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收藏》“砸宝门”背后

2012-04-29胡雅君

读者欣赏 2012年12期
关键词:栏目组王刚赝品

胡雅君

“有人说你们《天下收藏》栏目把真品当成假货砸了。”在电话里第一次听到这种质疑时,《天下收藏》栏目制片人韩勇说:“我都惊了。”

这档收视不俗的电视鉴宝节目最“惹眼”的是精心设计的“砸宝”环节:持宝人事先会和栏目组签订一份“生死协议”,据此协议,在专家鉴定结果公布之前,主持人王刚会询问持宝人是否退出,如果不退出,在所持宝贝被鉴定为假文物的情况下,王刚便会举起手中的紫金锤,将“赝品”砸碎。

而这次掀起舆论风潮的质疑者、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却宣称:“王刚砸的不是赝品,而是真品。”另一位拥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头衔的宁玉新更是信誓旦旦地表示:“被砸‘赝品90%以上都是真品,而且其中三成都是珍品。我愿为我的言论负法律责任。”

网络上顿时炸开了锅。

制片人韩勇的手机被各路记者打死机了好几回。栏目组再也“淡定”不下去了。“说《天下收藏》把真品当赝品砸了,相当于说奥巴马是白人。”常在《天下收藏》露脸、担任瓷器鉴定专家的香港永宝斋斋主翟建民说。另一位栏目组“御用”专家、北京华辰拍卖公司董事长甘学军,语气更激动:“质疑之人没有常识,胡说八道,哗众取宠!”主持人王刚则声称:“今后我还会继续砸下去。”

有没有砸错的可能

“之所以说砸的东西绝对是假的,是因为我们有制度保证。”韩勇称,观众看到的是《天下收藏》台前由3个专家出具鉴定结果,决定藏品生死,但实际上藏品的真假早在上台前就已经被鉴定出来—经过多则10位少则5位专家的鉴定。

在荧幕上出镜的3位专家,通常一位来自研究机构,比如博物馆或文物局;一位是市场操盘者,通常是拍卖公司高端从业人员;还有一位是在市场上买卖古玩的经纪人。在韩勇看来,“这三个领域的鉴赏专家已经涵盖了一件艺术品在流通领域所要面临的从文物价值到市场定价再到交易买卖的各种评估”。

太平洋拍卖公司艺术品市场总监胡智勇称,在目前国内所有的电视收藏类栏目中,《天下收藏》的鉴定制度“已经是最好的了”。其他栏目往往是一个专家对文物的真假、价格说了算,有的栏目虽然台上坐了三四位专家,但那三四位专家针对的是不同类别的藏品,比如瓷器、书画、杂项等,一个鉴定类别其实始终只对应一位专家。“这种“一言堂”靠不住啊。但《天下收藏》不是,它每期有一个主题,每次台上的3位专家都是专门做这个领域鉴定的。”

“更何况在台下做鉴定的专家不止这3位。”翟建民补充称,只要经手看过的专家中有一人对“宝贝”的真假有异议,比如4个人认为是真的,一个人坚持是假的,那这个东西就会被栏目组否决,不上台、不在电视节目上呈现。“我们在节目中,漏砸个把假的还有极低的可能性,但把真的看成假的,可能性不是0.01%,而是0”。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也出面为《天下收藏》澄清:经北京文物局派出的专家鉴定,认定王刚在节目中所砸的藏品都是赝品。

但争议并未止息。翟建民、甘学军的身份除了“鉴定专家”之外,还是古董流通市场上的利益关联人,包括主持人王刚本身也是古董收藏发烧友,参与古董买卖—这种身兼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让舆论纷纷质疑《天下收藏》节目鉴定结果的公平性和中立性。

有收藏界人士称,恶意炒作的拍卖公司一般会与所谓“专家”一起演戏,通过专家的吹嘘鉴定来给文物定价,将文物的价值炒作到最大,假设这种炒作效应通过电视媒体的宣传放大,“通过砸碎别人、否定别人,从而提高自身价值”,后果将很可怕。

对于这类质疑,韩勇除了以“清者自清”作回应外,无法提供更多自证方式,“辨别东西真假是最起码的眼光问题。我们请的经纪人、拍卖师都是要靠眼光吃饭的,如果他们胡乱鉴定,眼光有误差,怎么在这个行业里立足呢?”

砸,还是不砸

这不是《天下收藏》第一次被口水淹没,节目从2007年诞生开始伴随的最大争议便是“砸”这一招牌动作。

韩勇称,《天下收藏》的节目立意就是“去伪存真”,把经鉴定是赝品的藏品砸碎,是“去伪存真”在电视镜头语言上最直观的表现方式。这个创意最早由王刚提出。

节目头两年的收视率使栏目组愈发确认了创意的可行—每到快要砸的时候,栏目的分钟收视率便会上升。但从第三年开始,砸的环节,分钟收视率也没有多大变化了。

一砸6年,“砸”对于《天下收藏》而言,已经从最初的亮点变为鸡肋。“早就砸烦了,但是真想不出来别的更直观简单的替代方式。”

在古玉鉴赏家张慧看来,节目中的“砸”纯粹是为了博眼球。“砸碎的那些也是很好的仿古工艺品,本身也有文化艺术价值,节目中给出鉴定结果就可以了,何必要砸?这种暴力行为本身就不适合在公共媒体上进行传播。”

即使在《天下收藏》栏目内部,对要不要“砸”也有不同声音。出身景德镇陶瓷世家的胡智勇就反对在栏目中砸赝品。“这一砸是博了眼球,但是老百姓会认为那些仿古瓷不值钱所以才砸的,这其实有点误导,那些瓷器也是做工精致、价格不菲的工艺品。从2007年节目播出到现在,带传统纹样的仿古瓷器价格一落千丈,这个市场给砸没了啊!”景德镇有很多手艺人从事仿古瓷的生产,“我参加节目,鉴定出来的高仿瓷器在电视上被砸,老家人是要骂我的啊。”

韩勇则不以为然:“现在仿古瓷价格走低是因为市场饱和了,而且我们针对的不是制作者,针对的是市场中售假的现象。”

真真假假多少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京东方大学文物学院院长李彦君曝料,《天下收藏》所砸“赝品”都是事先从潘家园等旧货市场故意买的假货,再找来所谓的“持宝人”上台表演,最后被砸。“这样当然不会砸错!”

这种“请托”的说法不禁让人联想起不久前河南卫视《华豫之门》节目闹得沸沸扬扬的献宝人“干爹门”。韩勇一口否认:“我们节目制作经费里就没有这笔找演员的支出。”

但他同时也承认,电视上出现的持宝人和真正的“宝物”所有者有时并非同一人。“特殊情况下,我们也会找人来代替真的持宝人。”韩勇所说的特殊情况主要是两类,一是藏品极有特点,让栏目组觉得难以割舍,而持宝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当众紧张甚至说不出话;二是持有者不愿意被人知道有这样一件藏品,比如东西是祖传给他的,家里兄弟姐妹多,害怕被家人知道后牵扯到分配问题。他们通常都会委托栏目组,帮忙找人代替上电视。

韩勇强调这些替代者都是栏目组从自愿报名参与节目的人中找的,从没用过职业演员,在双方愿意的情况下,签个协议就完了,“我们是在为大家找一个最好的组合把这个节目做得更好看”。

做了这么多期节目,韩勇统计过,从民间海选征集的藏品,经鉴定后的赝品率大概在97%以上。但呈现在《天下收藏》栏目中的赝品率是70%左右。“民间真东西那么少,那你们节目中哪来的那么多真东西呢?”面对记者的质疑,韩勇回复说:“有时需要在圈子里找藏家朋友,让他们带他们的真东西过来参加节目,同样也有人不愿意露面,那就托我们找一个人。”“你们不会觉得在这当中有欺骗观众的成分吗?”韩勇沉默片刻说,“但是为了做节目能怎么办呢?”

“不识真焉能知假,我们总得让大家看到真品长什么样。”韩勇继续解释,“我们做的不是相亲类和求职类节目,我们做的是收藏节目,大家要辩论的是东西如何,而不是这个人怎么样,舞台上的持宝人只是代替这个东西来说话而已。”

至于那些以嘉宾身份出现的明星和超模,韩勇也坦承是为了节目收视率考虑所做的安排,他们对藏品头头是道的点评,则是栏目组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知识点,“明星并不全都喜爱收藏,他来上节目得让他说点靠谱的,那些知识点可不是我们编的,是历代鉴定专家们写的,这也算不上剧本”。

有网友指出,节目宣称赠送给持宝人的那块金牌,其实只是轮流给大家挂一下,最后都会收回去。韩勇坦言:“节目里的金牌直径有10厘米,那是道具,是为了舞台效果,做得比较显眼,要真给持宝人那么大的金牌,我们岂不赔死了?实际上最后发的是块直径2.5厘米、大约15克的24K金币。”

鉴宝舞台上的真真假假,对观众而言,更多是看一乐儿。而在7月5日,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就“进一步加强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的规范和管理”连发多道限令,内容包括: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不得从事与文物相关的商业经营活动,不得利用文物鉴定类节目开展模拟交易、广告推销等文物商业经营活动;节目中的专家必须是省级文物部门审核通过的专家库成员;不得在节目中编造文物流传故事、诱导“持宝人”杜撰虚假收藏故事,不得由演员扮演“持宝人”,不得暗示或要求专家修改文物评估结果、高估文物市场价格。

娱乐节目被当成了“鉴定公司”

目前国内荧幕上共有20多档鉴宝节目,其中那些收视率高的基本都是围绕着“东西是真是假”、“值多少钱”来设计内容。目前国内做的古玩收藏节目很难跳出这个模式。这也是资深电视人、“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作者吴树所诟病的鉴宝节目怪现象:定位不清,做文化又要搞娱乐,最后就是“四不像”;过分商业化,几乎所有节目都把自己当做是“鉴定公司”。

在古玉鉴赏家张慧看来,这也是电视观众的诉求所决定的—目前,国内民众对于文物价值的追求,主要停留在真假跟价格两方面,“收藏就是一个小众的事,大众看的就是娱乐”。

为什么这些明明以娱乐为目的的电视节目,最后都成了“鉴定公司”?张慧认为,这与目前国内没有针对民间文物的权威鉴定机构有关,官方的文物鉴定机构往往不对民间开放,不为民间服务。“很多人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去让电视节目做鉴定,多少有点迫于无奈,因为找不到其他更合适、更方便的鉴定途径。”

他进一步指出,民间文物不仅鉴定无门,在交易上也缺乏合法渠道。因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出台时,国内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对于民间文物,不论是鉴定还是交易都没有规定,甚至对民间文物交易持打压态度,规定出土文物都属于国家。而实际上民间大量出土文物以“私生子”的形式存在,这些文物往往会被走私到国外洗白之后,再回流中国。“很大一部分的文物精品、珍品,就这样被关在国家体系之外,自生自灭。”

“与其怪罪鉴宝类电视节目随意鉴定,不如认真修改《文物保护法》,承认民间文物的存在,建立正规的鉴定、交易渠道。”张慧说。

猜你喜欢

栏目组王刚赝品
Lower bound on the spread of valley splitting in Si/SiGe quantum wells induced by atomic rearrangement at the interface
春晖社区《生活大参考》栏目组走进社区送美食
书画收藏,该如何对待高仿复制品与赝品
“小喇叭”栏目组儿童广播剧团概况简述
《萧旼墓志铭》为赝品说
再论《耶律廉宁墓志》为赝品说
原野上的花
赝品
看谁胆子大
52米高台上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