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教育思想浅论
2012-04-29刘清
刘清
[摘 要]朱熹教育思想是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变化气质”为教育作用,“存天理,去人欲”为根本任务,其核心是道德教育思想,主张以道德原则代替功利原则。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及读书上有着十分精辟的见解。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朱熹 教育思想 读书
[中图分类号] G40-0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2-0020-02中原(河洛)文化之传承——理学在两宋时期正式形成。此时地处吴头楚尾的赣鄱地区则成为理学的核心地带,朱熹是理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祖籍在位于赣鄱的婺源,其本人也曾在赣鄱生活和就职。朱熹是学问渊博,并建立了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对我国后期封建社会乃至近代社会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日本、朝鲜等地区的思想文化也有较大影响。有人认为他的哲学思想与教育思想相辅相成,“哲学思想是其从事教育活动的理论指导,而教育思想则是其哲学思想的运用和贯彻”。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工作,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都是我国教育思想宝库中优秀的教育遗产。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的学校教育仍有可借鉴之处。
一、朱熹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作用及教育目的
朱熹思想内容丰富,把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问题熔于一炉。特别是他从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出发,认为人同万物都是秉受理和气而生,当然理是第一性的带有根本性。就人性而言,他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也即二元论的人性说。认为人人都有生来十分完善的道德品质,只是后天由于受气质的偏蔽,才使这种完善的道德品质不能表现出来。所以他认为“为学曾在变化气质”,去蔽起善,使人的完善的道德品质表现出来,这就是他的教育作用(功能)即“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付其性”。尤其要恢复“天命之性”。在此,朱熹提出天理、义理,故“存天理,去人欲”是他思想的落脚点,也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在教育目的方面,朱熹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学校之正,不患法制之不胜,而患理义不足悦其心”。“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求”。明确地把讲义理、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即修其身,迁善改过。教育学生自幼以洒扫应对进退、礼乐恭谦孝悌,然后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当时的学校功利主义盛行,使学生怀利去义、追逐名利,导致“风俗日蔽,人才日衰”。因此要改变教育风气,正本清源。很明显,朱熹的教育目的就是立志做“圣贤”。他认为只要按照三纲五常、“天理”的信条的要求去做,人们就会大有改观,“当人君就可以成为贤君,当人臣就可以成为忠臣,当人子就可以成为孝子”。这样推广普及,也就能够实现以天下为己任,平定天下、四海统一,安定有序的理想了。故朱熹关于教育的价值和教育的作用就是为封建朝廷培养人才,使封建阶级的统治长治久安。
二、朱熹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阶段论
朱熹把格物穷理、读经修身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作为具体的教育教学来说,他把教育分为童蒙阶段教育、小学阶段教育和大学阶段教育三个阶段。
童蒙阶段教育,也即后来所言之学龄前教育。朱熹从“理是生物之本”和“气”有正偏清浊不同的思想出发,提出胎教和幼教,他认为母亲在怀孕时寝坐饮食视听都要注意,保证胎儿能够“气禀正而天理全”。婴儿出生后“乳母之教,所系尤切”,小孩在四岁以后,乳母要教以数目、方名等知识和敬老待人的礼数。
小学阶段教育。八至十五岁为小学教育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以“事”为主。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他十分重视小学教育,把它比喻“打坯模”的阶段。以“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生动,使学生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知晓“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和“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既包含有儒家的经书和封建纲常名教,又包括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使之积久成熟,自成方圆。
大学阶段教育。十五岁起就进入大学教育时期了,大学教育以“理”为主。朱熹对此也相当重视,他说“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致公卿大夫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致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格物穷理、诚意正心、修己治人的教育磨炼,以掌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童蒙之教是萌芽,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扩充和提高。这三个环节不可缺少。
三、朱熹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观
中国具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很早的时候道德伦理问题就成为一切思想文化的核心。到孔孟时代就形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等次和规范,为使大多数人知晓,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孟子则进一步讲明“无伦之教”。朱熹深受其影响,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把道德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工作的首位,把“明人伦,存天理”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三纲五常”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朱氏德育的要求十分明确。朱熹把道德教育过程概括为知、情、意、行四个基本环节。知即灌输道德知识、情即抑制情欲物欲、意即磨炼意志毅力、行即躬行道德实践。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孟儒家的道德思想传统,特别强调“躬行实践”和“身体力行”,提出在道德学习修养上要知行一致。他还强调德育原则:其一立志,即教育学生从小立下远大志向,这是德育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其二内省,即自我实现价值愿望的反省克制。其三涵养,即涵蓄存养心性的功夫。其四持敬,即专一恒常不间断。其五力行,即致知与践行相统一。
四、朱熹教育思想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朱熹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从总体上看他并不是读死书之人,在很大程度上把孔子的“学”、“思”、“行”作了发挥,正如《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及《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和读书观点。
朱熹十分注意基础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又不断地积累和总结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习和读书之法。其一启发诱导。即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朱熹认为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而不是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己读自己体会,教师作点拨,有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对学与思的关系朱熹很重视,他认为读书做事不思考就会犯糊涂,没有方向,光思考而不学就空虚甚至危险。所以要熟读精思,由此及彼,能够微言大义。其二因材施教。即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培育方式。这是当年孔子提出来的,在此,朱熹作了发挥:“圣贤施教,各因其教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要注意区别学生资质的高低,抓住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三循序渐进。即按不同的要求分阶段进行。根据年龄大小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到深,小学讲“事”,大学讲“理”。还有在学习中不贪多务广,量力而行,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学习和阅读,不能前面的未弄清就去看后面的,要穷究透彻才有益处。其四温故知新。即把温故与知新相结合。朱熹对孔子的温故而知新进行强调:“温故方能知新,不温而求知新,则亦不可得而求矣”。要使新旧知识相连,才可得其真味。当然朱熹也提及温故不可死守旧说,要灵活理会。其五虚骄之说。即读书学习要虚心,不可骄傲。朱熹说:“大抵读书唯虚心专意。如果不虚心专意自无所得。”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才有效果,“近日学者不长进,知识心不在焉”。朱熹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说明读书要专心致志。而且读书做学问还有力戒骄与吝。朱熹认为骄与吝是读书做学问的最大害处,必须虚心若谷,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
在唐宋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原民众南移有所增加,使中国南方社会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和文化。这种移动和变化并非是中国古老的中原(河洛)文化断层,而是中原(河洛)文化辐射拓展和影响的结果,“从某种意义说,这是长江流域文化与黄河流域文化的有效融合”。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心的大转移,在唐末之后,以洞庭湖湘江流域为代表的湖湘文化、以鄱阳湖赣江流域为代表的赣鄱文化逐步的显现和突出,出现了不少学术流派和学者,特别是朱熹的思想统治我国史学界达七百年之久,对我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影响极大。作为一代宗师,朱熹给后代留下了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遗产,其一生多才多艺,学识渊博,被称之“致广大,尽精微,综罗后代”。总之朱熹是中国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等,都与中原(河洛)—赣鄱文化有着深深的关联。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立文著.朱熹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79.
[2] 陈正夫,何植靖著.朱熹评传[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131.
[3] 龚国光著.河洛文化与赣鄱文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207.
[责任编辑:王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