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区域教育变革与发展
2012-04-29邵秀蔚
邵秀蔚
2012年9月25日,在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上,伴随着一曲雄浑高亢的《中国功夫》,8台机器人一起跳起了有模有样的舞蹈,一招一式威武有力,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是由淄博四中两名高一学生编程设计的创意机器人表演。与此同时,淄博市周村区北门里小学4名小学生在现场进行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展示,学生每人一台无线联网的平板电脑,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或与千里之外的学伴进行互动,或娴熟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互。上午10时许,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等领导同志,先后走进以“齐鲁E风”为主题的山东展厅观看了学生们的展演。
这次展演活动是对淄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检验,也是淄博市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的展示和总结。近年来,淄博市以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重点,以推进创新应用项目为主线,着力技术支持的教与学的创新实践,激荡出新的发展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推进了全市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以应用为导向,着力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
2011年5月20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研究》课题活动之一——学生现场写作比赛在周村区凤鸣小学举行。与会教师现场出题,40名参赛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自选题目作文,经过简短思索,手指如飞。一节课的时间,上千字的文章一挥而就,写景状物,描摹细致,想象丰富,妙语如珠,显示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语文素养,赢得了与会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赞誉。
课题项目从2006年启动,借鉴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成果,汲取创新的教学理念,有效介入信息技术,采用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引发了小学语文课程实施形态的变化和教学效益的极大提升,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情感、创造潜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日益提升。如今,这个项目已经成为淄博市基于信息技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截至2012年10月底,项目网站注册用户4000余个,教师日志及学生习作数量34万余篇,评论17万余条,该网站已成为语文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支撑。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创新实践项目,是利用敏特网络英语平台等促进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效的创新应用项目。2011年,淄博电教馆、淄博实验中学等14个单位顺利通过“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应用敏特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子课题的结题鉴定,得到专家高度评价。项目成效得到参与学校师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同,参与课题的学校从10余所增加到50余所。在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英语综合能力项目竞赛中,淄博市中小学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地市级最好成绩。
近几年,淄博市还在部分中小学陆续启动了交互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评测、即时反馈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魔灯(Moodle)网络课程平台应用实践研究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是走进学科、走进课堂,有效支持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变革的数字化学习项目。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培训、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活动,推进项目的有效实施,提高了教学成效和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益,彰显了技术的教育价值,推动了教育教学创新,成为淄博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2011年6月底,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淄博现场交流研讨会在周村举行,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晓芜给予淄博高度评价。
以培训为主线,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2011年11月25日,淄博市2011年度中小学信息化领导力校长研修班第四次研修活动结业仪式上,校长们激动地发言,总结研修收获,表达心中涌动的激情。淄博十中李玉兰校长说:“我们不要抱怨环境不好,硬件不好,条件不好,我觉得,不管是做哪件事情,只要从自身最基本的一点一滴开始做,就能改变你自己,改变你的团队,改变你所在的环境。”“不管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还是现代化学校,我们作为校长,确实应该去尝试一下,不一定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够成功,但应该去探索实践,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做一点贡献。”淄博五中姜玉彬副校长如是说。
研修活动由淄博市教育局、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共同主办,围绕“教育领导者如何支持教师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效”这一基本问题,以“创建或完善本学校的数字化校园规划”为主线贯穿学习始终,采取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头脑风暴等学习方式,让校长们深切体验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对“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淄博市自2009年启动中小学信息化领导力建设工程,每年举办一届信息化领导力校长研修班,通过专家报告、考察学习、案例分析、实践反思、对话交流等方式和路径,开展以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管理信息化、学校文化建设以及信息化效益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研修与实践活动,提升校长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领导力。
在强化中小学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的同时,淄博市也加强了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结合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定期举办现场观摩展示、课题交流研讨会、评选竞赛活动、专项培训等系列活动,并先后参与了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创新应用项目、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项目东西部教师远程合作备课培训项目、中央电教馆—甲骨文教育基金会ThinkQuest项目,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参与高层次培训和交流的平台。通过项目的参与和活动的组织,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011年,在参与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创新应用项目评选中,淄川区实验小学邓云峰、朱秀杰两位教师主持开展的《孝妇河不结冰之谜》研究性学习项目,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获得全国一等奖,并经过多轮现场展示、专业答辩,最终被教育部选送,代表中国到美国华盛顿参加“第七届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与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教师同台竞技,这是淄博市教师在教师竞赛项目上第一次走出国门,充分展示了淄博市信息技术应用的丰硕成果。
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师生创新实践能力
2011年1月14日,基于淄博市中小学师生连续几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市电教馆李光良、张店实验中学孙文姬等四位教师,代表全市师生应邀参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亲耳聆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
会后,淄博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新法接见了参会的四位教师,并与教师们亲切座谈,勉励教师们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再接再厉,取得更好成绩。同时他对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要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引领和支撑,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拓展更广的领域,实现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应用;要做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典型带动工作,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和领域,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在完善、巩固、提高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要以淄博教师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为动力,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进程。
乘座谈会东风,年内淄博市举办了面向学生的中小学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等多项评选竞赛活动,极大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举办了面向教师的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教学课例、多媒体网络软件、网络教研团队、数字教育故事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评选活动,调动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性,提高了广大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评选比赛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更好的应用,提高教与学的成效。在与全国中小学师生同台竞争的较量中,淄博市师生“驾轻就熟”的信息化能力和实力,得以全面展示和展现。他们用出色的表现,诠释了淄博教育创新的深刻内涵,折射出了厚积薄发的淄博教育在信息化进程中呈现出来的可喜变化。
以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区域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是列入《淄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两项重点工程。
数字化校园建设突出学校信息化发展主体地位,着力信息化育人环境建设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创新实践,推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家校互动、对外交流等多层面和全方位的信息化实践,特别是转变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模式,优化教育质量增长方式,提高学校办学效能和现代化水平。
为推进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采取举办交流研讨会、现场观摩会,邀请专家做主题报告,外出参观考察,借鉴先进经验和成果,引进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一系列活动和策略,引导学校结合发展实际,优化学校信息化整体规划和建设,为学校教学、学生学习、管理方式的变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综合提升校校通、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效益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是政府拓展教育服务推送渠道、致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转变教育质量增长方式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淄博市将力争用3~5年时间,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在实现更多的优质资源整合与分享,有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于有效链接的教师学习型组织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区域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家校互动对话,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等重点方向做出积极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