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无店铺口碑经营探索之路
2012-04-29商言
商言
他创新的生意模式告诉你,好眼镜是可以便宜的,而且是可以赚到钱的;
他的思路告诉你,小钱是可以办大事的,而且会对你有所启发;
他的探索虽然还没有成功,但我们相信他正走在成功的路上。
隐约的新思路
眼镜行业只觉得很贵、很暴利。每家店都差不多,没什么选择。所以一直觉得这个行业很神秘。
两年前我遇到一个朋友,他在从事配眼镜的生意。没有店面,就是自己拿一些镜架,口碑传播给朋友,帮他们去验光、配镜。每个月能配100副左右,收入还挺高。我就想:他为什么能做好,有没有可以借鉴的?
多年从商的我养成了习惯:你和我说那家餐厅生意好,我会立即去体验,去思考他为啥好;你和我说起你买的某个商品,我立即会去研究它的模式,是否可以借鉴。
经过调研思考,我觉得眼镜是一个几近完美的项目:高需求,近视1亿人,2年一换;高价,人人埋怨高价,而店面必须要高价来支付房租人工;无忧,它不是食品,不是电器,质量过硬,几乎没有售后隐患;利润,暴利!我隐约感到一定有个模式:顾客省了钱、工厂卖了大量产品、自己投入不多还能赚钱。
探究神秘的背后
眼镜行业的人都有些神秘,没有人能敞开心扉谈他们的情况。但通过走访和推理,所谓神秘不过是故弄玄虚。
深圳的眼镜店或柜台,70%是江西人开的,大部分来自于九江,他们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他就是潮汕人,99%都是这两个地方的。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点:他们守着固有的模式,开工厂、或批发、或开店,这么多年没有创新。
开工厂的多是代工,没有自己的设计和品牌,客人来啥就生产啥,什么价就生产什么品质,不压货,不赊账。但现在都难做了,廉价劳动力时代一去不复返。
批发商是从工厂下单,每款几百副压在自己的库房,之后对全国的店面批发。现在多是代销,卖完结账,卖不完退货。现在也不好做,不少店卖完了也不给钱,欠账情况不少。
店面经营的,大店已经形成连锁和规模,还有很多边角小店。1600万人口的深圳有上千家眼镜店,投资从15万起步,到200万的店都有,但很多生存艰难。
中国的镜架生产地主要有三个:江苏丹阳、浙江温州、深圳横岗。其中深圳横岗是全世界的高端镜架生产地。你戴的1万元的镜架,也有可能就是那里生产的。中国主要的眼镜批发地:广州,没有比这规模更大的。
这些地方我都去了,但去了一回,觉得再也不要去了:温州和丹阳都大同小异,大部分生产普通的镜架。他们的接单竞争力,除了低价低利润,还是低价低利润,大部分活得不怎么样。至于当地的批发市场,也都是那些货,价格相差不了5元,同质化竞争几乎是100%。那里的老板看见你就会眼睛发绿,不过一旦发觉你不是来进货的,立马脸色发绿,不愿多说一句话。广州的集散市场在市区,大量的批发店。但几万种镜架,你完全分不出来好坏、时髦与否。不过广州的老板态度好一点。深圳横岗是全球最大的高级眼镜生产地,但不属于集散地,批发远不如广州。
让人眼花缭乱的眼镜行业,没法一句话说清楚,但我可以几句话说清:一、行业非常成熟:材料、设计、生产、批发、开店,每个环节都很成熟;二、材料、设计、生产、批发环节,利润都很微薄,和其他工业没有两样;三、开店是这个行业的主流,不过昂贵的成本导致零售价格必须高,顾客买不到便宜眼镜;四、眼镜行业和新模式、互联网、O2O(线上线下结合)等一些新思路离得很远。没有人去想改变,但都抱怨做生意不容易。我能发起眼镜行业的一点点改变吗?高性价比是顾客的呼声,配镜是可以便宜的,我为什么不去做?
选方案定产品
走访了近一年,做了三个经营方案,最后确定一个——无店铺口碑体验模式,卖点就是高性价比。思路是:互联网传播、眼镜选高品质、价格做便宜、低成本运行、各地想办法试戴体验、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的要素如下:
1.产品:找工厂,下单生产,确保产品是全世界同一水平。精选少量款式,每款500副;
2.网站:请专业摄影棚拍摄,上模特,尽量好地体现风格;
3.推广:以论坛和口碑为主,其他暂时不投;
4.体验:深圳本部,办公室兼展示,简单一点,用真诚和高性价比弥补不豪华的缺点;
5.外地体验:找其他城市合作者,要认可我们,愿意一起实践。在他们家、办公室,让顾客能够亲手摸到、看到、试戴到;
6.价格:只选最高级材质和精加工产品,把性价比做到最高(注意,是性价比,不是和最烂的货去比价格,那样必死)。把店面那些卖2000元的,我们只卖400元,而不是店面卖120元的(他们可能赚50元),我们去卖80元(我们赚20元)。
具体落实,首要的是产品。几万款产品,怎么选择?小众化——大部分不接受;大众化——大部分店都卖。最后确定的方案是:选择店里面卖的最高级材质档次的产品两类(超薄钛架、超轻塑胶),再加上比较大众化材质的产品一类(超实惠金属镜架)。为什么?我说过,靠高性价比为顾客省钱,是顾客本来要花1500元,你可以让他只花400元。而不是顾客本来要花120元,你让他只花80元。
这个方案基本确定后,就开始洽谈货源。这其中在前期市场调查中结识的三个伙伴至关重要。之一是老刘,眼镜行业从业20年,潮汕人。他的厂对日本出口钛架,国内卖的很少,即便卖也是超高价。基于对我创新的支持和我的诚心,答应我降低起订量合作。这就是我的主力产品:超薄钛架的来源。之二是小金,从事韩国眼镜进口批发有一种新型的超轻塑胶类产品ULTEAM,韩国生产得最好。靠小金搭桥,我搞定了第二个系列。现在量大了,我已经开始从韩国直接进口。报关很方便,快递就可以代报关交税。之三是李总,在深圳横岗做眼镜生意,有个小厂。他给我提供的是出口的超实惠型金属镜架。镜架+镜片=198元,相当于店里500—800元的同类产品。
这就是我现在三类主打套装产品:镜架+镜片+装配加工+快递费=套餐:398、298、198元。放到别的店里,能比我这价高出至少五六倍。
验光我会推荐顾客到医院验光,再拿着数据来我这配镜。数据更有保障。
布点体验谋创新
虽然没有店面,但要有办公室,主要用于顾客试戴体验。经过大量筛选,最后找到一个性价比极高的房子。这个人有个办公室在华强北地铁口,租了很多年,房东是个国企,租金确实比同类便宜不少。他注册了公司,办公地点不在这了,但不想迁移地址,否则更改执照什么的比较麻烦,所以想转租给我们,他分摊点费用。我一看就中意了:地铁口,很容易找;写字楼干干净净,安安静静;面积合适,租金不高;华强北——深圳最旺的地方。
深圳本地的试戴体验问题解决了,外地呢?我的方法是:一、在各个城市发展兼职合作伙伴。兼职是让他不至于因为没有很好的收入而拒绝;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市场巨大。如果深圳的实验能证明可以养住小的办公室,我们就会直接在大城市设立类似的低成本办公室。这些在各地正在试验,目前已经有十几个合作伙伴了。
体验在城市好解决,而众多的县城怎么办?我想了个新招——“诚信漂流盒”,但还没执行。将20款镜架和1个标准镜片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只要顾客申请,我们核实后,不要顾客任何押金和费用就发给顾客。顾客A申请——收到盒子——试戴体验——确定是否买——如果买则总部加工另发,不买也行,帮我们发到另外一个顾客B(费用我们支付),顾客B流转到顾客C、D、F……一套不够,就准备10套、100套,长期在国内流转。问题是物流费用(1次20—30元)、损坏和顾客诚信,还没解决。所以目前业务还只限于相对大一点的城市。
这个低成本启动的项目筹备一年多了,推广刚开始,还谈不上赚钱的事,但我相信以后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