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录播系统在精品课程录制中的运用
2012-04-29梁峥
梁峥
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中,有一项重要的指标是课程教学录像。因为课程教学录像客观反映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合理性及教学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因此,高效率、高质量的制作教学录像能够更好地提升精品课程的质量,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智能录播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视频录制的效率,提升了视频的质量。
● 智能录播系统
1.智能录播系统简介
智能录播系统一般由录播服务器、视音频信号采集系统(教师摄像机、学生摄像机、板书摄像机、教师与学生声音采集设备)、摄像跟踪定位系统、流媒体文件生成系统、智能自动编辑系统及人工导播等组成,根据具体功能分为四大功能模块。其中,前端数据采集模块主要有摄像设备、录音设备和教师电脑,录播与直播模块负责把多路视音频等单元集成一体,导播与管理模块完成远程教学录像的导播和节目的管理工作,后期编辑模块可以对生成的教学录像进行编辑。智能录播系统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在教室后面安装教师摄像机,自动跟踪拍摄教师讲课、板书和操作电脑等内容。在黑板上方安装学生摄像机,自动跟踪拍摄学生听课以及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全部场景。智能录播系统的摄像头之间可根据授课现场的实况智能切换教师、讲义、板书、学生以及师生互动等多场景画面。智能导播控制主机接收到教师画面信息、学生画面信息和电脑画面信息等三路信号后,根据课堂进程自动对教师画面、学生画面和教师电脑画面等多视频信号进行合乎逻辑的智能剪辑,最后形成完整的实况录像。通过远程导播平台,导播人员可以在浏览器中监视和控制多路视频,可以真实地记录教学的全过程,而且摄录过程中摄录人员无需进入教学现场。
2.智能录播系统优缺点
研究指出录播系统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有很多优势:①录制内容多样化,可以有效整合教师视音频信息、学生活动视音频信息和教师电脑信息;②录制方式灵活,能够在同一屏幕上同时展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电脑信号;③教学录像质量明显提高,可以实时无缝切换;④操作简单,节省录制成本,提高制作效率。然而,笔者在进行远程导播和观看智能录播系统拍摄的教学录像时,却发现同样存在问题。因此,为了及时准确地调度智能录播系统中的相关设备展示教学内容,为了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发布源调整视觉展示画面及时长,为了设计画面的形式及其组合、减少垃圾画面、实现优质自然的输出结果等考虑,笔者认为精品课程中教学录像的拍摄应该依据教师的行为偏好恰当地选择与切换镜头,从而更好地表现授课环节及教师的授课方法。
● 如何依据教师行为偏好切换镜头
智能录播系统应用于制作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人工导播模式和自动导播录制模式。选择人工导播录制模式时,导播人员利用远程导播控制系统和人工导播平台调整和控制整个教学录像的录制工作;自动导播录制模式主要依托录播系统中的自动跟踪技术、远程自动控制技术和自动导播平台,实现无人值守情况下的自动录制和播出过程。精品课程的授课视频是一堂高水平的示范课,不仅要客观反映教学的全过程,还要表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重点,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展现出来。精品课程的评选标准是非常严格的,涉及画面、声音、剪辑等多个方面,因此精品课程录制对镜头的选择和切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能录播系统中简单的自动录制模式切换的镜头不一定符合当时的教学情境,所以精品课程录制应尽量采用人工导播录制模式,通过导播人员在远程电脑中的导播平台来完成整个教学录像的录制过程,尽可能地把教学过程中最精彩、最生动的场景展现出来。在录制精品课程课堂录像时,可依据教师的行为偏好,通过IE浏览器在后台由人工切换教师电脑画面和现场场景。
智能录播系统主要录制教师画面、学生画面和教师电脑等三方面的信号,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师对这三方面信号的不同侧重程度把教师的行为偏好分成四类:教师口授型,课件演示型、学生参与型、平均分配型。再采用智能录播系统中的人工导播模式,根据教师的行为偏好,导播人员主要需区别以教师画面优先切换镜头、以教师电脑画面优先切换镜头、以学生画面头优先切换镜头、根据录制方案切换镜头。
1.以教师画面优先切换镜头
如果教师在授课时以口述讲解为主,就会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生动的教学体态讲授课程,很少使用PPT课件也很少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例如,在新课讲授的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课文,学生自己对照着书本认真听讲;在技能示范的课堂上,音乐教师演示某种乐器的使用,学生在一旁观看,这些情况下学生的参与机会很少,也不需要课件演示,主要是教师讲授。这时教师和学生的位置相对固定,整个课堂教学以教师的口头讲授为主,可以采用以教师画面优先的人工导播模式,除了明显的需要展示PPT内容或是学生要发言的情况下,导播人员都应选择切换到教师画面。
2.以教师电脑画面优先切换镜头
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侧重播放课件的教学内容,课件中就会展示大量的教学内容或多媒体教学资源。例如,利用课件播放英语会话的英语课、利用课件动画演示实验过程的化学课和物理课,利用大量图片讲授的生物课等。在这些课堂中,学生主要通过观看课件进行学习,教师也主要是讲授课件上的内容。此时,导播员应该采用以教师电脑画面优先的人工导播模式,当教师电脑画面长时间没有发生变化时,导播人员可以切换到教师画面,整个课堂录像以教师电脑画面为主。
3.以学生画面优先切换镜头
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师便会经常与学生发生互动,或者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和协作学习活动的机会比较多。例如,在复习课中教师走下讲台进行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小组讨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在课堂中开展物理实验等,此时学生的画面就是教学录像的重点,可以采用以学生画面优先的人工导播模式。录制学生画面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导播人员应有效寻找认真学习的学生作为画面的中心,以免画面凌乱缺少美感。
4.根据录制方案切换镜头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根据教师对教师画面、学生画面和教师电脑画面的不同侧重程度选择不同的优先权的人工导播模式。然而,在某些课堂中这三种画面信号并没有明显侧重程度区分,导播人员在切换镜头时的不同选择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这种情况下,在课堂录制之前,主讲教师应该编写好录制方案,然后与导播人员沟通,让导播人员了解课程的整体教学方案、了解主要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等准备工作。
● 展望
智能录播系统改变了以往精品课程录制的方式和过程,缩短了课程录制和编辑时间,提高了课堂录像的质量,节约了学校大量的人力,极大促进了优质示范性课程的建设与推广。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录播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红外跟踪技术到图像识别技术,智能录播系统的定位越来越准确。智能录播技术必将大量应用于课堂视频录制中,使课堂的录播工作常态化,进而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耀麟.浅析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时录制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2006(7):60?62.
[2]邓文新.录播系统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