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利用率换取教学力

2012-04-29彭敦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利用率教研电脑

彭敦运

我常常看见上级配备的设备,在学校的机房里沉睡以至于“老死”,直到再次更换,其间几年,竟然很少被教师染指!看见这些后的我,常常会想起彭德怀元帅当年那句名言,叫“崽卖爷田不心疼”。“心”为什么不疼?是这样的事发生得太多了,“小崽们”不知道心疼,还是当“爷”的也早已麻木?

“崽”也好,“爷”也好,各自都能找到完美的申述理由,什么“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操作”,什么“教师的技术素养太差”……然而,当我走进湖北大冶还地桥镇时才猛然发现,原来信息技术的设备也可以这样利用;教学力也可以这样发掘;办学质量也可以这样提高。

这是一个10万人的乡镇,在校学生7523人,分布在25所学校,其中有6所是中学。这里教师平平,生源平平,办学硬件也平平,可是,从2007年起,连续6年,还地桥荣获了黄石市(大冶是县级市,属黄石管辖)“初中教学质量优胜奖”,连续5年稳居大冶第一,6所中学获得了全市7个学科21个名次中的20个;2012年,全市初中升学前6名,竟然有5名出自还地桥,那些办学条件优越的城区中学,统统被还地桥打翻在地。

黄石人感叹,小小还地桥啊,“校校都是亮丽的风景”。

还地桥有什么绝招,是他们的设备先进,还是环境奇佳?面对着大家的质疑,我给予了坚决的否定。多次否定之后,我发现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还地桥的信息技术设备,利用率奇高,就是这个“奇高”,阻止了教育成本的流失,保证了教育的高度均衡,以及全部学校的高质。

还地桥镇有几台录像机,镇教育干事每周带机下校看课,并要求每校校委成员随机随堂看课。在所有的教学巡查中,他们不仅当面肯定教师的课堂所长,而且利用教学录像,在联合教研会现场仔细解剖看到的问题,条分缕析,直分析得“在座人头上冒汗,屁股下扎针,谁还不怕”(教师的话)。在这些内行领导面前“怕”了的教师,对于自己的每一次执教,几乎都要整到完美。有了这些“完美”,你还担心教学的质量!

我从这每周近20节的录像课(每周只有30节课)里,看到了还地桥录像机的利用率,看到了这种利用率转化成的教学力。

众所周知,农村学校由于经费不足、编制紧缺等多种原因,外出学习的机会是很少的。面对这种现实,还地桥除了借助解剖“土生录像课”来打捞教学成本外,各学校都充分利用了远程资源,拉网络来弥补师资的不足。在曙光中学,我们就看到了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吴校长告诉我们:“电脑都是老师们自己买的。笔记本让大家尝到了运用网络资源的甜头,使用电脑借网已经形成风气。”从每周教师平均上网阅读、备课15.6个小时中,我看到了网络在这里的利用率。

记得董国义调到南湾中学当校长时,发现教师的电脑水平整体不高,就将7条网络宽带牵到办公室和教师寝室,督促教师学电脑。一些先触网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头头是道,“侃”得大家心悦诚服,而那些还在传统中转悠的人,看到自己的教案被改得体无完肤,真是如坐针毡,不得不走进网络。乐和发副校长说:“不用网络的人每次教研脸红、心跳、浑身冒汗啊。”每次教研用“网”,100%的利用率,让我看到了这些乡土教师是怎样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25所学校不办一个重点班、不补课、没有一名学生辍学、城区学生来乡镇倒插班的奇迹。

学校的高质,需要巨大的教育力来支撑;巨大的教育力中,有一部分就深藏在信息技术设备的利用率里;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又要靠谁呢?是“崽”还是“爷”,抑或都有?

猜你喜欢

利用率教研电脑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利用率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