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党报如何提升影响力
2012-04-29郭如琦
郭如琦
【摘要】2012年7月1日,《合肥日报》进行了创刊以来的首次全新改版。这次改版在外观上表现为清晰版面定位、优化版面设置;实质上是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氛围中不断地改革创新,改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本文通过比较改版中的“变” 与“不变”进而探讨如何借改版之机提升党报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合肥日报》改版党报影响力
《合肥日报》创刊于2009年11月8日,是中国省会城市中最年轻的日报,也是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2012年7月1日,《合肥日报》进行了创刊以来的首次改版。“刷新”后的报纸内容更丰富、版式更活跃、亲和力更强,阅读率明显上升。
一、改版的理由
1、改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合肥日报》诞生之日起,就以“主流责任权威”为己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变革,成为合肥市场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主流大报。201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安徽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合肥面积增至1.14万平方公里,人口增至752万人,实现了由“环城”到“滨湖”,再到“环湖”,乃至“临江”,甚至“达海”的嬗变。合肥迈上了由“江淮小邑”向“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跨越的新征程。
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变化要求主流媒体不断地提高办报水平,不断地锐意改革,开拓创新,要将一张更有深度、更有影响力、更好看的党报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既是读者的阅读需要,更是市委对报纸的殷殷期待。此次改版正是在这样一个城市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
2、改版以进一步提升党报竞争力和影响力
如今,新闻传播的新格局已经形成。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共存共荣,形成多种多样的传播载体。市场空间、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必然会使各媒体为争夺受众展开激烈的竞争。为了提升报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合肥日报》以改版为契机,改进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形式,不断适应读者阅读的新需求,不断完善报纸的职能,巩固自己的主流地位。
二、“变”与“不变”
作为一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党报,首次改版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如何更好的传递好市委、市政府的“声音”?如何将新闻报道做得更加贴近市民?如何在保持“大报风格”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在“新版”中,改变了什么?保留了什么?这些都成为《合肥日报》全体成员在改版前所思考的问题,也是改版后的看点所在。
1、“变”
版面的定位更加清晰。《合肥日报》此次改版,在新闻内容上下足功夫,每个版面力求有重点、有亮点,让主流的声音更加响亮。首先,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加强重点选题策划,服务发展大局,以主流的声音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其次,加强政策解读,更好地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对全市出台的重大政策以及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以权威的报道彰显影响力。第三,加强新闻整合,以党报视角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丰富的资讯吸引读者。
文风上更加的“亲民”。改版后,多数稿件的采写增添了一份“温柔”。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平民话语为改版后的报纸聚集了更多的人气。如在2012年11月7日的二版稿件中,《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出台原是比较“硬”的新闻,但是在采写过程中,记者从合肥的角度出发,将全省性的文件“落地”。同时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用鲜活的文字带领读者提前体验未来的城市生活,可读性十分强,受到了好评。
从“阅读”到“悦读”。对于此次改版,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评价道“如果说前两年八个月《合肥日报》实现了从无到有,这次改版就实现了从有到好。此次转变是在非常明确的“主流、悦读”改版思想下进行的,所以改版后报纸面貌更喜人,整个报纸从内容到形式亲和力都增强了。”
改版后的《合肥日报》对版面进行全新的升级,大气不失活泼、端庄不失时尚,并形成梯度变化,在全国党报中走在前列。一、二版在保持庄重风格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导读位置,采用竖标题、调整字体、采用大图片等方式,使版面更加清新、活泼;三、四、五版在新闻整合的基础上,增加图片和图表报道,改变专版并排模式,让版面更加活跃生动;六、七、八版重在版式设计,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在版面上进行精心编排,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力。另外,借鉴国内主流党报的版式特点,丰富字体,精心制作各类栏标,增强版面美感,使读者的阅读变为真正的“悦读”。
2、“不变”
“改革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原有版面的自我完善过程。改版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变是为应对竞争,锐意进取;‘不变是为维护品牌形象和规避改版风险。若党报在改革时不能抓住根本性的不变的东西,就容易迷失方向。”①在首次改版中,有两点是坚持不变的。
一是坚持党性原则“不变”。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支柱,是新闻工作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坚持新闻宣传正确导向的根本保证。党报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开门办报,才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任何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迷失方向,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②
作为一份年轻的市委机关报,改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增强党性。所以,无论怎样改版,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遵循新闻规律,传播权威信息,以最权威的报道占领舆论制高点,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让主流的声音更响亮,让合肥发展的氛围更和谐。
二是坚持报纸个性“不变”。一份报纸的个性与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合肥日报》从创刊之日起,就秉承“主流、责任、权威”的办报理念,坚持“大气不失活泼、端庄不失时尚”的风格,伴随着报纸的成长,也积累了一批忠实的读者,他们习惯于这种风格,并享受在“悦读”的乐趣中,如果突然“改头换面”,很可能会让部分读者感到“唐突”,从而失去部分目标受众。
还有少数党报为了迎合广告商和追求发行量进行大动干戈的改版,有的甚至盲目模仿一些发行量较大的都市报风格,其后果必然导致报纸风格的同质化。《合肥日报》在改版中,在保持原有的办报理念和风格的基础上,对报纸的版面定位、稿件的编排、写作文风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与创新。
三、如何提升党报的影响力
“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相对有限与选择媒体的余地有所增加之间存在着矛盾。党报要摆脱目前尚未完全摆脱的困境,如何力争成为更多受众的阅读对象,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③随着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和读者群的扩大,《合肥日报》的社会影响力正在一步步提升。但是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更长足的发展,笔者认为至少还应该做到三点。
1、把“官方新闻”经营好
据美国一位学者统计,在《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一版的新闻中,有50%左右来自政府、议会。如果加上国际机构和地方提供的色彩,“官方新闻”则要占到80%。④
其实,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党报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占有丰富的“政府资源”,这是一笔重要的新闻财富。如在一些市委、市政府的日常会议和调研的过程中,党报记者一般都能很快获得第一手信息,而很多政府部门也愿意向党报记者反映问题,说出心声。问题在于记者如何将这些“官方新闻”经营好?在报道的内容上,记者要学会从海量的会议信息中发现新闻,将它们加以总结归类,选择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做出权威的解读和引导;在报道的角度上,如果“高高在上”,势必引起读者的反感,记者在写稿时用“平视”的角度来写新闻,以一种贴近民生,能够引起读者关注的方式来解读新闻。“官方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大特色,只有将“官方新闻”盘活做强,党报才能彰显出自己的特色,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同,从而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
2、将“改进文风”坚持下去
形成优良文风,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要求。从毛泽东同志对“党八股”的批判,到邓小平同志倡导“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从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纠正不良文风,到胡锦涛同志提出“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文风,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是一项需要不断努力的长期任务。⑤
对于多数党报来说,都将改进报纸文风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也不乏少数党报官位意识较重,语言刻板,空话、套话较多,如果不及时加以改进,长期下去势必影响报纸的长远发展。如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轰轰烈烈的展开,党报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改进文风作为重要的抓手,鼓励记者深入基层,走进寻常百姓中,采写出更多一线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新闻更鲜活,让服务更贴心。
3、将深度报道进行到底
与电视、网络媒体相比,深度报道一定是纸质媒体的一大优势。凭借党报的主流与权威,深度报道所体现出来的纵深感和厚重感是其他媒体所无法达到的。主流媒体想要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引导力和竞争力,深度报道必须得到重视。
从受众方面来看,读者早已不满足于信息的简单一次供给,他更会关注新闻事件的连续发展过程,关注事件的内核与外延。所以,要想抓住受众的眼球,记者必须对一些关注度较高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挖掘事实的真相,探究新闻背后的新闻,从而满足受众的求知需求,彰显主流媒体的立场,引导舆论方向。如果能将深度报道做足、做强,并将其打造成为报纸的一个品牌,必将能大幅提升报纸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林明娟,《党报改革的“变”与“不变”——比较分析改革开放后〈人民日报〉三次重要改版》,《新闻知识》,2011(1)
②张洁茹,《党报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
③丁柏铨、肖艳艳,《党报改版的动因与方向——从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谈起》,《新闻与写作》,2009(8)
④郝蕾、吴述朝,《为决策呐喊助威 用评论引领舆论:南方日报成立评论委员会》,《中华新闻报》,2003-2-24
⑤《党报刊文谈改进文风》,http://
hubei.takungpao.com/html_content/
2010-05-17/65355.html
(作者单位:合肥日报摄影部)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