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百姓
2012-04-29刘群
刘群
【摘要】做好民生报道,要拥有一颗爱民的心,以“三贴近”的文风,到百姓日常的生活中寻找“金矿”;将笔触深入他们的心灵,用真情、公平、正义去感化、温暖他们,用镜头展示人性的真善美;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架起一座政府和百姓沟通的“便民桥”。
【关键词】民生新闻民生报道三贴近
信息时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使受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开博客,写微博,随时随地发布消息,畅所欲言。主流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不再享有唯我独有的特权,新闻报道的同质化愈演愈烈,更加剧了报纸生存的困境。
受众是新闻的消费者,也是对信息、媒介的检验者、监督者,一张报纸办得好与不好,他们最有发言权。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样的新闻报道才有“亲和力”,这样的文章才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才能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民生题材,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但如何做好这块“蛋糕”,是摆在新闻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宣传大民生
——做党的民生政策的号手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的细化,社会主体的多元化,使得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化。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并将改善民生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越来越渴望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党政部门、市民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使媒体获得了大量民生的新闻题材。
民生报道范畴很广泛,衣食住行处处能反映生活。但是新闻报道要能从这些日常点滴的琐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那种反反复复地对打架斗殴、邻里纠纷的报道只能将报纸引入低俗化,老百姓也会对这种雷同的报纸失去兴趣。媒体的报道着重解决的是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难题或利益的调整问题。为政府和百姓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使政府的民生工程得到体现,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将党和政府对三农的关爱举措传达给百姓?《为7万农民工送上“定心丸”》的成功报道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由于社会诚信尚未健全,农民工问题层出不穷,“欠薪”“讨薪”是经常见诸报端的热词,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下决心解决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可总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阳奉阴违,使得辛辛苦苦的农民拿不到血汗钱,然后采取极端行为。这种连锁反应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针对这种情况滁州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建设领域“一卡通”。“这意味着,届时,全市近7万农民工不论走到哪个工地、哪个项目部,都可以刷卡进场务工,到月后,其工资直接打到个人银行账户,无需再为工资发放忧愁了。”“启动‘一卡通后,如果一个月没发工资,系统就会预警提示,该企业名字将变成黄色;两个月没发工资,变成橙色;三个月没发工资,变成红色。我们就会责成企业发放工资,或动用工资保证金发放。这样事先防欠,就不易形成拖欠。”上有政府为农民撑腰,下有守法企业兑现承诺,政府这一强有力的措施为清欠工作扫清了障碍,给广大的农民工吃了一颗“定心丸”。完成了由小民生向大民生的转化。这篇报道及时宣传了党的惠民政策,传达了地方政府为民办好事实事的新举措,给农民工传递了利好消息,既符合政治气候,又能推动民生建设。获得了“2011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爱心义买
——做民生工程的促进者
民生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的宣传层面,新闻人要有爱民之心,拥民之情,让党的为民服务理念在生活中得以体现。在2011年11月份的一天,我们的记者接到明光泊岗萝卜滞销的报料后,立即赶往现场实地采写了一篇《萝卜啊萝卜,何时才能卖完你》的报道,3000万斤无公害萝卜积压在田头,1角钱一斤却无人问津,再加上连阴雨,萝卜将要烂在地里,2000多户农民的辛劳将要血本无归。报道见报后,记者们并未袖手旁观,而是主动替农民联系买家。报社在滁城人民广场举行萝卜大义买活动。报道引起了市委书记的重视,他指派分管领导负责解决萝卜滞销难题。一时间滁城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老百姓纷纷伸援手买萝卜。报社组织的这次萝卜义买活动,推出了专题系列追踪报道8期。活动结束后,记者又推出一期专版。对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引发思考,借鉴外地经验,提出了减少疏菜运输的流通环节、平抑菜价的建议,促成了滁城平价菜场的诞生。
萝卜义买活动,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党的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萝卜”的系列报道,层层高潮迭起,事件环环相扣,文字流畅,言语深情动人,喊出了农民无奈的心声,也道出了新闻工作者解民忧的亲民情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展示了全城市民的热心肠。《伸出你的热情双手快帮农民兄弟一把》系列报道也获得了“2011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温情报道
——做传统道德的传递者
滁州学院的女大学生方美娇,父亲和兄长先后去世,和她相依为命的母亲也摔伤瘫痪在床。接二连三的灾难并没有击垮这个乐观进取的小姑娘,她孱弱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带着母亲上大学,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继续学业。方美娇的事迹报道后,众人深受感动。学校为她们母女俩提供生活便利;一位爱心人士为她母亲联系医院免费治病;过年了,钓鱼协会举行垂钓比赛,他们想到了方美娇,把钓上来的鱼送给了她母女,并凑钱为她们买了一台冰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作者将笔触伸向民众的心灵深处,向民众传承道德理念,提升精神境界;用镜头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把一份份爱心化为人间大爱,温暖了方美娇,也温暖了所有人。《女大学生带着瘫痪母亲上学》获2011年度安徽省经济好新闻奖摄影类一等奖。笔者认为除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外,那恢弘的人间大爱感动了评委们的心。方美娇的事迹上榜“安徽省精神文明十佳事迹”,先后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安徽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称号。和谐的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把目光投向基层,关注弱势群体,用一颗爱心去传递党和社会的温暖,是新闻人责无旁贷的义务。民生素材散落于街头巷尾,就看你有没有发现富矿的“火眼金睛”,有没有“点石成金”的绝技。
铁肩担道义
——做公平正义的伸张者
一日下午4点多,记者接到报料,一名女环卫工人在其卫生辖区与户主因乱倒垃圾发生争执。当事人把环卫工打晕在地,打断肋骨。打人者百般狡辩拒不承认打人事实,面对警察态度蛮横。
我们连夜刊发报道。第二天记者赶到医院探视环卫工人的伤情,跑到派出所了解处理情况,又采访了被打者的领导和同事,大家对她交口称赞,说她是名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有上进心、有责任感的好人。记者利用在线发帖,介绍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他们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甚至有几名工人在扫马路时被撞死撞伤。他们默默无闻为城市环境的清洁辛勤地工作着,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应该被尊重。一时间跟帖者众,热线电话不断,大家对环卫工深表同情,呼吁严惩打人者。市领导亲自到医院探望慰问受伤的环卫工,督促公安机关彻查此事,终使打人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仗义执言为百姓,做有责任的媒体,敢担当,讲真话,为群众打抱不平,拥有一颗为百姓的心,写出的文章才感人,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赢得了读者的尊重,抢占了市场。
帮办督办
——做政府和百姓的“连心桥”
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群众利益无小事,滁州日报的《皖东晨刊》针对CPI、中高考、大学生就业、企业招聘会、农民工讨薪、食品安全、衣食住行等民生话题,不遗余力、不惜版面报道。特别是有关民生的重特大事件,更是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鲜活的新闻。报纸不仅仅停留在宣传层面,还开辟“热线服务”专版,为百姓答疑释惑。8个县市区的群众可以说委屈,倒苦水,求帮助。一个热线电话,无论有多远,我们的记者及时赶到,拍照采访,连线主管部门。坑洼难行的路面填平了,堵塞而无人过问的下水道通了,雨天积水、晴天扬尘的路修好了,堆积如山的垃圾被清理了,脏乱差、无人管理的小区规范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烦心事也得以顺利解决了。一根电话线,连着千万家,架起了政府和百姓沟通的桥梁,帮办督办不添乱;一个个热线出击,就是新闻人在行使着神圣的使命;一条条热线回音,就是对新闻人的最佳奖励。所有的行动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办一分好报——“听民声、知民意、解民情”的报。
“走转改”
——做大众的“苦行僧”
真实准确地把握民生,必须扎扎实实地蹲在基层,了解群众,懂得群众的需要,反映群众的心声。有了强烈的亲民意识,新闻的人文精神才能进一步得到弘扬。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根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要求报纸改变文风,记者不是在家等稿子而是到生产生活一线“寻”稿子。新闻不是领导会议、部门总结,新闻是沾着露珠的、伴着机器轰鸣的、带着泥土气息的,具有鲜活的、感人的实时报道。本报自从开辟了“走转改”专栏后,记者们凭着 “一身汗两脚泥三只眼”的精神,亲自下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黑魆魆的下水道涵洞内,体验清淘工人的工作;和“120”人员一起出诊,感受救死扶伤者的辛劳和责任的重大。他们白天走基层,访百姓,晚上赶稿连夜刊发,第一时间把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呈现给读者。他们的获奖感言是:“记者就是苦行僧。”“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天道酬勤,几篇获2011年安徽新闻奖的作品,都是有关民生题材,这反映了党的富民政策好,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为媒体创造了发展的空间。
勇立潮头迎风雨,策马扬鞭齐奋进。困境和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只要拥有一支生机勃勃、勇于创新、真心爱民的团队,我们的新闻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作者单位:滁州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