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美人美心更美

2012-04-29蔡丰明

上海采风月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喀什地区喀什援疆

蔡丰明

“新疆是个好地方,什么东西黄又黄,牛羊满山坡,葡萄挂满架,哈密瓜儿甜又香。”这首描绘新疆美丽风情的抒情民歌,曾经为我儿时所经常哼唱,而向往去新疆一睹其风采的愿望,也由此而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此次我有幸跟随上海文联采风团去新疆喀什、吐鲁番、喀纳斯等地区采风,致使自己这个多年盼望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一踏上新疆的土地,我们就被那种地缘辽阔、山峦重叠、沙漠戈壁、森林草甸的西北风光所震撼了。新疆的地域风格显得苍茫浩瀚、壮丽宏伟,展现了一种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宏大之美,它与我们所熟悉的江南水乡的美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伟岸,后者纤巧;前者豪迈,后者温婉;前者苍凉,后者旖旎;前者肃穆,后者灵动。如果说,我们把江南的风景比作是一个婀娜多姿、温柔纤弱的风情少女,那么新疆的风景则可比作是一个苍劲有力、宏阔伟岸的成熟壮士。

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喀什地区,是体现这种“壮丽宏伟”美学风格的代表之一。这里拥有高大的山峰与奇特的地貌,平原一望无际、冰川美丽迷人,动植物资源丰富。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诸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犹如绿色的宝石镶嵌其中。喀什的风景名胜之帕米尔高原背后,有喜马拉雅山脉,依靠着昆仑山脉,映衬着塔里木盆地,凌空而出,一改荒凉肃穆的氛围,显示出一派勃勃的生机。这里的一切都是快乐的,快乐的牛羊,快乐的人民。在蓝天白云的渲染下,这里更像一幅画,一幅风景秀丽的山水图,一幅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昌盛图。因此有人曾说:“如果到了新疆而没到喀什,就算没到新疆。”此话道出了喀什风景的奇特与美妙。

新疆不但风景美,而且人也美。以前人们往往只是在舞台上看到过新疆维吾尔族姑娘身穿飘逸的衣裙翩翩起舞的情景,或是在电影中看到过新疆维吾尔族小伙身披大袍骑马飞奔的场面。然而只有当人们最近距离地接触到当地姑娘与小伙子们的身影时,才能真正领略到他们的风采。走在喀什市的街头,随处可见那些风情独具的维吾尔族妇女。她们大多长得浓眉大眼、身材高挑、鼻梁挺直、脸庞浑圆。她们喜爱穿质地轻薄的裙服,并配以各种颜色的衬裙,利用衬裙颜色的变换来调节服饰的色彩,如粉红色纱裙透出鲜红,淡黄色纱裙透出红黄相间色彩等等,浓淡深浅,艳丽和谐,互相映衬,为衣裙增加了几分朦胧美。最受维吾尔族女性青睐的是一种叫做“艾得莱斯”的绸裙,它用维吾尔族所独创的丝绸面料所制成,图案为黑、蓝、红、绿与白相间的不规则几何图形和线条波浪式纹样,被当地人们认为是水纹、树枝纹、木梳纹的变形纹样。

当地的男子们也有崇尚戴花帽的习俗,他们的花帽虽然纹样不同,图案各异,但是大都以新疆的花果等自然物象为素材,并加以艺术提炼而成。喀什地区的男子戴得最多的是巴旦木花帽。巴旦木盛产于南疆地区,在干旱的沙漠中有很强的生命力,其果核形似新月。该帽线条丰富多样,花色庄重素雅,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疆人民的生活风情,我们采风团专门安排时间访问了一户吐鲁番地区的哈萨克族农民家庭。这户家庭的男主人身穿哈萨克族的服装,笑盈盈地把我们迎进家门。在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后,他拿出哈密瓜、葡萄等水果来招待我们。男主人见多识广又十分健谈,言语间,我们发现他不但对新疆的风土民俗了如指掌,而且对上海的风土民俗也深有所知。他诙谐地对我们说:“在我们新疆,吃饭时一般都是男人先上桌就坐,然后女人才能上桌,你们来到这里姑且也暂时遵循这个规矩。但是回家后,还是太太们当家执政。”他又说,“现在我要把一顶绿帽子奉献给这里最尊贵的男客人,虽然我知道在上海男人戴绿帽是一句不雅之词,但是在这里,绿色的帽子却象征着富有与尊贵,要奉给最尊贵的客人。”一番话把大家逗得大笑起来。然后他又请出自己的妻子来为我们表演新疆舞。轻快的旋律,优美的舞姿,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快乐的境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民族之间的亲密与融合。

新疆景美人也美,但是新疆最美的是人心。在新疆,有着无数为边疆的建设事业作出无私奉献的英雄儿女,有着无数为促进民族的团结而辛勤工作的干部群众。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今日的新疆才有如此的繁荣富强,今日的新疆才能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色与亮丽风采。

在为新疆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事业作出无私奉献的队伍中,我们首先要提到的是那些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始终坚持援疆事业的上海援疆干部。在新疆喀什市,我们拜访了上海援疆指挥部的部分干部,他们自2010年起分3批进入喀什地区,并分别到喀什地区的巴楚、莎车、泽普、叶城等县进行深入的支援扶持工作。上海援疆干部们把支援的重点放在了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集中抓好为当地人民建造住房、创办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工作。他们还为当地引进了企业与工厂,促进当地人民就业,并把当地的许多人员送到上海进行技术培训。在喀什,上海的援疆干部们克服了资金不足、人力有限、生活不习惯、语言不通畅等各方面的困难,为沟通汉维之间的民族关系,加强新疆地区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他们中很多人到喀什已经两三年了,他们变得已经有些“新疆味”了,他们的性格已经变得像新疆人一样豪放洒脱,他们的皮肤也已经变得像新疆人一样黝黑发亮,然而他们那颗为援疆工作而作出无私奉献的心却始终如一,丝毫未变。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依靠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将自己更好地融入新疆建设的宏大潮流之中,并使汉维民族之间的关系得到持久稳定的发展。

在喀什,我们又访问了一支在援疆事业上担负着重要责任的主力队伍——上海的医务工作者。在喀什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会议室里,以熊院长为首的上海援疆医务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自2010年以来,在上海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来自上海瑞金、新华、华山、中医、第一人民医院等30多位医生组成了援疆团队,分数批来到新疆喀什地区进行援疆工作,他们在当地建立了“爱幼童心”、“点亮心愿”、“助产士培训”、“远程医学会诊”等多项医疗工程,对解决当地民众缺医少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刚来喀什时,上海的医生们遇到的困难很多,一是吃饭问题,由于喀什医院中没有汉餐,只有维族的牛羊肉,因此很多上海医生刚到这里时都感到很不习惯。二是语言问题,由于当地病员大多不会讲汉语,只会讲维语,医生很难与病员交流沟通,询问病情。三是风俗差异,如当地许多妇女出于风俗上的原因,都不愿意让上海的男医生看妇科病,致使男医生十分为难。除了工作上的困难,上海的援疆医生们还遇到了许多自己个人家庭等方面的问题。如有位男医生出来援疆,自己的妻子已怀孕7个月却无人照顾;有位女医生孩子很小,自己的丈夫又因公出国,于是只能把孩子交给弟弟照顾等等。然而在重大的社会责任面前,上海的援疆医生们都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个人的得失与利益,他们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对于医务事业的追求与奉献上,倾注在了对于当地人民的热爱与帮助上。当熊院长给我们谈到上海援疆医生们的这些感人事迹时,这位曾经为无数病人做过手术、内心十分坚强的男人流下了热泪,他的泪水,既包含着对于各位援疆医生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激,同时也表示了对于各位援疆医生美好心灵的赞颂。

新疆很美,美在它那壮丽宏伟的景色,美在它那华彩多姿的人民,更美在它那崇高无私的心灵,这就是此次新疆之行给我获得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作者为上海民协副主席)

猜你喜欢

喀什地区喀什援疆
基于RS与GIS结合的喀什地区遗址预测模型构建
喀什城是座大巴扎
喀什,鲜艳的名片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施工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
农民理性与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以喀什地区英吉沙县S村为例
喀什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