,媒体一般不敢得罪他们,明明有问题,偏说没问题;明明是大问题,偏偏说成是小问题。三是媚俗低俗。“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庄重。”这是我们一些媒体媚俗低俗之风的写照。在2003年夏季,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访华和“人造美女”炒作中,媒体谄媚和低俗的表演发挥到了极致。一味媚俗低俗必然会夸大粉饰,虚假不实。
怎样改变这种不良风气?孔子给我们标举出了一个“德”字。他说道听途说是道德所唾弃的,巧言会败坏道德,也就是说这种事情有德之人不为也!新闻界要改变这种状况,其实最根本的就是提升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新闻真实性从浅层意义上看是一种业务要求,从深层意义上讲则应该是一种道德要求。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规章制度甚至法律法规来加以约束,但是,再完备的规范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漏洞,再完美的法律也不可能制止犯罪。因为这种要求只是一种外在要求、强制性要求,而道德要求则是一种内在要求,强调主体的内化作用。只有把新闻的真实性作为一种自觉的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者才能在现实社会的种种诱惑面前,守住自己的良知,保持自己客观公正的形象和“无冕之王”的权威。有了这种高境界的追求,令新闻界和社会头痛的“有偿新闻”之类的问题,才有希望得到根本解决。
新闻工作者要发扬深入实际采访的优良作风,切实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论语·子罕》篇说:“子绝四:毋意(臆),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自觉避免了四种毛病: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告诫我们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能人云亦云。《论语·为政》篇中孔子阐发得更为具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了解一个人,要看他处事的目的和动机,观察他采取的方法,还要分析他的兴趣和好恶,这样,又有谁能够隐瞒呢?视、观、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既有外在的审视,又有内在的思虑。我们新闻工作者亦是如此,只有深入采访,认真观察,审慎思考,才能作出正确判断。首先,需要深入采访。多采访一些人,多掌握一些背景资料,访谈视角要宽泛。其次,需要认真核实。不能怕费事,一定要找相关部门核实相关情况。最后,需要认真思考,然后作出正确判断。只有经过认真核实、深入思考,才能不被表象所迷惑,才能防止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现象的出现。
有关新闻的语言要求
海涅曾说:“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使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通过新闻媒体传播于世,其威力更是难以估量。因此,如何使用新闻语言,也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论语》中孔子的一些观点对于新闻写作的语言运用很有借鉴意义。
第一,“辞达而已”。这是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言论只要能够表达思想就行了,这句话对于新闻写作尤为适用。新闻语言以能够准确简洁地报道事实、传达思想主旨为原则,而不以精巧为目的。既然是达意,文辞该多就多、该少就少,而且不求富丽,因为它不是文学作品。但达意本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标准,因为要把意思表达得清楚、准确,没有很高的表达能力是做不到的,所以,对文采和结构的考虑已经在其中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文采放在达意之上。新闻写作要做到“辞达”需要注意三点:其一是用语通俗浅显。新闻面对的对象是大众,少说术语,通俗浅显是最好的语言。其二是用词精练准确。精练准确地进行报道是新闻的宗旨。其三是层次明晰。要有逻辑层次,切勿混沌一片,不知所云。
第二,“述而不作”。这是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谈到的整理古代文献的原则,即展示本来面貌,不作臆造和创新。正因为能做到如此,所以孔子才为我们保留了众多珍贵的古代文化典籍。新闻工作也需要述而不作。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借助语言这一表达工具,将信息传达给受众。新闻是传播信息,而非制造信息,所以重在陈述,而不能主观臆想、夸大粉饰。如下面这段文字:“进入厂区,只见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来到生产车间,到处是铁水奔流,钢花飞舞的景象。”这段文字就犯了“作”的毛病。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用事实来说话,所以戒空泛,求具体,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现在有不少新闻写得含糊其辞,更有甚者,写得“事实一点点,议论一大篇”。新闻要使读者信服,必须要“述”,客观地叙述事实。
第三,“文质彬彬”。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认为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粗俗,如果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能写出好文章。写新闻也是这样,文质彬彬,才是好的新闻语言。
“质”必不可少。如果没有质朴、真诚的内涵和情感,新闻语言就会流于调侃、麻木甚至冷漠。如广州夏天天气很热,三十余人死于酷暑,某媒体的报道标题是《广州“酷”毙三十余人》。针对长春街头的流浪汉,吉林某大报刊登图片进行报道,用的标题是《睡在街上羞不羞》。2004年9月4日,某栏目在对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人质死亡人数。栏目设置有奖问答: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A.402人;B.338人;C.322人;D.302人。没有些许人文关怀,只有对弱者的冷漠和对苦难的调侃,这都是因为少了“质”!
“文”也不可或缺。作为新闻,如果没有文采、没有可读性,就没有人看,新闻的传播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所以新闻语言不能枯燥乏味,而要生动形象。现在有的新闻,就事论事,材料照录,不作任何技术处理;有的理论文章,平铺直叙,专业术语太多,缺乏感染力。当然,文还包括文雅之意,写新闻可以用流行语言,但不能泛滥,流于低俗。一些新闻工作者追求时髦,把它用在了报刊版面,结果在社会更大范围内流传,对社会语言环境起了不好的作用。新闻写作确实还需要在“文”的方面多下工夫。
《论语》中可供新闻工作者借鉴的思想还有很多,本文只是浅谈简论,以期抛砖引玉。如能引发广大新闻工作者对《论语》一书的关注、重视乃至深层思考,亦不失为一件幸事。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11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论语》阅读与教师专业精神建构”(2011FJY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